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滨 即 景
文/杨山坡
5月1日,我和我的学生绍恒来到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我们出生在川东的小山村,成长于穷山僻壤,从来都没见过大海,所以一直向往大海的湛蓝,渴望波涛的汹涌,憧憬气势的磅礴。
我们来到公园大门前的太阳广场。太阳高挂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广场上热浪滚滚,酷热难当。尽管如此,广场上人山人海,游客游兴不减。有的躲在遮阳伞下,有的躲在树荫里,有的顶着烈日,他们正在扫健康码。
这是疫情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公园方面管理得相当严格,必须有健康码才能进入园内。大家都很自觉,认真扫码,一丝不苟。扫码完毕的游客排队进入公园。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插队,没有一个人喧哗,可见我们国人的纪律性强,素质高。
跨过大门,穿过大厅,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沙滩。一排排棕榈树、椰子树耸立在沙滩上。棕榈树的树干中间大,上下小;椰子树的树干上中下一般大小。它们头顶上都顶着碧绿的树叶,像巨大的遮阳伞,给游客带来清凉,带来温馨。它们又像威武雄壮的士兵,头戴钢盔,紧握手中枪,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守护和平,护佑安宁,默默奉献。

我站在一棵棕榈树下,手扶树干,跟绍恒说,照一张相。绍恒举起手机,按下快键,只听咔嚓一声,美好的瞬间定格在方寸之间。我走在沙滩上,脚下软绵绵的,好像在太空行走,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沙滩上人越来越多,有的撑着伞,有的戴着遮阳帽,有的光着头,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在阳光下漫步,在欢乐中徜徉,在幸福里驻足。
不远处 有一个小男孩蹲在沙堆边,正在刨沙,他的妈妈为他撑着伞。我走过去轻声地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奶声奶气地说: “堆炮台。”他还说,他要在这里安上大炮,打击来犯之敌,保卫爸爸妈妈,保卫叔叔阿姨。
在沙滩和海水相接的地方,白色的遮阳伞一字排开,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些青年男女穿着泳装,有的躺在椅子上,享受海风的轻抚;有的坐在凳子上,聆听海鸥的歌唱;有的伫立远眺,欣赏浪花的喜悦。欢声阵阵,笑语盈盈。那欢声,那笑语,跟着碧波一起荡漾。

我来到海水边,站在被海水浸湿的沙滩上。被海水浸湿的细沙失去了松软的特点,踩在脚下实实在在的。海浪轻拍沙滩,亲吻我的双脚,有种血脉贲张的感觉。放眼望去,湛蓝的大海辽阔无垠,蔚蓝的天空深邃高远,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显得晶莹空灵,分不清哪是大海,哪是天空,自己仿佛置身于蓝色的玻璃世界之中。
海面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小岛上怪石嶙峋,野草青葱,这是海面上的奇观。这时,我想起曹操的诗句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我又想起刘禹锡的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小岛耸立海面,真的像一个大海螺。海面近处是游泳场。游泳场三面用铁丝网围着。据说,海里常有鲨鱼出没,伤害游泳的人,所以为了安全,用铁丝网围起来。游泳场里有大人,有小孩儿,有帅哥,有美女。他们身上都套上各种颜色的游泳圈,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他们自由自在地游玩,好像在表演水上芭蕾,多么优美的景致啊!

绍恒说,我们到栈桥上去,站在高处看大海,别有一番情趣。我们来到栈桥最高处,大海尽收眼底。大海波涛滚滚,在阳光下波光闪闪,晃得人眼花缭乱。波涛向岸边涌来,接近岸边的时候,形成一根蜿蜒的长长的白线,发出“哗——哗——”的巨大响声,震耳欲聋,震撼心灵。令人奇怪的是,站在岸边,海浪涌来,听不到声音,站在高处,声音如此巨大。大海把洁白的浪花送给岸边的游客,表达发自内心的热情,一会儿就消失了,声音也随之消失。过一会儿,海浪又向岸边涌来,形成一根白线,发出巨大的响声,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地欢迎来自各地的游客。黛青色的远山隐没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好像一幅水墨画。
这时,有一艘快艇拖着降落伞一样的东西在海面上疾驰,那降落伞一样的东西慢慢升起来,慢慢升起来,在空中漂浮,快速移动,颜色红白相间,像一个热气球,非常炫目,非常刺激。还有几艘小艇在海面穿梭,风驰电掣一般,后面拖着长长的白色尾巴。太阳偏西,酷热依然。一阵海风吹来,我感到十分凉爽,全身的燥热随风飘散,内心的烦躁也不见踪影。
这辽阔的海面、澎湃的波涛、壮丽的景色深深震撼着我们,我们的心胸也跟海面一样宽阔起来,心潮也跟波涛一样澎湃起来,情感也跟景色一样美丽起来。绍恒非常激动地说:“老师,我们照相吧!”于是我们尽情地拍照,把大海的磅礴气势、把我们的美好心情摄进镜头里,发表在朋友圈,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作者简介】
杨山坡,四川大竹人,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一个个心灵故事。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热衷于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挥洒激情,播种希望,收获喜悦。

