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 赞屯垦戍边(三首)
——读《新疆生产建设兵简史》有感
文/ 梅楠梓
一、艰苦创业
西汉有贤臣,晁错提方案。保卫边疆安全,屯垦又戍边。党政军企合一,兵团屯垦体制,新疆快发展。山东招女兵,湘女上天山。
住地窝,挖大渠,拓荒原。边陲不毛之地,开辟成良田。将士集体转业,宏图前景灿烂,建设大兵团。固边有热血,为国做贡献。

二、城市建设
兵团有潜力,城市群体起。图木舒克北屯,可克达拉市。五家渠石河子,铁门关阿拉尔,双河很神奇。昆玉胡杨河,大漠出奇迹。
建高楼,搬新居,厂林立。三座高校育人☆,名声已鹊起。改革开放腾飞,兵团今非昔比,前进有动力。新疆发展快,山河更壮丽。
————
注:☆ 三座高校,是指兵团党校、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

三、展翅腾飞
团场分布广,大漠到草原。条件艰苦异常,军垦不怕难。草原放牧牛羊,民兵边疆巡逻,防备敌侵犯。建起纺织厂,学校团场办。
优质米,富强粉,长绒棉。种植防风林带,机器犁大田。水利科研果林,化工造纸煤炭,各业齐向前。改革开放后,兵团大发展。
2020年11月2日于梨城報春軒


作者简介:梅楠梓,本名李秀原,男,山东临沂人,五0后,1972年参军,1979年退伍,1980年考入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山东临沂、新疆巴州任中学教师,退休后定居新疆库尔勒市。诗歌、新闻作品多见于《库尔勒晚报》《巴音郭楞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