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夏毓敏坐不住了,心想这年把新中国成立给了他们家土地,给了他们以做人的尊严,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了。如果朝鲜保不住了,国民党反动派必将乘机反攻大陆,老百姓势必还得受二茬罪,这事绝不能允许发生。自己上阵杀敌是不可能了,大女儿金梅已经十八,大儿子振动已经十七,把他们说成双胞胎报名参军参战,二儿子振西十六、二女儿金兰十五,让他们在家里跟着自己搞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其他几个孩子暂时还让他们念书吧!
“区长,你就让我的一双儿女上前线吧,咱老百姓不为政府分忧解难,谁为政府分忧解难?”“华大嫂,不是我不让去,金梅是个姑娘家,振东不到十八岁,他们都不能上前线。你的心是好的,但是……”“别喊我华大嫂,我没你这个兄弟!毛主席他老人家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姑娘家怎么啦?我说了他们是双胞胎,都十八了。今天你是让去前线也得上前线,不让上前线也得上前线。我今天就把孩子给你送来了,你不收我就不走了”“大嫂,你怎么能这样呢?”区长搓着两手无奈地说。夏毓敏坐在靠近门口的板凳上,气鼓鼓地一言不发,华金梅、华振东站在她身边。
“啥事啊,老张?”领新兵的朱干事人还没进门就冲区长嚷嚷道。“朱干事,你来了,正好,我送孩子上前线,他这个区长硬是不要。”“老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当今正是用人之际,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了,前线部队伤亡很大,急需补充新生力量。既然这位大嫂主动要求,我看就让她的孩子去吧”“老朱,你不了解情况。华大嫂,31岁开始守寡,一个妇道人家拉扯十个孩子,到现在还有一个小女儿才念一年级,他们都走了谁干活,一家子喝西北去?”“奥,你说的也是。华大嫂,这样吧,你还是听老张的吧”“你们都不别说了,家里的困难我能克服,我愿意让孩子给国家出份力”区长和朱干事两人目光对视了一下,相互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华大嫂,深明大义,孩子我们就留下送往前线。你家里有什么困难,政府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随着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伴奏下,华金梅、华振东同着一同参军参战的战友们披红挂彩地登上拉新兵的车。在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声中,在弟弟妹妹的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里,怀着上阵杀敌、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赤胆忠心奔向远方。
“华振西,在家吗?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邮递员递给夏毓敏一封信就走了,夏毓敏就放到了八仙桌子上,准备等华振西下晌回来给他念念看是啥事。然后就忙着做家务去了,中午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华振西看到信,打开一看是冀南新县高中给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心里激动万分。但是一想到哥哥姐姐都当兵去了,剩下的兄弟姊妹就自己大了,自己再到几十里地外的县城念书去,地里的活谁干,再说好几块钱的学费怎么办?想到这一层,就悄悄地把信给撕了。然后打扫院子,给牲口添草料去了。
“振西,八仙桌子上的给你的那封信,上哪儿去了?”做完午饭到北屋的夏毓敏冲着华振西喊道。“啥信啊?我没见。”华振西心不在焉地说。“娘,信让二哥刚才给撕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华金菊看到的,而且还被无情地给出卖了,华振西耷拉着头,等着夏毓敏教训。“把撕碎的信,给我一一粘好,粘不好再给你算账!”夏毓敏又心疼又气恼地狠狠瞪了眼华振西说。华振西身子抖了一下,但是还是硬着头皮说“娘,我不去念书了,在家里干活吧,哥哥姐姐都当兵去了,剩下的就我最大了,我不去干活谁干活?”“胡说八道,你娘我就不能干了吗?既然考上了,你就好好念书吧!”“可是,咱家里也没这个学费钱啊,五、六块钱呢!”“不就是五、六块钱吗?把小猪卖了不就够了?”“小猪才刚刚生下来,卖了挺可惜的,价格肯定吃亏!”“吃亏就吃亏吧,机会难得,等到猪长大了再卖,还能念书吗?”
“这是四块钱,娘,还差一块钱,我看还是别念吧……”华振西把钱递给夏毓敏说。夏毓敏二话不说,从身上脱下了褂子,风风火火地走到集市上卖了一块钱,连同卖小猪崽子的四块钱,一共五块钱递给华振西说,“念书去吧,好好念,啥也别想了”华振西含着热泪说,“娘啊,你为了我啥都啥都豁出去了,我一定豁出命来好好读书!”他们母子相拥相抱着这样说着话。而猪圈里的老母猪因为小猪崽被卖了,奶水憋的难受,嗷嗷直叫。夏毓敏跑到猪圈里,一边用手帮着老母猪挤奶水,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大花,不是我狠心非得把你刚生的孩子卖了,振西明天就要念书去了,家里没钱啊,再说我也不是把褂子脱下来卖了吗?”被挤去奶水的老母猪仿佛理解了她似的轻轻哼哼地应答着。
“华大嫂,这是咱振东的立功喜报,你放好!”张区长一边把喜宝递给夏毓敏,一边帮着她推磨。他们边推磨边聊天,“听朱干事说,部队上的都传传着说,咱振东一到前线,就救了一个志愿军营指导员:他们新兵连支援老兵攻打山头时,老兵已经所剩无几。说是自己进攻,还不如说被敌人追着打。营长及各连、排长都牺牲了,建制被打乱了。营指导员召集战士临时编了一个连,很快也被打垮了。战士们大都倒在冲锋的路上,营指导员身负重伤,眼看着就要被美国大兵俘虏了。他拼出最后一股劲同美国大兵滚打在一起,但是根本不是对手,被人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后他咬掉了美国大兵的耳朵,美国大兵急眼了,正想下死手打死他。没想到咱振东,一脚摔倒了美国大兵救下了营指导员。接着徒手放到了好几个美国大兵。他们利用缴获的美国武器来了一次冲锋,攻下了山头,占领了某高地。给其他战斗团队提供了有力条件,扭转了战局,事后志愿军某师给以了立功嘉奖。”正当他们边干活边这样说着的时候,文书跑来告诉他们说,华金梅主刀治好了一个营长,部队里派人给他们家送来了木匾。你听锣鼓叮当,已经到家里来了。光荣之家的大木匾缠着红绸,悬挂在华老大家的街门上,街坊四邻由衷地庆贺着。夏毓敏的婆母这时候现在大街上,大言不惭地逢人边吹嘘着,还是俺老华家的家风好……

作者简介
邓连朝,河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邢台市读书达人,邢台市邓连朝创新工作室创始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教师。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自信教育和家庭教育。临西县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2年小说《队长》荣获第二届华夏青少年写作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8月13日以来《父亲您走好》等五篇文章发表在《牛城晚报》。在《邢台教研》《邢台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拉萨教育》《河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