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锁凤 建延灵)河南省灵宝市司法局“我为群众办实事”暨 2021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
一、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场所便民、设施完善、业务规范、服务专业”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2021年年底前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比例达到60%。
二、积极推进“法援惠民生 关爱特殊群体”专项活动。
针对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及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充分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援助案件办理数量在去年办案数量的基础上上浮20%。
三、健全完善公证服务“绿色通道”。
实施对老弱病残当事人预约服务或公证员上门服务活动。开展“五一”劳动节为市级以上劳模免费办理公证公益服务周活动,以及“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减免办证费用。
四、全面推行事项办理一次性告知制。
各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要积极热情,语言规范,耐心解答,严格落实办理事项一次性告知制度。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告知业务办理流程及所需提供证明材料,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五、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提升人民调解员服务能力,确保全市民调员轮训一遍。注重日常矛盾纠纷化解的常态化工作,在“七一”、“国庆”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全市范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
六、大力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做好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各司法所和普法志愿者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利用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和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七、加大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力度。
加强对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的培训,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科学管理。对就业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把温暖关怀传递给社区矫正对象,严防脱管、漏管现象,确保社会稳定。
八、降低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收费标准。
对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鉴定事项,减收不低于法定标准20%的费用。
【编辑 赵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