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问天之路,九亿探索旅
文ll王定加
天问一号,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终于抵达此次任务的目的地——火星。在这近十个月时间里,在这四点六亿多公里的征途中,天问一号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时刻牵动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航天爱好者的心。终于他完美完成了自己的,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中国人首次抵达火星。
公开资料显示,天问一号由一个轨道器和一个着陆器/巡视器组合体组成,重约5吨,共携带了13台科学载荷。其中:
轨道器上7台仪器——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光谱探测仪、火星磁强计、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巡视器(火星车就是祝融号)上6台——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
通过轨道器和巡视器的天地联动探测,天问一号将致力于完成五大科学目标:
(1)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探测火星全球地形地貌特征,获取典型地区高精度形貌数据,开展火星地质构造成因和演化研究;
(2)研究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探测火星土壤种类、风化沉积特征和全球分布,搜寻水冰信息,开展火星土壤剖面分层结构研究;
(3)研究火星表面物质组成。识别火星表面岩石类型,探查火星表面次生矿物,开展表面矿物组成分析;
(4)研究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探测火星空间环境及火星表面气温、气压、风场,开展火星电离层结构和表面天气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5)研究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探测火星磁场特性。开展火星早期地质演化历史及火星内部质量分布和重力场研究。
实事求是的说,天问一号带了一个智能实验室到了火星上。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不缺乏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勇气的民族。从远古时代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到后来的四大发明、万户飞天、天工开物,再到现代的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火星探测任务,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担当的优秀民族品格。
天问一号将为促进人类认识火居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2021.5.19日于莞城

作者简介:王定加(东莞老王),广东东莞市人,业余文学爱好者,喜欢诗词意境,仰慕诗人情怀,热爱文字、书法、室内设计等;坚持在书写中修心修行,让诗心与真善美比翼飞翔;几百首诗词在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