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建党100周年“铭记百年史.奋进新征程”《忘不了的故乡,她的名字叫——八机部》
作者:春天 李华 诵读:老马识途
谨以此小文,献给曾在八机部工作和生活过的“五七战士”、下乡知青和故乡的父老乡亲们。
难忘的知青岁月,痛而又快乐的生活,让我们这一代人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回首望去,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景,仍然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让我们一起乘坐上时光列车,穿越到那个激情燃烧岁月中的那个——八机部……

怎能忘
那一年文革风暴还未停
一阵飓风
就把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孩子
从全国各大城市
一群群地
被吹到了北国边陲——八机部
从此,身心就融入到这块黑土地
我们来自上海
我们来自北京
我们来自天津
我们来自浙江
我们来自哈尔滨
我们来自佳木斯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我们是——五七战士
我们是——知青

怎能忘
头顶烈日 脚踏黑土
锄头镰刀在田间不停地挥舞
汗水浸透衣衫
稚嫩的小手磨出大血泡
成群的瞎蠓蚊子和小咬儿
日夜不停地与我们拥抱
浑身上下都被强吻的起红包
钻心痛痒的手乱舞
多少个不眠之夜
躲在被窝里想爹娘
止不住的泪水
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怎能忘
数九寒天 北风刺骨
我们打着红旗
挥动铁锹 抡起洋镐
去战天斗地 去改造山河
上山打石头 入山伐大木
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
皮帽子里呼呼往外冒热气
怎能忘
北大荒的冬天 那真叫个冷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松花江上跑汽车
眼睫毛结满了霜
大烟炮刮得昏天地
风雪吹打在脸上
如鞭抽 似刀割
脚丫子冻得如猫咬
全副武装才可出大门儿
狗皮帽子大头鞋
绑腿带子缠紧腿
棉手闷子不离手

怎能忘
知青宿舍的大火炕
一日三餐
无肉少油的大锅饭
我们却吃的格外香
一场露天电影
就会让我们一夜无眠
怎能忘
抓一把直冒油的黑土地
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
麦浪滚滚 豆荚飘香
拖拉机在田野里奔跑
收割机在麦海里歌唱
收获的粮食堆成山
晾晒场上金碧辉煌
扬场机撒着欢儿
不停地下着黄金雨
木锨刷刷的翻麦声
翻动着丰收的喜悦
大麻袋肩上扛
腰不弯 腿不软
入囤装车上跳板
不喘粗气不言苦

怎能忘
那甘甜的水井
是我们亲手挖
那一栋栋的红砖房
是我们亲手建
连队到场部的那条泥土路上
留下过我们多少足迹
晴天尘土扬
雨天犹如进酱缸
冬天大雪常常把路封
场部往返乘马车
还有胶轮拖拉机
二十八 五十五

