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是自强者的通行证
——访独臂“菜哥”易开有
作者:曾友萍
曾经,在画室,当我初次见到断臂维纳斯雕塑的那一刻,我呆住了:“她怎么没有双手呢?这不是残缺么?怎么我看着竟觉得如此完美呢?”那时,我真的被维纳斯女性的美和雕塑艺术的美所震惊。
前些天,当我接听了残联欧阳领导的电话后,我知道,我将要面对的,当然不是画室里摆放着不动而任人欣赏描摹的石膏像,而是生活中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残疾人。我想,直面他们时,我将会有怎样的情怀呢?也被震惊吗?我想不会。或许是心酸,是同情……我不能断定。
3月27号那日,我随残联和作协一行十来个人,一整天下来,先后登门造访了本县的欧阳辉、易锡桂、阳昌绍等六位残疾人士。老实说,对于缺胳膊少腿的他们,原来我真的会不忍直视。我担心会看到他们那种因自卑而不自在的神态,尤其怕触碰到那躲闪的目光。因此,整个访谈过程,同伴们忙碌着,我几乎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观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获奖作品、荣誉证书、奖章等。

“曾老师,你笔下的意中人是谁?”归途中一同伴笑问。我恍然若失,是呀,我写谁呢?他们谁都值得写,可是我……看着空白的笔记本,我黯然自责起来,怎能一无所获呢?
次日上午,我思虑再三,决定骑着电动车前往宣风镇珠亭村,我得单独会一会那位独臂“菜哥”去。
大约半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刚停好车,抬头便见菜棚之间的大路上,走动着一人,这神态无疑是“菜哥”的背影:
他左手提着满篮子绿油油的芹菜秧苗,右“手”空着的一截袖管束着,随着前行的步伐而晃荡,显然左右失衡。可是,阳光下,他的影子紧跟着他,步调一致,灵动而和谐。加上蓝天白云相衬,路边花草相迎,这画面不美吗?可是难免让人觉得美中不足,要是他没有失去他的右臂该多好啊!我不禁替他惋惜起来,一时竟忘了喊他,默默地随他进了蔬菜大棚。大棚里,有几个女工正一边栽菜一边谈笑。
当他放下篮子转身看到我时,竟像是故友重逢,热情招呼,他笑说:昨天照顾不周,不好意思哦,这时候方便,不耽误事的,你想了解什么只管问,不要有啥顾忌。他的落落大方,让我对残疾人自卑心理的担心一扫而光,于是,我们就在菜棚里,进行了一次朋友间叙旧式的交谈。他有问必答,我着笔记之。

菜哥,大名易开有,今年47岁。为何得“菜哥“之称呢?
成为“菜哥”并不是易开有的初衷。1991年,易开有初中毕业,回家务农。成年结婚生子后,他怀着“创造财富,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先后在广州、浙江等地打拼过,几经辗转,终不如愿,无奈回乡。只得在家附近靠打零工营生。
2000年年底,他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时,谁能料到,祸从天降。楼面的预制板,突然毫无征兆的朝他砸来,猝不及防,右臂砸断,额头砸伤。他看着血肉模糊的断手,顿时昏了过去……
醒来时,摸着手术后包扎着的断臂,他悲不自胜……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康复回家,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煎熬后,他开始冷静地面对生活。亲人的鼓励和期待、家庭的责任使他重拾起他内心潜藏着的那份坚强。他开始对左手有计划地加强训练,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劳动。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终于,他不但能生活自理,还能使用工具参加劳动。
刚开始,他与妻子一起下乡收废品送往收购部。妻子开着三轮车,他打下手收集整理废品。收入太低,生活紧巴。后来,经人介绍,增加了一份在工厂守门的工作,月工资1500元左右,那是2014年和2015年,干了两年。他思来想去,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得想办法提高收入。于是他走访市场,通过调查,他了解到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是讲究养生么?绿色食品、时令果蔬?” “我不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么?何不扎根土地,因地制宜呢?”他与妻子商议,一致决定种植大棚蔬菜。他暗下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总结外出打工时的经验教训,光有干劲不行,关键得有技术。
于是,到2016年时,他辞去守门工作,着手种植大棚蔬菜,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筹足资金,以500元一亩的租钱,租用11亩田地,支起大棚带着家人干了起来。人手自然不够,他便以一百元左右一天的工钱,雇用残疾朋友和村里年纪大又没有赚钱门路的村民。他自己即劳动又学习,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买资料或上网学习,不仅学习种植,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知识,他都学习。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劳动起来得心应手,产值日益提高,最好的时候,年收入达二十多万元。终于,他与家人的辛勤劳动变成了财富,彻底改善了家庭生活。不久,一栋西式别墅在他家地基上拔地而起。他如愿以偿。
就是这样,通过种植大棚蔬菜,他不仅自己富有了,还带领他人就业增收,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后来,村民们便都亲切地喊他“菜哥”。
“菜哥,在你困难时期,有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我笑问。
“有啊,有的,2007年开始吃低保。那时候,正是因为有国家政府的关照,我才对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我非常感激!后来……取消了。”
“取消了低保?”我疑惑。
“是的,我自己要求取消的。”他平静的说。
“是你自己?”我惊讶。
“雷锋说过: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他还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他顿了顿,继续说。
“我不能让自己成为国家的负担,坐吃低保,不劳而活。我得自食其力,我得劳动,通过劳动养活自己。我有手有脚,只是缺了一只手而已。我应该把低保让给那些比我状况更糟的残疾人,他们有的没有双手,有的更惨没有双脚,路都不能走。他们才是最需要的人。”说完,他仍然很平静,而我却很不平静。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厚道的人品啊!这做法这说法,难道仅仅是同病相怜的缘故么?一个穷困的残疾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却还想着他人。这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这宽大的胸襟,这非凡的气度。我认为,这便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这是人性的光辉,这不是艺术家用石膏所能塑造出来的美感。顿时,我的内心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撞击着,我实实在在被震撼了。然而,我又感到多么的羞愧啊!我那廉价的悲悯之心不是多余么?不是毫无意义么?不仅如此,甚至对于他高尚的灵魂是一种亵渎。相比之下,我自惭形秽起来。
“菜哥,今后还有什么打算呢?”我回过神来问。
“我想再发奋干几年,等积攒些钱之后,带着家人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时,他不再淡定,他脸上洋溢着笑容,很灿烂、很明媚。我倍受感染,我想,他的笑容里定然有“诗和远方”。我敢肯定且坚信,他无疑能够到达他向往的“诗和远方”。因为他拥有一张特别通行证,一张带有“自强”字眼的通行证,那是一张永不过时的通行证。

作者:曾友萍,笔名友即,网名东篱君,芦溪县作协会员。
地址,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濂溪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