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雅倩)缝纫机、石磨、水车、顶床、绣花鞋……
这些名字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
穿越时空的记忆,留住乡愁的回味,
一起到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首座乡村博物馆看看吧!

5月19日,汉魏古城乡愁博物馆揭牌仪式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街道韩旗村举行,标志着偃师区首座村级博物馆标准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该村打造乡村文化阵地画上了绚丽的一笔。




这座乡愁博物馆坐落于汉魏故城东城垣内,占地3亩,馆内展出展品约470套,1200余件,是由陈武军、陈利峰父子历经数年,呕心沥血,沙中捡金,收藏与黄河农耕文明有关的老物件,老遗存。再现北方大河农耕文明的恢弘气势,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性格和意志。


偃师历史文化厚重,汉魏故城是历史上的风水宝地,也是黄河中部农耕文明的集聚地,历史积淀丰厚。洛水从南城墙穿过,伊洛两水相望不过十多里。它北居黄河南沿的邙山脚下,西邻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东接夏商都城遗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勤劳朴实、智慧,生生不息,创造了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优秀文化,留下了众多的稀缺传统遗产。


汉魏古城乡愁博物馆所展出的实物多来自汉魏古城及周边地区。该馆分6个展区,分别是衣、食、住、行、水利馆、农具工具馆。衣、食、住、行四馆在一层展出。水利馆、农具工具馆在二层展出。这6个馆分别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为了生活而进行的劳作、发明和创造。展品列展顺序按古至今排列,使观众易懂易记,对学习古文化,了解农耕文明的演进,增加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武军说:“这里的展品见证了先人的智慧与勇敢,每一件都是岁月的留痕,它们记录着农村的文化,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希望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先人的智慧和财富,让父老乡亲记住永不忘本的朴素情怀,珍惜幸福生活。”

回顾过去,记住乡愁,忆苦思甜,珍惜当下!
还在等什么呢?
赶快带着娃到首阳山街道韩旗村汉魏古城乡愁博物馆打卡吧!
【编辑 赵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