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琳)余薇,女,汉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员额法官。先后荣获全省法院先进个人、洛阳市人民满意好法官、老城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自2019年入额以来,她承办审结案件千余起。
用余薇自己的话讲:“一名基层人民法官,办理的案件可能并不是什么大案要案,但都要用心审理好手中的每一件案件。法官的幸福,源自于一个个纠纷在自己手中得到圆满解决的成就感,源于当事人、社会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一天开四、五个庭是常事

约余薇采访,颇费周折,约好的时间,总会临时“爽约”,案件当事人需要法官主持调解,有案件需要判后答疑……她的时间总是很紧张。
在余薇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她的电脑桌面特意设置了日期封面,每天需要开庭、调解的案件,写满了整个屏幕,密密麻麻,完成一件,她就用横线去掉一件。“工作太多,不这样安排好时间,就容易乱。”余薇说。
自2019年入额以来,余薇个人承办审结案件千余起。尤其是近年来案件数量激增,仅2020年度余薇个人收案已达到721件,她所在的合议庭承办的又多是小额速裁案件,基本要保证在一个月内审结。

用余薇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就像一个陀螺,每天不停地运转。换法袍、准备案卷、开庭、调解、核对文书......一天开4、5个庭是常有的事,容不下一点点的松懈。” 说起一年办理700多起案件的成绩时,余薇说,这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更有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默默付出,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才使自己可以专注审理案件本身,才能取得当前的成绩。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袭来。余薇坚持将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相结合,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率先积极开展线上诉讼活动,加大推广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引导当事人运用网上阅卷、证据交换、庭审等方式,通过微信、视频调解案件,充分发挥速裁团队的作用,速调速裁,及时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工作要做得好,无外乎‘磨’和‘细’。”余薇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审判理念和角色的转换。困难面前,她满腔热情、任劳任怨,很快便以“多”、“快”、“好”的工作风格赢得领导同事的肯定,以“公正与高效”得到当事人的认可。
标的额小的案件不能直接和简单划等号

小额诉讼案件是指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单一的金钱给付案件,像这类案件,去年在老城区法院占比在三分之一以上。
“‘标的额小’并不能直接和简单划等号,每一起案件对当事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生。”谈到对办理的小额案件看法,余薇这样说。
对于每一起案件、每一份判决书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余薇都抱着最严谨的态度去审核,和法官助理、书记员来回核对3遍以上,直到法官助理和书记员核对到“眼花”、“崩溃”才能放心。法官助理王鹤说,余法官对待工作是个非常严谨的人,要求非常细致,不过确实挺爱唠叨的,我们开玩笑,私底下都叫她是爱唠叨的“余大姐”。

在余薇心中,办得案子越多,她内心就对公平正义有更多的敬畏。让每一个裁判都经得起法理、事理、情理的推敲,是她作为一名法官所秉持的初心。对于当事人和工作,余薇做到信守承诺、恪尽职守,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受得住考验,然而对于家庭来说,她却总是失约。
记得孩子五岁生日那天,余薇一天开完六个庭后,又组织了一个案件当事人调解,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回到家后,孩子还没有睡,他一下子迎上来问:“妈妈,你给我准备的生日蛋糕跟礼物呢?” 这时,余薇才突然想起原来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啊,居然忙到把孩子的生日给忘了。那一刻,自责、内疚充斥着余薇的内心,愧疚的抱着孩子哭了起来。
余薇说,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耐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真心关心当事人的疾苦,诚心为当事人化解纠纷,关心群众司法需求、传递法治精神与力量,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她进入法院以来不变的初心。
“我的审判之路还很长,虽然拼搏的路上会有坎坷荆棘,但我将一如既往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把握当下、不负韶华,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余薇说。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