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光好-中俄合作赋诗章
——写在中俄核能合作项目链线开工之时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5月19日下午,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莫斯科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中国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和葫芦岛徐大堡核电站及俄罗斯远东原子能机械制造厂三大基地开工仪式。

中国国家主席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面对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中俄相互坚定支持,密切有效协作,生动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俄罗斯总统表示,今天,我和中国国家主席一同见证俄中核能合作项目开工,对俄中合作和全球核能合作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在中国田湾核电站分会场和徐大堡核电站分会场的中方代表向两国元首报告:开工准备完毕。
中国国家主席下达指令:“开工!”
在俄罗斯原子能机械制造厂分会场的俄方代表向两国元首报告:设备安装就绪。
俄罗斯总统下达指令:“启动!”
随即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及俄罗斯原子能机械制造厂施工现场第一罐水泥浇筑、打桩,项目正式开工。
综合中俄媒体当天晚上报导:

田湾核电站坐落于“一带一路”中心线起点城市江苏连云港。连云港田湾地处我国万里海疆的中部,西距激发吴承恩无限创作灵感的“花果山”――云台山不过十公里。核电站周围水汽氤氲,自远及近,1到6号机组依次排列。

1992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在中国建设核电站等项目的一揽子合作文件,开启两国间首次核能合作。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1、2号机组)于1999年开工建设,并于2007年投运。就像孙悟空破石而出一样,田湾一期工程开辟了中俄核能合作的新纪元,田湾核电站也积攒了相当的美誉度。2017年7月3日,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国国家主席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采访,赞誉田湾核电站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项目。2016年6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田湾核电站拥有非常好的口碑。

2018年,中俄合建的田湾核电站3、4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田湾核电站选址之初,即设计建造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7、8号机组建成后,田湾核电站将成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1、2号机组采用俄罗斯VVER-1000改进型核电机组,单机容量106万千瓦,采用了一系列重要先进设计和安全措施,包括安全系统4通道、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反应堆厂房双层安全壳、移动式应急柴油机、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等,满足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要求,是中俄两国在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国际战略协作方针推动下,在核能领域进行的高科技合作。

一期工程1、2号机组自2007年5月17日和8月16日分别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已累计安全发电超过1600亿度,累计发电量可供1亿户中国家庭使用1年。
徐大堡核电站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组建,位于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市徐大堡镇方安村。

5月19日下午,徐大堡核电站所在的辽宁省葫芦岛市用热烈的阳光和迷人的天际线带给人宽广辽远的感觉,“核岛突击队”的红旗在核岛中心飘扬。葫芦岛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承接区,处在华北电网和东北电网的节点上,具有向两地区送电的先天优势。徐大堡核电项目的建成,将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为东北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徐大堡4台核电机组是1992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在中国建设核电站等项目的一揽子合作文件,开启两国间首次核能合作的项目之一。
此次同时开工的中俄合作4台核能机组一定是安全的核电项目。
4台机组均为AES-2006型核电机组,采用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国际上对新建核电厂的要求。机组的堆芯捕集器、非能动热量导出系统等设计和双层安全壳结构,都是其技术特点。

4台机组一定是绿色的核电项目。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550万吨,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将为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作出重要贡献。
4台机组一定是互利的核电项目。中俄均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合作建设核电机组,有助于双方充分发挥在市场、技术、产能、人才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为世界核能事业发展贡献“中俄力量”,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提供“中俄智慧”。
此次开工仪式,既是项目建设的启动,也是中俄两国元首今年首次双边线上交往。在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中俄元首外交以此开局,意义非凡,既是对《睦约》签署20周年的“硬核”献礼,也是引领双方合作驶出新“加速度”的“导航仪”。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20年间,涓滴细流汇成浩荡江河;20年后,中俄核能合作的航船扬起百丈风帆。中俄关系的清风徐来,田湾、徐大堡核电站已是离港的白帆,蓄势待发、借力向前,驶向核能造福人类的波澜大海。
值此,笔者特赋《春光好》为评为纪。
骄阳暖,
绿洲长,
好风光。
能动此时清洁换,
稻更香。
核电田湾扩产,
葫芦大堡锤桩。
合作中俄天下赞,
赋诗章。
——2021年5月2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