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武乡县公安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安排专人对武乡公安史进行挖掘整理,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武乡公安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她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坚决发挥“刀把子”作用,在捍卫红色政权,保卫根据地安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今后将陆续刊载整理好的部分内容。
武乡县公安局的建立与沿革
(1938年—1949年)
武乡县在1933年就有了党的组织,为掌握武装力量,从1935开始,党组织曾多次秘密向国民党警察局派遣共产党员,打入内部做地下工作。但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加之国民党反派势力根深蒂固,地下工作收效甚微。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山西省委派王玉堂、高沐鸿等同志来武乡工作,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村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八路军工作团来到武乡,牺盟会也派人来到武乡开展抗战工作,点燃了抗日的火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8年开始对旧政权进行了改造工作。1938年夏天,党组织以牺盟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先后派赵寿延、 李步云、史明庆等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打入国民党警察局。当时警察局的管理办法都是国民党阎锡山那一套,分队长叫巡官,班长叫警长、什长。局长郝克勉、巡官、警长政治上很反动,政治指导员胡茂卿就是三青团的骨干分子,表面上讲国共合作、抗日救亡,对牺盟会抗日救亡活动支持,暗地里却捣乱破坏。
赵寿延等同志打入警察局后,为把这支武装力量真正掌握在共产党的手里,他们深入到基层公安队员中宣传抗日思想,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当时的班长贾亭章、赵岱英、贾书林、贾耀先,还有不少队员思想进步,对局长巡官们打骂压制士兵、生活腐化、胡作非为的官僚军阀作风极端不满,对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十分拥护,并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7、8月间,赵寿延发展贾亭章、赵岱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支部,赵寿延任支部书记,开始了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到1938年冬,警察局的党员已发展到十七、八个人,在对旧警察局的改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了公安局的中下层的领导骨干。
1938年冬,通过反顽斗争赶跑了旧警察局长郝克勉后,牺盟会派赵尚宏担任了局长。
1939年春,县委研究决定派吴杰以政治指导员身份来公安局工作,帮助公安局进行改造。当时旧警察局的组织形式,人员思想仍然保留着旧警察的一套工作作风,极不适应抗战工作需要,为此经过分化瓦解改造,将政治上反动的巡官、警长都清洗出去,招收了几十名进步青年,成立了一个连的武装队伍。下设三个分队,一个侦察组,每个分队下设三个班,分队长和班长都由共产党员担任。从此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公安机关代替了国民党旧政权的警察局。公安局驻地在当时的县城(今故县)。
1939年初夏,赵尚宏局长调走,吴杰担任局长。
1939年春夏之间,日寇进攻县城,敌机进行疯狂轰炸,公安局随着抗日县政府转移,迁至武乡东乡,先后在大有、风台坪、黎坪、东沟、韩广等地驻扎。这一段公安局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侦查敌情掌握敌伪动态,开展游击活动,掩护抗日县政府机关转移。战争间息积极进行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进行军事训练,侦破案件,抓捕汉奸、特务,防止敌人的破坏活动,维护根据地的社会治安。