怎能忘
烤玉米 烧土豆
大饼子 碴子粥
蒸倭瓜 炖豆角儿
土豆 萝卜 冻白菜
杀猪菜 大碗酒
猪肉炖粉条子
是永远吃不腻的菜
怎能忘
我是一名兵团战士多自豪
手握钢枪好神气
半自动 冲锋枪
射击 投弹 练刺杀
边生产边练兵
兵团战士忠于党
屯垦戍边保国土
怎能忘
八机部是宝地
山珍野兽真不少
狍子跑 野兔跳
水鸭子 野鸡 满天飞
黑熊 野猪常出没
狡猾的花脸儿狼
夜深人静把猪咬
山野菜一片片
婆婆丁 小根儿蒜
黄花 蕨菜 柳蒿芽
林里山珍很丰富
猴头蘑一对对
蘑菇木耳一堆堆
野葡萄一串串
山里红挂满枝
榛子 松籽香喷喷
怎能忘
八机部门前那条江
日夜流淌不停歇
夏天跑轮船
冬天跑汽车
跑冰排真状观
波澜壮阔奔海中
江里鱼类很丰富
三花五罗十八子
开江鱼肥又鲜
鲶鱼炖茄子真叫香
夏季里江边好热闹
垂钓游水洗衣忙
兵团时期大练兵
武装泅渡永难忘
当年过江乘摆渡
如今江桥悬空中
一桥飞架南北通
两岸百姓乐融融
怎能忘
公元一九七三年五月一
工厂开工奠基的那一天
锣鼓喧天
彩旗飞舞
北山坡下的荒草地上
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拨地而起
兵团依兰收获机械厂诞生了
怎能忘
工厂院里的八大车间
机床飞转 弧光闪闪
工人们挥汗如雨
他们用智慧和汗水
谱写了农机化的新乐曲
一辆辆整装待发的收割机
一张张沾满油污的笑脸
身为收获机厂的一名工人
曾经是多么的光荣和自豪
怎能忘
松花江旁边的那个老砖厂
那个27米高的大烟囱
它曾是八机部最醒目的地标
曾有诗为证
当你登上依兰的大坝
当你来到小古洞的山岗
第一眼你就会看到
那个高高矗立的大烟囱
那就是八机部
怎能忘
完成大烟囱的功臣
是瓦工师傅
王连山 沈秀涛
还有两位小徒弟
李德庆 高青山
一块块红砖 一把把汗水
一天仅能垒一米
27天苦干终竣工
他们是用生命和汗水
浇铸成了这一宏伟的建筑

怎能忘
当砖机唱着欢快的歌儿
吐出一块块砖坯时
当高高的大烟囱
冒起第一缕黑烟时
当热腾腾的红砖
从窑里用小车推出时
眼前的每一次
都会让我们欢呼跳跃
都会让工友们兴奋地
倒满一碗碗北大荒酒
双手捧着一口闷
怎能忘
二不落 西北屯儿
大梨树 长江屯儿
老金头沟子 航标站
还有那日夜流淌的松花江
那片生生不息的黑土地
那里的山山水水
那里的一草一木
那里朴实的老乡
都是刻在心板上
永不磨灭的痕迹
怎能忘
北大荒历炼整十年
酸甜苦辣都尝遍
强健了筋骨 苦其了心智
羽翼丰满正欲飞
国家政策又突变
我们又一次打点行装
眼含热泪默诵着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恋恋不舍地
挥手告别了故乡——八机部

怎能忘
二次就业路漫漫
酸甜苦辣心中装
白驹过隙时光转
八机部常常梦中现
离别八机部巳几十载
当年的帅哥靓女
如今都已脸添皱纹儿头染霜
八机部这块热土地啊
你让我们怎能不想她
你让我们怎能不思念
我们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的青春热血和汗水
都奉献给了——八机部
怎能忘
最让人揪心怀念的还有
一同下乡的同学战友
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季
却因公牺牲在八机部
永远长眠在了黑土地
十年下乡永生记
我们失去了青春和梦想
也收获了人生难得的财富
那就是
在年轻的心灵里
播下了一粒美丽的种子
不管是快乐与心酸
不管是梦想和迷茫
我们青春的那一抹
都永远留在了故乡——八机部

怎能忘
八机部那所子弟校
当年十七八的我们
手捧课本讲台站
当望着讲台下
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儿
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
让我们深感责任大于山
从此就与三尺讲台结下缘
教书解惑重育人
城市文明种子也一同播下去
每天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快乐成长
我们虽苦心里甜
阔别八机部学校几十载
如今满头白发的我们
今生再次回访八机部
一下车就被师生情所震撼
弟子们早早就等在汽车站
又为我们备下
一大桌丰盛的接风宴
一声声的老师好
一次次的握手和拥抱
感动的我们泪流满面口称谢
当年的黄毛丫头淘小子
如今家庭事业双丰收
让我们高兴又欣慰
许多优秀的孩子靠发奋读书
一批批地走出了八机部
成为了祖国大厦的顶梁柱
当我们再次来到子弟校
学校旧貌早已换新颜
眼前的教学楼好漂亮
这边是电化室
那边是图书馆
塑胶跑道很养眼
为了表达一点儿小心愿
我们为学校捐赠了几套书
我们还和正在排练庆七一
花朵般的孩子们
一起高歌合唱了党的生日歌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老声童声钢琴伴奏声
声声入心泪水流
衷心祝愿故乡子弟校
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为国家培养出
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才
再见了八机部
再见了难忘的子弟校
再见了当年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的爱
是你们让老师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是你们让老师最具有成就感
是你们让老师感到了教育的幸福
是你们让老师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深深的谢谢你们
老师永远爱你们
祝福你们幸福安康
顺遂无忧快乐每一天

