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旅游纪实
文/孙桂芳
2021年4月30日,我与惠琴小妹从咸阳机场乘坐中午10点50分班机,飞往西藏日喀则。
对于日喀则的了解, 我还是在歌声中知道到的,它是歌唱家韩红的家乡。我唱的《青藏高原》《天路》就是听着韩红所唱,边听边学的。
经过近三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于2点55分正点到达日喀则机场。刚下飞机,就见到接机的惠琴小妹的女儿。为了防止高原反应,她叮嘱了我们注意事项,让我们喝少许水,即可补氧。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驻地已是4点20分钟左右了。
由于高原反应,行动缓慢!一楼仅上了一半,就气喘吁吁了,上到一楼,已是大口喘气了!

当时我上楼时,还没拿任何物件,只是背了一个随身小包而已。据说就是空人上楼,也增加身负20斤重的东西重量呢。可想而知:生活在雪域高原,由于客观缺氧,边防军、藏民,是多么的不容易!想到这里,什么权啊,利啊,真的不值一提!只是感觉我们生活在内地,有充足的阳光,紫外线又不太强,氧气那么充足,再也幸福不过了!
经过适当休息,第二天(5月1号)11点40分钟出发去拉萨。一路5个多小时的车程,到那里已近4点多了,简单的转了大昭寺(此地曾经是“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之地)。晚上8点多在“布达拉宫"广场,观看了“和平解放西藏英雄纪念碑”后,继而观看外景,并拍了夜景。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外观极其雄伟壮观!在灿烂辉煌的夜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建筑风格,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真不愧为是世界旅游圣地!其建筑自古至今无以伦比,美不胜收。真是气势磅礴,世界一流啊!
据历史记载,其建筑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宿地,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分白宫,红宫。主楼13层,高115.7米,由寝室、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典籍等文物。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内部,主要展示了西藏珍宝与其民族特色。
由于客观的地理原因,形成了西藏气候说变就变的特点:一天四季。早晚(5月上旬)穿厚衣,甚者棉大衣;中午太阳,转眼是雨;下午大雪纷纷。有时穿着厚衣,有时脱去毛衣,时不时又穿着棉大衣,常常给人们加些生活的冬趣!惊叹气候多变之余,路上开车更是让人惊心不已,不由得感叹大自然变化的魔力!
来到林芝,气候环境宜人。据说此地与云南大理相邻。树木,花草,空气,河流,让人感觉到了春的气息!但雪域高原在光的作用下,时不时会为您展现出美丽的雪山的多姿多彩,这一景色您在内地是绝对看不到的。
山腰翠绿一片,山下更有潺潺流水,风景如画,使人如痴如醉,气候如冬如春,风光如秋如夏,令人神往!感叹之余,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5月7号傍晚,在海拨5200米之地,仰望8844.43米之高的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如变化魔方。一会儿雪山,一会儿在光的作用下,慢慢由雪山变成金山,漂亮极了!真正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功斧雕之美!当时已是晚上近八点多啦,阳光还没有完全褪却!

由于海拨5200米,缺氧,风大,又冷。身穿棉大衣稍微动动就气喘吁吁。晚上去厕所回来赶紧喝葡萄糖补氧。半夜满天星星,好看极了!可惜手机无法拍到,很是遗憾。
第二天早上吃点方便面,急忙坐车下山 收场!往回赶。
在下山中,一路雪山风景,一路思索:这里的人儿真是不能快节奏生活啊,可想而知这里的边防军的生活状况是多么的艰苦!他们不思辛苦,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祖国坚守国门,他们才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因为印度 、尼泊尔 等等,它们与我国相邻。想到这些,什么权啊,名啊,利啊,都没有计较的必要,我们己经是很知足、很幸福的了!
后记:唐朝时期内地与西藏处于联姻状态,清朝时期已驻扎西藏领事馆等。
附记:内地若去西藏优选线路,先去拉萨或林芝,最后登珠峰,这样会节约时间可适应高原反应。
2021年5月20日于西安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