【热评精选】
微友陪观,心动忙欢。沙滩前,弄潮万千。欣赏杨山坡老师的散文《海滨即景》,文章给人美不胜收的视觉、听觉、梦觉感受。作者采用由近及远,再总览的写法,细致描写了大海的湛蓝,波涛的汹涌,气势的壮阔以及美丽的景色,诗情画意,心旷神怡,情趣满逸,醉美大海。
艳阳照,生机盎然,金色沙滩蕴:游人如织,一排排棕榈树、椰子树耸立在沙滩上,“白色的遮阳伞一字排开,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些青年男女身穿五颜六色的泳装,有的躺在椅子上,享受海风的轻抚;有的坐在凳子上,聆听海鸥的歌唱;有的伫立远眺,欣赏浪花的喜悦。欢声阵阵,笑语盈盈。那欢声,那笑语,跟着碧波一起荡漾。”好美呀!接下来,作者来到海水边,放眼望去,有种血脉贲张的感觉:大海辽阔无垠,天空深邃高远。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显得晶莹空灵。诗意顿生,感概万千:大海荡魄凝魂,浪涛昂奋澎湃,洗去中华多少幽恨;高歌一曲追梦想,与天荒、磅礴无穷尽;气势雄浑,波澜壮阔,卷漩涡,咆哮浪滔,气吞山河;雪冰灵气,日月精华,尽聚润物华;凝聚那百川雄伟,万水恢宏,傲星笑月;浩荡行、任尔山崩裂,磅礴豪爽相连,时光流淌千叶,铺天一场碧雨,把山川泽润,誉载中华,史封永韵!海边游泳场里万人戏水,水上芭蕾,眼花撩乱。而站在栈桥上看大海,则别有一番情趣。看大海浪涛,快艇表演,黑白桅帆飞翔在海面,精彩连连,多美的景致呀!
杨山坡老师的美文,文笔细腻,行云流水,句雅字丽,锦篇珠玑,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魅力无穷尽,让读者的心胸也跟海面一样宽阔起来,心潮也跟波涛一样澎湃起来,情感也跟景色一样美丽起来。好文高赞!(点评:陈晨)
欣赏杨山坡老师的散文《海滨即景》,杨老师首先开宗明义地交代了自己对大海的向往,并与自己的兄弟绍恒约定”五一”一起去大梅沙海滨公园而引出全文。
杨老师从公园大门口的太阳广场写起,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从天空的太阳的炎热,地面上的灸烤描写非常细致。描写出人山人海,一片欢腾的景象,但防疫抗疫工作依然严峻,防疫工作在杨老师的笔下井然有序,彰显了我国公民的素质和防疫工作在我们国家已成为一种常态化。“跨国大梦,走过大厅”,这样剪短的一句话,立刻将你带入另一幅画面: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滩;特别是通过对那一排排、一行行的棕榈、椰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讴歌了保卫家园的钢铁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带下,守护着我们,让我们享有假日的温馨、美好的生活。生活一片祥和、安宁。特别是与一位小朋友的对话:“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奶声奶气地说: “堆炮台。”他还说,他要在这里安上大炮,打击来犯之敌,保卫爸爸妈妈,保卫叔叔阿姨。”从小就播下了“热爱家园,保家卫国”的种子,升华了主题。
杨老师的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移步换景时用的几个关键词非常好:跨过大门,穿过大厅的“跨”和"穿”非常形象,动态感和画面感非常强,有“传神”之效。
景物描写非常到位,语言饱满有张力,由天空到大海,由太阳到游人,由海滩到栈桥,由浪花到感慨,由远及近,由 彼到此。总之,杨老师这篇《海滨即景》通过对海滨游人、景物的描写,热情地讴歌了我们生活的祥和与美好,特别是现在疫情肆虐,我们却能如此享受——海浪、沙滩、阳光——反应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伟大。为生在中国而骄傲,作为中国人而自豪!感谢杨老师的佳作分享!点赞!(点评:何莲)
杨老师的这篇散文,开篇点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从中即可看出作者是写作行家里手。写事依据时间、地点转换,移步换景,先抑后扬,层层推进,逐渐达到高潮。先写和学生一起到太阳广场,看到一派热浪滚滚景象,再写游人井然有序,进入公园,赞国人素质之高。写金色的沙滩,高大的椰子树、棕榈树,一派南国海滨美丽景色。接下来写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海鸥的鸣叫,海风的轻柔、浪花喜悦的欢跳、竦峙的海岛、海岛上的游人等等,一切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试想,一个从没见过海的人,当他们第一次看到大海时那种激动万分的心情。作者始终把人物置于景、情中写,让人去感受大海的激情澎湃,从大海的气势中尽情享受着人生之欢快!美文分享,为作者点赞!(点评:牛双成)
欣赏了杨山坡老师《海滨即景》散文,全文充满明快的节拍,愉悦的氛围,字里行间洋溢着节日的快乐之情。五一节的第一天,艳阳高照,正是出游的好天气。深圳大梅海滨看海,对于一个出生在川东的穷乡僻壤的山里人,是多么一件兴奋的事。
作者开篇交代缘由,携手与一学生前往大梅沙公园看海,带着一份美好激动的心情,初到海滨所见一切是新鲜的、是梦境的……这里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由近到远,由人到景,情景交融,淋漓尽致地把所见所闻细腻地描述了出来。那热闹的海滨之景特有的风光,还有大海的壮阔,波涛汹涌,海浪拍打礁石发出的轰鸣,静景动景刻画有致有声,笔墨所到之处都是一幅生动明丽的画卷。
佩服作者细腻的文笔,精确的概括力,把五一节的游览及美好的心情演绎出来,给读者带来了一份美的分享。为作者点赞!(点评:吕晓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