怎能忘
庆祝知青下乡五十年
巳过花甲之年的我们
又一次组团来到了八机部
缘了我们多年的思乡梦
当双脚再次踏上
魂牵梦绕的八机部
山还是那个熟悉的山
水还是那个奔流不息的水
那一个个眼熟的老建筑
那一栋栋当年的老房屋
让我们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仿佛又回到了
那个青春似火的年代
那一棵棵当年栽的小松树
如今都巳枝繁叶茂成栋梁
还有江边上的那棵老杏树
风吹雨打几十年
仍然昂首挺胸不言老
一圈圈年轮默默地记录着
八机部的历史和变迁
当我们又有幸见到了
当年的老领导
老师傅 老工友
沧桑的面孔难辨认
真是岁月无情催人老
双手紧握手颤抖
相顾无言热泪流
二次返乡眨眼到
又一次含泪把手挥
再见了——我们曾耕耘过的黑土地
再见了——淳朴热情的父老乡亲
再见了——我们曾朝夕相处的八机部
这一转身也许就没有了再见
今生再也无缘八机部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昨天永久的故事

看今朝
八机部的后代们
正乘改革大潮
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
努力拼搏勇向前
领袖教导记心间
建设国家大粮仓
多打粮 打好粮
有粮心不慌
饭碗还要自己端
你看那
松花江农场新面貌
满山青翠
稻谷飘香
一栋栋漂亮的居民楼
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
休闲广场里
孩子们在歌唱
老人们在跳舞
国家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故乡八机部
也步入了小康路
遥祝故乡
经济会腾飞
明天会更好
一代更比一代强
但愿八机部的后人们
能记住我们的名字
给我们一个微笑
我们的名字叫——五七战士
我们的名字叫——知青

怎能忘啊
怎能忘
八机部的热土地啊
你的果实里有我们的生命
你的江河里有我们的血液
你留下了我们的芳华
也浸透了我们的汗水
十年的风风雨雨
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
一起分享春光的爱抚
一起经受风雪的洗礼
在我们的心中
永远深深的镌刻着你不朽的名字
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
心中的那个故乡
她的名字叫——八机部
2021.3.29

作者简介:李华,北京知青,1969年3月,随同一百多名下乡知青,从北京乘一列火车来到黑龙江省八机部依兰“五七干校”(后来改制为依兰收获机械厂)。开始在砖厂当瓦工,1971年调厂财务科做会计工作。1979年5月返回北京,先后在中国农业工程院、农业部基建办做财务工作。2000年退休。下乡十余年,有苦也有甜,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北大荒的“八机部”。回京巳有几十年了,可对八机部那块黑土地却始终有着浓浓的情结……

作者简介:袁清江,笔名:春天,大专文化,工程师。在黑龙江垦区长大,曾在八机部工作生活十一年,对黑土地、对家乡八机部有着浓浓的情怀。现居住在山东省东营市,喜阅读,爱文字,闲暇时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公众平台。主要作品有:《开在我心中的达紫香》、《情系“八机部”》、《简述依兰农场》、《岳父的足迹》、《母亲的小脚》、《北大营永在我心中》、《肥城桃》、《职业高中让我难忘》、《搬迁》、《农机校》、《生命中的那个修理厂》等作品
主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