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杏儿黄
文/李广勇
昨日到县城最北端的一家山庄就餐,室外而坐,品茶论道,享受野外一份闲悠清新的惬意。举头仰望,门前便是大山的斜坡,偌大的山坡植满了早熟的杏树林。或许今年多了雨水的缘故,遍山满坡的杏树枝繁叶茂,叶片间的杏儿,已是硕果累累,压弯枝头,煞是喜人。
杏儿黄了,多么熟悉的时节,多么熟悉的景致,兼有田间传来悦耳的布谷鸟鸣声,让人似有在画中徜徉的感觉。蓦然间,在我脑中映射出一种愉悦妙美的梦幻。此时,那些遗落在孩提时代与老家杏儿相连的故事,愈来愈清晰起来,思绪的闸门也瞬间打开。

老家属纯山区,三面环山,沟壑纵横。在六七十年代,属于集体所有制,村里的所有土地由大队部统一管理。记忆中,老家多旱少雨,水源匮乏,一般的山坡地段不适宜粮食作物种植。因而,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各类果树提供了绝佳的生长地。在那个年代,老家的西端有一条大山坳,村里人名曰“西山峪”。山坡面积200多亩,全部种植着苹果树,是村里由21人组成的果园专业队农场。村庄四周的半山腰间,多数栽植着核桃、柿子、花椒、山桃之类,而最令自己喜爱的杏树却少之又少。只有在我们村庄的沟北处,依山生长着约有二十余棵的杏树林。在当时,这片杏树林属于村集体所有,由我管他叫二爷爷的看护。恰逢这杏树生长在最耀眼处,每天上学途中或者星期天去割牛草的路上,都能看到这片杏树林。这杏树也着实惹人喜爱,在一年四季中,它不断更换着多彩的嫁衣。春日的嫩绿花开、夏日的成熟杏黄、秋日的霜染红叶、冬日的雪满枝头,都成了山村大山里一道靓丽风景。因此,这片杏树林,则成了孩子们夏日纳凉、树下读书、捉迷藏、玩游戏、追逐嬉戏的理想去处。
记忆中,每年的春季到来,随着气温渐渐变暖,这片杏林便成了最先报春的宠儿,那粉的、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杏花抢先绽放,特别是那种粉红的花蕊,洁白的花瓣,似少女娇艳的脸蛋,梦幻般的美丽缀满枝桠。远远地望去,那一树的雪白,朴素典雅,氤氲山涧,风韵天成,无不渲染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感觉到春的温暖。若有细雨霏霏,微风拂过,花瓣便如天女散花洋洋洒洒,落满杏园。那淡淡的怡人香气也随之扩散,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为幽静的小山村平添了一道靓丽景观,这一唯美灵秀的印记,根植在我孩童内心深处。

