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通古今【克勒文苑】《功高不震主之诸位大卡》作者/徐甡民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

作者/徐甡民 系上海市多家知名纸质媒体和
解放日报原《朝花》副刊主编、高级编辑,
曾被聘为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克勒文苑】名家散文&经营人生 →《功高不震主之诸位大卡》⑵·共4期|卫青:权倾朝野,但始终低调谨慎,从不独断专行或越界干预政事,一生功勋卓绝!■文/徐甡民

义通古今【克勒文苑】《功高不震主之诸位大卡》作者/徐甡民
【导读】:功高震主,这是个敏感事儿,领导对此比较计较,部属也须对此常具戒惕。这时候如果某人再以成绩突出而忘乎所以、不讲规矩、居功犯上,那就是在勇闯雷区了。

【寄语】:秦将白起攻城略地,屡建奇功,然而以后对秦王态度倨傲,又是罢工又是怠工,终被秦王赐死。韩信简直就是为刘邦“包打天下”的,平定齐国后,韩信持功向刘邦讨封“齐王”,犯了大忌,最终遭到荼毒。年羹尧战功赫赫,位及人臣,但是自持功高、骄横跋扈,赴京途中,都统、总督都得跪道迎送;到京时,王公以下官员都得到郊外跪接;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竟也“无人臣礼”,最后被赐自裁,实在是自己作死。
人在职场官场,只要谨记老大是谁,功高就未必一定震主。

☛⑵.卫青——
权倾朝野,但始终低调谨慎,从不独断专行或越界干预政事,一生功勋卓绝!
==
卫青,几乎是汉代抗击匈奴的代名词,他“材干绝人”,“自立汉以来始破匈奴”,继而七战七捷,大大改变了战场形势,巩固了汉朝江山。卫青与霍去病被匈奴敬称为“汉子”,“汉子”一词由此而来。汉武帝为表彰卫青的功绩,在大将军之上又加封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 。此外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经两次益封,《史记》称其所得封邑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记为二万二百户和三万户。卫青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

汉武帝剧照
卫青对匈奴勇猛善战,“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但是对同僚部下却谦和仁让、气度宽广,《史记》称其“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也许是自小为奴多经磨难,卫青为人处事始终低调谨慎,甚至被人泄愤打伤,也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在汉武帝对霍去病恩宠日盛之时,过去卫青的许多故旧都转到了霍去病的门下,卫青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而处之坦然。

卫青一生功勋卓绝,却不因功高而有半点嘚瑟。他从奴隶到将军,全靠汉武帝的知遇,因此自有肝脑涂地之愿,于情于理他对武帝都恭敬有加,百分之百地“遵命”。部将苏建的3000骑兵意外遭遇匈奴上万主力,前将军又临阵倒戈,苏建苦战一天只身逃回。军中有人说苏建以少敌多,奋战一天不降,可见忠勇,不该被杀;也有人说大将军就任以来,还未杀过败将,杀苏建正好立威。卫青则一如既往地多请示勤汇报,他说自己蒙天子殊宠为大将军,虽有权力,但不敢擅专,还是把这事交给天子定夺,于是用囚车押回苏建,汉武帝放了苏建贬其为庶人。

武帝不喜欢臣子搞团伙,卫青虽然权倾朝野,威信很高,但是谨守规矩,没有一个门客。卫青从不越界干预政事,像霍去病谏言封分皇子的事情,卫青是不会做的。有人批评卫青过于“和柔”,然而这就是卫青的风格。卫青去世后,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功勋,谥号为“烈”,取“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又为之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
卫青墓冢

■■■未完待续*^o^*
▼{下接→“义通古今【克勒文苑】《功高不震主之诸位大卡》⑶·共4期■徐甡民”}


>>>>>>>>>>(END)
撰 稿:徐甡民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徐甡民先生新近出版的历史文学佳作《古人职场那些事儿》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下为本著照片)

徐甡民先生的《古人职场那些事儿》精彩文摘欣赏(如下图)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义通古今【克勒文苑】《功高不震主之诸位大卡》作者/徐甡民
2021-05-19 19:09:39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