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陈佩君,上海作协会员,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小说均在《文学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劳动报》《都江堰》台湾《青溪新文艺》等报刊发表。2003年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得上海五一工程文化散文金奖,2013年完成长篇小说《老城厢》,2016年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与小说合集《魔都咖啡》。2018年3月,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等。
病房是他的整个世界
陈佩君
88岁的父亲被送进急救室到出院,整整有二十天的时间。父亲出院那天呼吸仍旧有些困难。出院小结上面的诊断直觉告诉我们,不能把父亲接回家。托朋友上下打点,我们顺利把父亲直接送往普陀区中医医院呼吸科病房。
“苏师傅,一周后我们还是要回来的,所以这点零碎的东西就寄放在你这里好吗?”“可以的,来的前一天电话联系我,让我心中有数,不给病人多受折腾。”家属与苏师傅一来二去的对话,听明白原来病房里其他八张床位的患者有的和父亲一样,是从其他医院转过来的,有的则是进进出出的老病人了。
被苏师傅从担架床抱到病床上的父亲,没有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转院?先前一对一24小时全护理的质量让他颇有微辞,面对九张病床只有一个护工怎么弄?呼吸困难说话自然也费力,我们把头凑到父亲的耳边那一瞬,余光发现苏师傅举步生风,干脆利索,有条不紊,手中始终有活。
此刻,正是病人补充水果维生素的时候。鼻饲进食的患者,苏师傅统一把各家的水果分别用磨碎机打成汁,然后分别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的注食口,手动加压推杆活塞,而完全可以用吸管吸果汁的患者,苏师傅则会对他们说,别心急,马上轮到喂你了,俨然把他们当成可以沟通的患者。当看到父亲把杯子里的水果汁喝光,苏师傅又风趣地说,老爷子,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大的面子。
接下来,每只容器要洗净和消毒,然后各就各位。吃喝后就要拉撒,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苏师傅则都要巡回检查。看谁的导尿管的袋子里的尿液满了,看谁的尿不湿需要更换了,看谁的生活用品缺哪样,需要与家属联系了。见我父亲刚来有不适应,便凑近他的耳朵说,夜里他会时刻关注他的呼吸状况的。
都说好医院配好医生是有德的,那么,为患者在医院找到好护工同样是有福的。上海普陀区中医医院是1982年成立的,1995年12月在市区领导的关心和日本友人的帮助下,迁址曹杨路1261号,199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01年连续六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而来自安徽芜湖的苏师傅就是那年来到这家医院,一干就是二十年。
应该说我父亲是有福的。父亲送进中医医院的那一天,苏师傅刚从老家休假回来。原本还想多呆几天,帮妻子搭把手,抱孙女领孙子,或做做饭之类的活,但是医生护士来电话了,一起打工的同事来电话了,更主要的是病人家属来电话了。“苏师傅,你什么时候回来啊?”“苏师傅,我家老赵看不到你就是不吃饭。”“好的,我明天就回家。” 苏师傅虽也到了花甲之年,但一接听电话里这些熟稔的声音,似乎忘记了一切。
次日一早我来到病房,父亲对我说,今天一早苏师傅就帮他擦洗过了,衣服也帮他换过了,以后每天早晨都会帮他擦身,父亲又说他还发现了苏师傅会为病人理发剪指甲和趾甲的秘密,以后不用我找人上门服务。
苏师傅则笑着说,举手之劳,有些事都是顺便带过的。我们这些打工者出门挣钱,是事实,不虚伪,但是一份工作干得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出爱心和感情,护理病人不只是就剩下挣一份钱,说心里话,这些年来我已把病房当成我的整个世界了。
是啊,谁能相信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呆了这么久,并且与人交流时也可以随时用上海方言,却从来没有走过上海外白渡桥,没有到过东方明珠,也没有感受南京路步行街的气息呢?苏师傅曾有一个远大的梦,就是等到自己无法再胜任这份不仅需要体力而且还需要敏捷思维的工作,他就带着自己和他一起慢慢变老的妻子周游上海。
从病房的阳台上种植了些许万年青、金钱树等向外纳气接福颜色苍翠有较强生命力的花草,看得出苏师傅是一位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生活,原本就应该在忙碌的逢隙里精彩。当世间万物的热情构成生命底色逐渐褪去,这些有生命的花草是一种慰藉和陪伴,如同苏师傅的名字一样,仁平——仁爱赐人有缘,平安给人福气。
一转眼,父亲在这里已过去两个星期。父亲隐隐约约也知道医保病人住院一次有限制天数的规定。苏师傅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凑近他的耳朵说,希望你能康复,不要再来找我。父亲摇摇头。苏师傅则风趣地说,舍不得我,那我们过一些时间再见,这是我的家,可以找到我。

护工苏师傅
【今音评论】
温暖社会的苏师傅
作为一种感觉与理想的到位与实现,是一个名不经传的苏师傅。一个普通的护理工,能够主动托起社会阳光的大梁,是经历了二十年的护理生涯,并用实际行动来告诉社会以及病人的亲朋好友。在切身利益上,苏师傅为社会和各个患者家庭播种了热情与友善的种子,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兑现的。
因此,病人对他抱有好感和希望,患者家属对他予以尊重和安定。为这个社会增添了正能量的光彩。散文《病房是他的整个世界》从一个侧面告诉读者,社会还是有不少善良的人,在你最关键的时候能够站出来,主动帮你一把。苏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于是,苏师傅的形象逐渐变得高大起来,首先在病人的眼睛里,其次是在患者家属心里的是一份尊敬和期盼。比如尊敬苏师傅的为人,希望苏师傅能够在这个医院里一直做下去等等。
这篇散文里还有一个点给予关注,文章最后介绍,“苏师傅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凑近他的耳朵说,希望你能康复,不要再来找我。父亲摇摇头。苏师傅则风趣地说,舍不得我,那我们过一些时间再见,这是我的家,可以找到我。”这就是命和缘分。苏师傅是贵人。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