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北京工人体育场(3)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北京工人体育场之三
在今天这个时间段,我们还是侧重来说一说,作为北京工人体育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工人体育馆的一些基本情况。
关于北京工人体育馆的总体设计,据说是采用强柱弱梁的特点,这一特点,体现了前苏联的设计理念和规范。世乒赛后,北京工人体育馆成为北京地区举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如此,还承担起了国际体育馆的相应职责,其乒乓球、篮球、排球等重大比赛项目一度都曾在这里进行。

工人体育场
如前所述,多年来,北京工人体育馆曾几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
是的,作为我国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之时,已经显得有些陈旧。由于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地之一,2006年5月26日,开始接受改扩建改造工程建设。为了不影响原来的整体建筑风格,其改造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整体外观和基本结构,只是重新进行了清洗和粉饰,就连原来门上的镂空装饰都得以保留下来。据介绍,北京工人体育馆在外观上的最大变化,来自窗户的更换。这次改建工作将原来的全部窗户更换为绿色环保的铝合金双层玻璃窗户。尽管如此,也让人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好,让我们再次走进北京工人体育馆的内部看一看。
我们注意到,北京工人体育馆的顶棚为辐轮式悬索结构,跨度达到94米,共设固定坐席12000个,临时坐席1000个。据有关资料介绍,其馆内除中心馆外,还有羽毛球馆等专用馆场。工人体育场三组建筑群: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和游泳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工人体育馆的修建时间较长,设计理念和结构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另据了解,经过改造后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和残奥会盲人柔道比赛场馆,共设固定坐席12000个,临时坐席1000个。对工人体育馆进行了结构加固和功能改造,将柱子截面直径增加10厘米,大大增加了梁板的承载力,完全能满足体育赛事活动的需要。除此以外,工人体育馆还增加了使用功能,改造更新了通风、照明、机电等设施,还增加了240个记者席、30多个贵宾席和40平方米的贵宾休息室,使体育馆设计更加人性化,安全性更高,舒适性更强。另外,根据场馆疏散以及不同人员的分流,都达到了良好的标准。
据有关资料介绍,2008年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及工作人员从西门进入,媒体及相关人员从小南门进入,观众则从北门和西北门进入场馆。使之各有各的通道,互不占用,互不干扰,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