同年9月吴杰同志调离,武宪仁任局长,时间不长武宪仁调离,李尚春接任局长,后县委派张滔任局长,1940年春张滔调离,梁明继任局长。
1939年冬,公安局在县委的指示下,对阎匪派来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破坏捣乱的“敌区工作团”进行了侦查,掌握了他们的活动情况。公安局派班长贾耀先带着队员,连同活庄村自卫队到“敌区工作团”进行盘查,“敌工团”开抢打伤我1名公安队员后逃跑到下庄村的精建会(闫匪的反动组织)住地。第二天拂晓我公安人员包围了该住地,将“敌工团”“精建会”人员全部抓获,收缴了他们的枪支弹药和反动文件。经过审讯,首要分子被我处决。
闫锡山为了发展他的反动势力,破坏我抗日根据地,于1939年秋在武乡东沟村(后转移至韩家垴村)办了一所“民族革命大学”,校长和一部分教官政治上反动,对青年学生进行反共宣传教育,腐蚀拉拢毒害学生,他们带有武器弹药。在十二月事变后县公安局奉命在一天的拂晓包围了韩家垴该校驻地,将全校教职员、学生带到东沟村,经过审查进行了处理,绝大多数教职工、学生被遣送回家。
1940年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公安局撤销原编制,设侦查、审讯两个股和警卫队、看守所。局长为梁明,秘书赵同奋(股长级),侦察股长武风同,审讯股长段福来,警卫队长贾亭章,看守所长张维英,全局有40余人。这一时期的公安工作主要是保卫抗日县政府机关,惩治特务汉奸,查禁毒品,拘押罪犯,配合民兵开展游击斗争。
1940年6月日寇侵占东村后又继续占领段村(今县城),将武乡县分割开来,段村以西大部分地区沦陷为敌占区。为适应对敌斗争,县委将行政区划分变更,武乡县以段村为界,分为武乡(武东)县、武西县。武乡公安局也随县政府分为武东、武西两个公安局。武东公安局转战在姚庄、小活庄、王庄沟、狼卧沟一带。武西公安局在小良、楼则峪、石盘等村活动。郭星来任武西公安局局长,11月武东局长梁明调离,李玉田接任局长。
1941年,武乡(武东)公安局秘书由李春接任,后半年武风同、段福来调走后,张振华同志接任侦察股长,魏明杨同志任审讯股长,警卫队长贾亭章调任区干事,由张金牛同志任警卫队长。
1941年7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公安总局也随之成立,下辖太行、太岳等公安督查处。武乡县公安局受太行区三专署公安督察处直接领导,公安局股员以上人员调配由督察处任命。
1942年根据上级指示,为适应当时形势由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长三人组成县保卫委员会,加强党对保卫工作的领导,公安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进行了锄奸反特斗争。局内机构仍为两股一队一所,指导员郝换芳,侦察股长党忠斌,审讯股长李效孔,秘书张振华,警卫队长仍是张金牛。全县8个区设置了区公安干事8个人,村公安员134人。
1943年8月侦察股长党忠斌调走,由韩光清同志接任,警卫队长张金牛调走,由张贵锁接任,秘书由张树堂担任,11月局长李玉田调走,由李效孔接任。
1944年审讯股长为李宪法,秘书为安文灼,看守所长为李长富。
1945年5月局长李效孔调走,由韩光清升任局长,李德盘接任侦察股长,李宪法同志调走,由姜成宏接任审讯股长,秘书为安文灼,警卫队长为武成虎,指导员为郝焕芳。9月根据上级指示取消指导员,增设机要秘书,主要任务整理研究材料,由二股长姜成宏同志兼任,王者杰提任二股副股长。
1940年武西县和武东县分设后,武西县成立了办事处,到1941年7月武西公安局在元则沟成立。首任局长郭星来,秘书王介心,下设审讯股,侦查股和便衣队,便衣队有十来个人。1942年公安督察处下达编制为侦察股,审讯股,公安队,便衣队,股长2名,股员2名,侦察员、公安队员5,勤务1名,伙夫2人。局长郭星来,秘书王卿,便衣队长王介心,后半年人员增加到40多人。9月局长郭星来调督察处,李鹏任局长,秘书李生英,审讯股长崔世元,公安队长张希廉,1943年2月局长李鹏调走王介心接任局长,1945年1月王介心调走,李效孔接任局长,10月李效孔调走,李鹏回来接任局长直至武西武东两县合并。
国民党在武乡的发展是两股力量的结合,一股是以赵晋祥为主借国民党169师的力量吸收大地主势力形成中央派,一股是以武誓彭(山西省反省院院长)为首带有特务性质的系统,这两股力量结合在1939年形成了武乡国民党的领导骨干。抗战开始后,他们破坏抗战,破坏民族利益,大量发展党员,1940年达到600多人,并树立史标青为旗手。1941年史标青一手策划将国民党改为日伪组织新民会,人数发展到1100多人。到1943年新民会发展到2700多人,并建立了蟠龙总站,下设13个分会,同年敌占蟠龙后,新民会人数发展到3000多人。他们刺探我情报,调查公粮储存点,依靠敌人进行抢粮,对根据地进行破坏、捣乱。1942年9月,史标青、赵奇甫和邻近5个县国特代表30余人开会,研究消灭共产党的计划。日特、国特互相配合,利用封建迷信,欺骗引诱群众组织参加会道门,进行破坏活动。日特在洪水建立了情报站,调查、收集、刺探我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情报,把此情报站站作为特务榆社城和武安城的联络点,各种毒品、烟土从此地转运到我各根据地,对根据地实行毒害政策。
