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近“躺平”一词火了,它源于一首打油诗:
人生打工一场空,
不如躺平更轻松;
寿命短短几十年,
能有几人会成功?
我曾奋斗搏浮名,
西装革履有憧憬;
劳心劳力多年后,
忙得一身穷与病;
如今看破梦也醒,
人生归宿是躺平。
这首诗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情绪,意思就是听天由命,放弃理想,得过且过就好了。这种人生观明显就是宿命论的观点,宿命论本身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也是由于对佛教一些观念的误解所致,而佛门是不认可宿命论的。
佛门讲空,但空不代表无,空是广大、心包太虚的意思。佛门更讲究一个“缘”,正所谓“一切随缘”,但这个随缘不代表随便,更不是指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而是要契机、契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遵循一种科学态度,正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随着因缘变化而采取适宜的行为,这才是真正“做生命的主人”拥有的态度。
佛教的理论恰恰就是教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的“努力”就是要做到:“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佛教认为:万物唯心造,“唯心所造,唯识所现。”你目前的境遇就你的认知变现。
这里的认知,不是认识,不是对于事物知识的了解,而是站在更高维度、高度上的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知就是你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的三观构成了你的世界的基础,也是你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的根源。你认为命运可以改变就会去行动,你认为改变不了就坐吃等死。
这种认识就是上帝视野,超然于物外。人要时常反省自己,要用上帝视角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你和你的环境就构成你的世界,其实一切根源皆在于一个“我”字,一切一切都围绕着你自己,这个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而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普通人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你的认知就是你的命运。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命运命运,命是常量,运是变量,也就是说命是定数,充满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在这方面人是渺小的,在面对大自然面对命运之时,不仅仅是个人群体也是如此。
感受下人类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不是总有一些宿命一样的东西包围着我们?让我们无法挣脱?比如天道和各种规律,因果关系,善恶有报,奋斗/成功/失败/酸甜苦辣/爱恨别离等等,人类永远也脱离不了这些主题。
因此,命运两字要分开,命就是定数,改不了的,而人所能改变的是“运”。所谓把握机遇其实就是把握运气,人生在世并没有那么多“历史必然”,而是“事在人为”。当然,人为也得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之下,否则就是盲人摸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所谓规律无非就是时机和方向两个要素,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挑对时间,更要挑对方向。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用当前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赶上了风口浪尖,猪都能上天。人要做的不是等待而是随机而动,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人的财富的获得都是时代的红利。
时机与方向密不可分,两者其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教员曾在《论持久战》里说过:“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在时空转换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周期、趋势等种种变数,人的运势也就来了。《周易·系辞下》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产生变量,变量充满机遇,机遇可遇不可求。人生的质变就在于对机遇对把握程度。抓住机遇需要依靠的是经验、灵感、能力这些因素,这些能力的基础还是来源于认知的天花板。
而任何战略方针与执行,无非就是正确的把握好这不可抗拒两个元素,并抓住这两个元素混合的效应产生的种种变量中产生的种种机会,所以说机会就是运气,就像前面所说的“抓住机遇就是抓住运气。”当然,打铁还要自身硬,在运气到来之前你也要修炼好自己,否则一切与你无关,越努力才能越幸运。所以说学习很重要,与命运和财富有直接关系。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对命运进行变现的过程,财富就是命运的最终变现形式,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前行;唯有不忘初心,自我进化,才能不断刷新人生的境界,提升命运的纬度与财富。
因此,不比轻言宿命,更不要轻易认命,命运不是用来躺平的,而是用来改变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切都是未知,探索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未知中求已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负能量中寻找正能量,你的世界本来没有光,就要把自己活成光,照亮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