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流 老 街
文/余炳才
人有时候因为一件事烙在心里,迟迟不能达成,聚而久之便成了心结,时不时在梦里来回,出现太多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模糊的影像,不经意间又将陈封的岁月重新翻起。
那是自己曾经踏迹留足这个地方,留下太多的情感,太多的狂恋。阁楼里,雕花窗格前,青石古巷中,那份影像相映叠出,模糊又清晰,仿佛穿越在曾经邂逅情开的世界,真实再现又虚幻梦境。
记得有人说过,喜欢一座城是因为这座城中有你喜欢的人或某个地方。可生活中繁琐由头,似乎让你很难抽出时间去整理那些杂乱的心绪。在夜深人静时却又情郁其中,在换季流年里,在冷月寒露中,渐渐淡化,慢慢老去,却无法释怀。
郁结在心中久了,总想试着去解开它。眼前这春暖花开之季,正是踏迹寻踪的好时候。推掉所有由头,决定重新再踏进那魂牵梦绕的地方——东流老街。

至于多少时间没有去过,弹指挥间已有二十余载了,记不清最后一次的分别是在某年某月某日了,兴许是心里最不愿意让自己记住那想起的日子。
东流老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陌生的很,因为她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往事,曾经的苦难,被滚滚浪涛带走,被岁月风雨洗涤。但有一人对她的偏爱,对她的执着,千古不变,那就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
当年陶公位袭澎泽县令,日驻澎泽夜宿东流。东流的黄菊是陶公的最爱,他喜欢在东流江边种菊,宿息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境而生,千古绝唱。可见当年东流让陶公醉留驻地,诗意飘然。也让多少文人墨客,停船下马留足,远道而来,就是为了亲临东流的人文美名,陶一份自己的诗情境遇。
虽过去千年,老街依然有着她的端庄秀丽,成熟大气,吸引着我的到来。年少时的轻狂,四处游荡,挥霍着藏不住的激情。都说相遇就是缘,缘深缘浅是要看自己的造化。

在一个晨雾初开的清晨,我与她的擦肩邂逅,开启了我的心境,那回眸一笑的面孔,画卷般已定格在我的心中,让我丢掉一切杂念,跟随她躲在阁楼里倾述我们相遇初开的心笺。透过雕花格窗看楼下那些人来人往,小商叫卖。牵着她的手,踏着青石板在古巷一隅,追逐嬉闹,笑声甜甜地藏进心里,歌声悠悠地飘向江面。
每每与她相约,感觉满世界只有她的存在,再也没有可比可念了,因为她给我的温情融化了冰川,给我的爱填满了海洋,每次拥抱都让我迷失了方向。
影像的回放总是喜欢定格在那刻骨铭心的桥段里,反复上映,似乎刻意避开那雪影漫天,风寒刺骨的冬季。马头墙在寒风中孤立,阁楼花窗探出泪流满面的少女,听到低沉的哭声,老街当中的青石板已经不见,只有厚厚的白雪和一位僵立在雪中飘逸少年,分手就这样在无声中挥手道别,泪水变成晶莹。

有时候深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不要自己,爱到了放弃一切,再找不到任何理由的时候,只当是今生所有无私的付出是因为前世相欠的太多,否则在没有谁能够诠释出这一世间的因果。若说有缘,自当携手共度岁月,可偏偏生就那么多缺憾,让许多付出终究无果。
当我再次踏进这曾经激情燃烧的地方,心中却不安起来,默默祈祷一切的平安一切的美好。会遇到吗,曾经与我在阁楼切切私语,躲在花窗背后的笑容和青石巷中追逐嬉闹的她。弹指二十余载的别离,是否是物是人非。看眼前花开花落,流年风雨,那些曾经的过往的,似乎已淡去无影,难以找回。

都说在红尘转久了,你就会看淡一切,波澜不惊,因为爱了伤了,恨了累了。当老街真正看在眼里时,我还是淡定不下来,心中深深一震,隐隐发痛。许多残垣断壁在荒草中裸露,凄凉哀鸣。阁楼花窗所剩无几,也是人去楼空,落寂无声,残年风摇。青石古巷,苔青漆落,斑斑岁月迹痕。
我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用手轻轻抚摸那些青砖断壁,感知她们在岁月中的倾述。踏上阁楼寻找那份曾经有过的梦境,在青石巷里倾听那曾经丢失的笑声。
虽然我不知道她现在去留何方,境遇如何,但真诚地祝福,平安健康!
老街里的传说都已老矣,可当年那份真爱,那份纯情,那份执着,在心底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余炳才,安徽省东至县人,池州诗联及菊园诗社会员,曾在县刊《升金湖》发表过多篇文章。用文字记录点滴,让诗韵升华自己。
【热评精选】
一条老街,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时光的荏苒、人事的变迁以及故事的更迭。东流老街,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痕迹,田园诗人陶渊明因为偏喜东流的黄菊而在江边种菊,并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可见东流的山水怡情,乡土宜人。诗人的气息吸引着大量的文人墨客,就为感受陶渊明的诗意胸襟。
余炳才老师用浓淡相间的笔墨,风雨共融的往事,爱恨交织的情怀,再现了曾经的一段足迹。画面的展开是一个清晨与她的擦肩邂逅,那回眸一笑的容颜便定格于心,从此,青石板巷,雕花窗后,木阁楼里,那牵手的余热,笑声的回旋,始终暖在心底、绕上心头。深情的凝望便是爱的期许、情的重托。每次的相约更是爱的增加、情的叠厚。如此这般,沐浴在春风暖阳里,游走在诗情画意间。可有谁知,造化弄人,甜蜜的意境变成低沉的哭泣。青石板覆盖了厚厚的白雪和在雪中茫然的少年……
刻骨铭心的记忆驱使少年重回旧地,努力寻找那抚摸过的雕花、楼阁。然风雨流年,物是人非,残存稀薄。过去了,一切都无法找回,只留下朦胧的背影……
好美丽的一段情,好温暖的一怀春。余老师的文笔让人敬佩,语句透着温婉,叙事掌握节奏,情节扬起热烈,墨端流出意境。好文欣赏。(点评:李花满园)
欣赏余炳才老师的《东流老街》。皖南我去过很多次,而皖西去的次数很少,东至县的老街计划去几次都因临时有事提前回程未能成行,今读了余老师的散文,读出了古镇的厚重、沧桑,读出了曾经承载的梦想。青石古巷、雕花的窗格留下许多快乐时光。老街的情感、气息、历史文化都在作者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次擦肩的邂逅,那回眸一笑的情愫是前世的约定,快乐的牵手、相伴,整个世界只有彼此。在对方的眼中,那种甜美的笑声,那种愉悦的心境都在温暖的情感中升温。然而造化弄人,相爱的两个人,最终没能完成牵手的夙愿,无论是阁楼雕花窗探出满脸泪水的少女,还是僵立于白雪飘零中的少年,在寒风中挥手作别。细数流年,频频回眸,留存心底的就是那些或深或浅 的情感,或浓或淡的温暖和感动。生活是给了我们许多的沧桑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余老师以婉约如诗的语言,凝练的文笔,镌刻了一座老城的情感,五柳先生的名句,山水怡情的古镇,文人墨客的造访无不传递着东流古镇那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故乡的深深情结。好作品,推荐共赏!(点评:何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