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 联 》(原 创)
作者/正大光明(哈尔滨)
对联,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追溯起来,恐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对联也叫春联,还有春贴、对子、门对之称。起源于秦汉,兴于五代十国,盛于明清两代。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对联的描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联的题材很广泛,写景、写物、写人的皆有。写景致的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写动物的,“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最绝的一联,是方位、动物一起写,囊括了整个三维空间!功底与张力尽显,引人兴趣盎然。上联为:“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下联为:“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令人拍案叫绝!

林林总总的各式对联,绝对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很多的妙对、绝对。有些古人出的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出,对上?多少文人骚客与爱众,为之颠?为之狂!
可是,近代,确切点说,就是当代。这一文化瑰宝的境况,却尴尬可怜!基本上已遭抛弃?写研对联的,除了那些文人墨客,平民大众中,恐已无人问津?别说写对联,即便是懂对联的,也寥寥无几了?真让人扼腕痛惜!

当下的这种局面,谁造成的?追究起来,各方均有责任,难辞其咎,难逃干系!不多讲。仅以我个人为例,说明一点问题。好端端的,一个既喜欢,又热爱,勤钻研,时不时的,还常写点东西的人。这些个好习惯,也随着岗位的离开、年令的增长、学习的懈怠、基本上改了。平仄关息与对仗吗,尚残存一些。诗词散文的也能对付,这对联,基本上不去想了。

一日,正捧着手机,看在全民K歌上发布,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4周年录制的《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的红歌。和那一条条,五彩斑斓的弹幕送达的,友人们写的评论,送的花花。电话铃声大作?歌声旋即变小,瞥一眼右上角图标,显示为外甥女阿楠来电。
这个阿楠,一般是不打电话的,除了利用微信,发些她那两个宝贝,大宝、二宝姐弟俩的美拍,和双宝画的美作,让我们饱饱眼福,手机的会话功能,一直保持静默。既来电,必有事?

马上接听!阿楠的声音,立刻将K歌的歌声,挤的没了影。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直奔主题,没废话。“ 大舅,给写副对联呗?幼儿园征集,过春节贴大门上的”。
我连忙解释,“ 呵呵,对联呀?我已多年不写了。你小姨精通,比我写的好,让她给你写一幅吧”。阿楠说:“行啊,太好了!我给她打电话。不过,你也帮我写一个”。我只好说:“好”!立马答应下来,晚辈有求,斯事体大!况且,又是宝宝需要?更是责无旁贷!

嘴上是爽了,可这脑袋也挺疼!数十年不写对联了,一时间,竟有些茫然,还有些许的不知所措,些许难?可是,难,只能难自己,不能难孩子!谁让中国的长辈,就是准备,随时为晚辈,排忧解难的呢?
时下,社会上,有些年轻人没有历练,成家后,自己不会活,躺在爸妈身上,不起来,也让爸妈活的不轻松的事儿?多了去啦!只让你给写幅对联?幸福死了,没事就偷着乐吧!

答应下来了,就得弄得像个样子?无论如何,这水平不能低,否则说不过去!看看,自己就把自己撮上了房?打开微信,看看她发过来的,幼儿园的征稿启示,和具体要求,放下手机,略做沉思,巧了!竟灵感骤至,文思泉涌,一联闪成!

赶紧提起笔来,随手记在一页草纸上。
上联:“宝宝乐,家长乐,春花朵朵”。
下联:“老师亲,校长亲,笑脸盈盈”。
横批:“进园入家”。
须臾,第二条落笔。
上联:“欢声笑语童心暖”,
下联:“精心育教爱意浓”。
横披:“天天快乐”!
草成后,再细琢磨,觉得将“进园入家”,改为“入园进家”更贴切,“校长亲”,改成“园长亲”更符实。第二条中,同时出现了童心,精心,二心重合?这在联中,有严格要求,不能并存!只好将“精心”改为“辛勤”,更直接地表达了老师的劳作。“天天快乐”固然好,但“幸福成长”似乎更强些?

通体改好后,觉得挺符合圆方的要求,对联表达的内容挺全面,也挺到位。还可以,马马虎虎的,也算说的过去了。因为,前前后后也就一刻钟的光景,就脱稿了,自己还算满意。虽觉尚有不足,亦不算太理想?也无办法,用进费退吗?
打字发出,下方又写了几行简要说明:“很多年不写对联了,为了双宝,临时抱佛脚。投稿没有问题,只是水平不是太高,你可以发给你小姨,让他再改一下”。阿楠也不吝溢美之词,“哟!临时抱佛脚,还写这么好?真行”!

嗨!不管好与赖,都算完成任务。举一反三,万事一理。你若让晚辈脸上有光,就得她们人前显贵,我们背后遭罪!俗话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是过去会,现在也快沦落到,不会的地步了?为了外甥,为了宝宝,你就是只鸭子,也得硬上架不是?否则,你说你不会,让找别人写,外甥会怎么想?舅舅玩了几十年笔杆子,怎么就不会了呢?想象的空间足够大?她不去想,就是良田一块儿,多年不耕种,也会荒芜的。关键是,现在的年轻人绝对不会,为你开脱,往这想。

忽然,又有一直觉?拿起手机,又补发了一条:“我写的第一幅对联,可能会被选用?因为,比较符合征稿标准,园方要求,和老师们的审美”。外甥女秒复,“我看也没问题”!这种自信靠什么?来源不外乎两条,一是第六感,二是底气!
第二天,下午三点就是截稿时间,这脑子里,还想着对联的事儿。都说中国的老人犯贱?还真就说到了点上!午餐时,端着饭碗,吃着吃着,就来了灵感?放下饭碗就微小妹,“哎!哎!我脑子里突发一联:
上联是,一室朵朵春花艳,下联为,满园张张笑脸扬。横披,快乐成长!

我自己认为,饶有趣味,蛮不错的,你看看怎么样”?小妹连夸,不错!不错!夸得我有点小得意,得意在哪?信手拈来吗,是不是?因为,这副联的产生,连构思都没有,便水到渠成了。可是,得意的时间,过于短暂?小妹指出最后两字,“艳”是形容词,而“扬”是动词,两个字不对仗,你还得改!
再一看,可不是吗!刚才,光急着推出来,也没思量?改吧!略一沉思,我说:“把那个 扬 字改为 甜 字,甜是形容词,这么一改,就靠谱了。而且,甜比扬更符合童心,也更能体现快乐成长”。小妹连连称好,我马上点动发送键,给阿楠发了过去。

下午,阿楠发来微信,“哈哈!大舅,咱们的春联中了头榜!在众多征集的联中脱颖而出,已经看到幼儿园的公告通知了。园方已找人书写,准备2018迎春时,贴到幼儿园大门上,谢谢啦!”
嘿嘿!有点意思,还有点用处哈?余热也是热,有时啊,这热度还挺高!看来,事实证明了,那样一个道理:“再瘦的骆驼,也比马大”!
2017.12.26 初稿
2021. 5 .19 定稿

作者简介:
李邦正,笔名正大光明,祖籍山东,哈尔滨市人,哲学专业,喜欢写作,曾在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及报刊媒体发稿数百篇。有六首诗作,收入影响巨著《中外汉俳诗选》。现作品散见于,现代诗美学杂志、京津沪都市头条,中国爱情诗刊、中华汉徘诗社、当代汉俳、和风汉俳,华夏汉俳等网络平台。欲求:勤耕诗林,乐描百花,闲来落几笔,潇洒度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