到了每年的麦收前后,伴随着布谷鸟的鸣叫声,杏儿逐渐成熟,此时景象则为最美的时候。那树上黄的,红的,白的,绿的,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或一叶一杏,或三俩相拥,或四五成团,它们从浓密的叶子后面探头探脑,形态各异,直至把树枝压弯。那圆圆的、黄里透红的杏儿,总会勾起你的占有欲,让人垂涎欲滴,口水四溢。不过,那些
成熟的杏儿,弱不禁风,偶有一阵风儿吹过,树上的杏儿就会“呯、呯、呯”地掉在树下。我们这些贪玩调皮的孩子经不住杏儿诱惑,每天趁上学前和放学后的空闲,捷足先登,至少要光顾三四次杏林,捡拾那些被风儿吹落、鸟儿叨啄下的杏儿。那酸甜相加,汁水满口的杏儿,嚼在口里,咧嘴咋舌,唏嘘不已,一种极大的甜蜜感溢满心间。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班的广金、张二、昌代、广武、魏伦等六名同学结伴放学回家,远远望到泛黄的杏树林,口水直流,禁不住杏儿的诱惑,我们不约而同地向杏树园奔去。那时,村里果树林木由大队安排专人管护,而看管这些杏树的正是临近杏林居住的二爷爷。我们悄悄来到杏园,见护林的二爷爷不在现场,四周又无他人,于是乎,我们每人选准一棵杏树,各自设法采摘。说起采摘刚刚泛黄的杏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整片杏树年数较长,树身粗壮而高,用手晃不动,杆子够不到,用石子投杏,又生怕整出响声被人发现,只能攀树而上。说真的,作为大山里的孩子,从小练就了一种攀爬滚打的本领。说声爬树,伙伴们如野猴般嗖嗖攀到树的枝杈,挑拣大而黄的杏儿嚼到嘴里,尽情地吃个够,然后麻利地猛摘杏儿,直到摘满衣兜,盆满钵溢为止,有的还顺便把成串杏儿的枝丫掰断,夹在胳窝了直接带到树下。然而,偏偏跟着来的广武不会上树,从小就有点笨拙,只能在树下捡拾伙伴们摘掉的杏儿。当时,我建议大家每人把杏儿分享给他一点,免得空手而归。正待起哄阶段,不知谁喊了声:“有人来了”。这下,小伙伴们立刻惊慌起来,拾起地上的杏儿,撒腿就跑。由于慌乱,有相互碰着的、有跌倒爬起来接着跑的、有鞋子跑掉也不敢回头拾的,一口气跑的无影无踪。但最终还是被看杏树的二爷爷把广武逮住。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下好了,我们这群偷摘杏儿的小伙伴,全部被广武“口供”出来,学校老师知道后,硬是给了我们每人20分钟的罚站。然而,虽被老师惩罚一顿,但仍挡不住我们这些小伙伴的嘴馋,更禁不住那橙黄橙黄杏儿的诱惑。记得在那个时候,到了杏儿成熟期,我们这些孩子,总是有事无事地到那片杏林转几圈。虽不敢再攀爬杏树偷摘,但望“杏”止渴,不觉酸水直流,也是缓解馋虫之良策。偶尔捡拾到三两个因熟透自落,或者是鸟儿啄叨掉下的杏儿,也着实令器小易盈的伙伴们高兴地又蹦又跳起来。
记得在那个年代,父亲在我们院子的猪圈旁边,专门栽植了一棵水杏早熟品种,大概杏树临近猪圈水肥充足缘故,该杏树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到了每年麦季,杏儿要比同果树成熟早几天。每当杏儿成熟的时候,家中母亲,总会摘下一些,分送到左邻右舍。她经常告诫我们:“好东西要懂得分享,自己独吃如填坑,他人吃了给传名。”老人分享杏儿的场景,养儿育女的谆谆教诲,乐善好施的为人品德,一直影印定格在我人生旅途中,受益终身。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多少有过的记忆已忘却,多少历经的故事已淡去,然对老家那片杏树林,以及与之相伴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清苦而快乐的童年,却始终充斥心灵深处,萦绕脑海,难以忘怀。如今,又见杏儿黄,望着眼前这一颗颗黄澄澄的杏儿,一种别样难以言述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此时,我伫立山涧,置身杏林旁,遥看无际田野的麦浪,仿佛一曲悠扬的田园牧笛,在恬淡素朴的村野上,在空碧悠悠的蓝天下激情回荡,直至让我醉满心间。
东顺集团宣传部:李广勇
2021年5月21日

李广勇简介
李广勇,男,1961年生于东平县接山镇,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1年至今,先后担任东平县人民广播电台编辑;电视台记者、编辑;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制片人;对上宣传部主任;现任东平县作家协会主席;新阶联副会长、常务理事。
其作品陆续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山东工人报》、《青年思想家》、《青年记者》等30多家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各类作品2600多件,有85件分别获得省、市级好作品奖励,并出版发行了《东平湖的传说》《科技与发展》《老家朝阳庄》《美丽之变》《家在东平》等书刊。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4个编辑窗口!如下:【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儒子叟国娇】【一片冰心在玉壶】【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本团队下设19个专题!其中【向幸福出发】属于个人专题!不接受任何投稿!其他16个专题公开征稿!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学生原创作品】【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本作品图片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