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7)
现在的人老爱说“梦想成真”,这话还真有道理。
如果人类当初没有飞天的梦想,那也就没有今天的“探月工程”、“火星计划”了。
1961年,中国民航开通了长沙至邵阳的航线。
不记得一个星期是一班还是两班往返航班。
机票价格用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衡量有点难以置信:人民币十元。
可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很贵了。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坐。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坐飞机是一项很高很高的待遇了。
我母亲那个时候还在长沙的省妇联工作,有一次从长沙到邵阳来就是坐飞机来的。坐的就是这种“安—2”型的小飞机。
记得我问妈妈,坐飞机好玩吗?
妈妈说的好像是不好玩,这让我很失望。
但我记得妈妈是一幅很满足很得意的模样,脸上还有一丝丝惊悸的表情,因为她也是第一次坐飞机。
可是这条航线没有开通多久就停掉了。
因为当年还是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尽管票价不算太贵还是没有什么人坐得起。因为亏损只好把航线撤销了。
记得当时兼做航站楼的航空俱乐部在门口还贴了招徕顾客的大幅标语“无需身体检查,人人皆可乘坐。”
而我能有幸坐上“安—2”,其实与航班、票价都无关。
那好像是“苦日子”快结束了,国家的国民经济开始好转的时候了。有一次航空俱乐部请客,请地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观航空俱乐部,顺便坐一回飞机。
那天我爸正好有事,而请柬上又注明可以带家属,我和妹妹两个“家属”就代劳了。
跟着一帮大人转。
在吃过一顿可口的饭菜(我记得有一个菜是红萝卜炒回锅肉,那个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肉。)之后,我们就进入航空俱乐部的两层小楼开始参观了。
除了一些图片之外还有实物,都是与航空和航空体育运动有关的一些东西。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有降落伞,伞兵帽、护目镜、伞兵靴和伞兵刀了。
在那把精致锋利的小刀面前我看了很久,直到有人叫我。
最重要的项目到了,坐飞机!
一群大人孩子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激动地顺着一个小铁梯爬上了飞机。
记得我还在舱门上摸了一下,心想,好家伙,终于让我摸到真飞机了。
上了飞机我鬼使神差地往驾驶舱里探头探脑,马上过来一个工作人员挺和气也挺坚决地把我拽开了。
我又朝驾驶舱里狠命地盯了几眼才被安排到一个指定的座位上坐下。在工作人员(现在想来应该是乘务员)的帮助下系好了安全带。
我注意到,机舱里的每个人都是靠着舱壁坐的,而座位就是那种平时弹上去,坐的时候需要翻下来的简易铁皮座椅。
“安—2”的飞行员探出头来大声地说,“大家坐好,飞机马上就起飞!”
人人脸上都是一副幸福紧张的表情。
“安—2”滑行了几分钟之后,突然加大了油门。在飞机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飞机颠簸着在碎石跑道上疾驶。
突然有人大喊:“起飞了!”我们赶紧朝窗外看,草坪,庄稼,树木和房舍都依次滑到了脚下。
啊哈,我们真的上了天,是飞上去的!
(未完待续)
永远怀念人民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
国家痛失肱骨栋梁,人民痛失衣食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