鉴于上述情况,为彻底铲除敌特分子,我公安局进行调查取证、跟踪、守候、派员打入等手段,摸清了内幕。之后开展了全县大戒严行动,时间一个礼拜。封锁一切路口,白天儿童放哨,夜间民兵站岗,广泛发动群众,各级密切配合。通过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锄奸反特斗争,严厉打击了特务的造谣、投毒、打黑抢、暗杀等破坏活动,摧垮了部分特务组织机构。武东公安局在大戒严中,破获了武东县级新民会7个、区分部13个、村分会63个、交通站7个、太行日本特务机关1个、特工站3个、特务组6个, 特别是破获了洪水国特交通站案,祥良敌特新民会等重大反动组织。同时每年都举办了村公安员的整顿培训,完成了对特情、网员的发展、整顿。武西公安局在大戒严中,清查出受过敌伪训练的人员269名,其中为敌人办事的有139名,抓捕了53名,破获抓捕了敌特坐探61人,枪决了密探、坐探10名。惩处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特务分子,适应了斗争的需要。
1942年、1943年是武西县对敌斗争最残酷、最艰苦的时期,日寇对武西进行了半月形的包围,武西四个区就有两个区是敌占区,一个区是游击区,我根据地只有一个区。日寇对我根据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扫荡,汉奸、特务活动及其猖狂,日特暗藏在根据地内经常打冷抢,暗杀哨兵,国民民党特和各种反动势力秘密配合,在各村造谣惑众,有组织,有计划地打击我抗日干部,破坏干群关系。为严厉打击汉奸特务的破坏活动,提高群众锄奸斗争的警惕性,做好反扫荡斗争,武西公安局首先做好群众工作,发动群众,清查户口、商铺,建立岗哨,组建情报系统,掌握敌特动向,破坏了14个村的维持会,处决了维持人员33名。
1945年11月年武西、武乡两局合并,全局共有公安人员53名,韩光清任局长 ,秘书为韩效余,一股侦查股李宪法任股长,二股审讯股姜成宏任股长,李虎成任公安队长,武显中任总务股长。
1946年局长仍然由韩光清担任 ,李德盘任副局长,秘书武志贤,韩效如任内勤股长,一股侦查股李宪法任股长,二股审讯股姜成宏任股长,李效唐任公安队长,马腾云任情报员,武显中任总务股长。
根据武乡治安形势,于1945年后半年组建了两个派出所,武东洪水为第一派出所,武西涌泉为第二派出所。洪水派出所长为刘友来,有所员、干事、侦察员、班长各1人、队员3人、伙夫1人共9人 。所长的报酬是局里供给,其余靠生产自给解决。半年后所里有了经济基础,又配备了3人,全所共12人(生产人员除外)。
当时武西南沟仍被闫匪占领,距离涌泉仅不到30华里。涌泉所刚开始仅有两个人,所长为白登林,1月份组建警卫队5人,侦察员3人,共10人。但因为没有供给,所以还要集中生产劳动、经商,利用当地商户支持来维持生活。后半年增至12人(生产人员除外)。 白晋线敌人退走外,又在南关设立了一个检查站,站长1人,队员1人,半脱产队员1人,共3人,一切开支自给。
1946年破获分水岭国特情报站,南关郭大蛮负责,情报送达路线为武西会同---玉品---祁县前庄----峪口---南团--北关—东关---武西南关 ,玉品情报员为程栓自,会同为王一峰。1946年敌退时安排了潜伏人员,分水岭杨效施任情报站长,土门薛吉祥负责,南关李丙信负责,勋欢杨二中负责,南沟郝石柱负责。后被我破获处置。
1947年郑文魁任局长,李德盘任副局长,秘书为郝换芳,韩效如任内勤股长,一股侦查股姜成宏任股长,武志贤任副股长,二股审讯股常聚功任股长,韩高升任三股股长,聂石柱为点线干部,李会云任公安队长,王建华、魏海棠为股员,赵海生为管理员,姜福珍为指导员,刘友来为派出所长,白登林、李聚银,武士良,姜福珍为派出所员,正式干部26人,局级2人,股级13人,股员11人(不包括公安队员)。
1947年秋公安局随同县政府搬迁至段村(今县城)。
1948年机构变动不大,人员变动副局长是聂石柱,1949年副局长为赵四维,一股长为张元唐,二股长为崔汉清,秘书为王一光,治安股长为张伟云,内勤为刘庆云,公安队(民警队)长为关成禄,行政股长为赵海生,全局将近60人。
武乡公安局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期间,在党的领导下,为保卫根据地抗日机关,维护根据地社会治安,反特锄奸,侦察、逮捕了一批汉奸、特务、恶霸、地痞流氓,土豪劣绅,打击取缔了多个反动会道门。根据“首恶必办、协从从轻、屡犯必办、偶犯从轻”,“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的政策方针,共处决投敌汉奸、特务、恶霸、地主、反动会道门头子460人,宽大处理了一批投案自首,改过自新,罪恶较轻,协从偶犯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