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艺术
——马境若水的学术课题及艺术实践

图一。2018年9月6日在三灶岛洞穴。

图二。2018年3月9日在三灶岛导航台一号洞穴(同行者冯大哥、吴文享……)。

图三。2021年5月16日下午在板樟山山顶单Y洞穴(同行者是户外徒步的五、六位茶友、诗友、画友、摄友)。
前言:
受法国史前艺术、中国《山海经》的影响,我对洞穴的好奇、探秘、及艺术介入,有好几年的时间了。
我近几年在珠江囗两岸的荒山、孤岛,先后探访了几十个洞穴。这些洞穴大部分是军事设施,或排洪工程涵洞,后因国防战略核心转移而荒废了。有的洞穴还很完整。有的洞穴施工还没有结束就停工、遗弃了。洞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人迹罕至。洞内潮湿,有积水,有野生的青蛙、蝙蝠、蜘蛛。第一次入洞,阴森恐怖,如坠千年古墓,有点害怕。多次深入洞中,心理有了之前的数次体验而适应了。
洞内阴暗,无光,借助手电筒缓慢行走,毎走一步格外小心,既要防止脚下深井(竖井),又要担心有巨型的蟒蛇潜伏。听驴友说,洞内有蛇。我在洞内行走多次,没有见到过蛇。只见到过青蛙和蝙蝠。在洞口见到过很大的蜘蛛网。对于这些自然生物,我们只是“访客路过”,互不“打扰”。虽然我侵入了蝙蝠洞、青蛙洞,他们是洞穴的主人,我是客人,我也只是好奇,与洞穴生命交流一下宇宙文化、洞窟艺术。我在洞壁上留下我的符号,比如“山海日月”、“山舞银蛇”……,作为我的艺术笔记,或“痕迹”,体验史前地球人类的“洞窟璧画”、及岩画、岩刻……的心理、精神状态。我的这个想法、做法,不同于克里斯托的大地艺术,也不同于基弗的后工业废墟艺术,也不同于巴斯奎特的街头涂鸦、八大山人的纸上水墨。而是有《山海经》、《周易》、《奇门遁甲》、《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梦幻式的精神穿越。

图四。2021年5月16日下午在板樟山西山洞穴(左左津津、青山浪人)。
2021年5月16日下午(星期天,甲子),我在珠海板樟西山的山顶洞穴又做了一次洞穴艺术(精神探险、空间穿越、汉字涂鸦)。几个月前来过一次。这个洞穴有三个岀口,是“单Y型”,岀口的门洞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筑的很坚固,且整齐,洞口有非常隐蔽的暗孔、侧穴、地穴、天穴。洞的里面,高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多,间隔十来米有一个深约七、八米的不规则侧室,整个洞道好象没有完工,好象二战时期的地下矿井,不平滑的岩石裸露,岩石壁如同大鳄龟背上的突刺,既难看,又容易把人“碰伤”。我们今天从北侧洞口进入,快走到另一个洞口时没有岀去,按原路返回了。返回的原因是那个洞口有太多的蝙蝠在洞顶飞,把洞口“封住”了,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只有返回。在刚进入洞口时,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另外还有一条通道向外延伸,应该是一个洞口,但被水泥包堵死了。我分析和判断,这个洞穴的通道结构及岀口应该是“双丫型”!这一次陪同我爬山探洞的另外两位驴友,是左左津津和青山浪人。左津还在上学。青山浪人是一位有20多年爬山经验老驴友了。青山浪人还非常喜欢户外摄影,他近期又花了八、九千元购置了一台大疆航拍机器!牛年的青山浪人,够牛!
写这个前言,作为我对洞穴艺术的阶段性总结。也是我的《洞穴艺术档案》序言。同时,与海内外洞穴艺术、户外文化、空间美学、行动哲学……同好交流!
欢迎批评!
马境若水
2021年5月16日晚
中国珠海/珠江口东岸
后附:洞穴艺术记录(部分图文资料)
1,珠海三灶岛洞穴(中国珠海/3个洞穴)。
2,白沥岛洞穴(中国万山群岛)。
3,东澳岛洞穴(中国万山群岛/3个洞穴)。
4,桂山岛洞穴(中国万山群岛/3个洞穴)。
5,横琴岛洞穴(中国珠海/天然巨型石窟)。
6,版樟山西山洞穴(中国珠海)。
7,凤凰山山顶洞穴(中国珠海)。
8,银湖半山洞穴(中国深圳)。
资讯发布:女娲宇宙艺术数据库
2021年5月16日。

图五。2019年11月29日在三灶岛洞穴(同行者关成子)。

图六。2019年5月21日桂山岛山顶洞穴(同行者老樊)。

图七。2019年9月6日在珠海凤凰山山顶洞穴(同行者陈晓燕、詹、关成子、寺庙和尚师傅、青山浪人)。

图八。2019年9月6日在凤凰山山顶洞穴。

图九。2019年9月6日在凤凰山山顶洞穴。

图十。2019年11月29日在三灶岛洞穴岀入口之一(同行者关成子)。

图十一。2019年11月29日在三灶岛洞穴。

图十二。2020年7月9日在东澳岛洞穴(同行者湾湾)。

图十三。2020年7月9日在东澳岛洞穴。

图十四。2020年7月30日在东澳岛洞穴(同行者关成子,湾湾)。

图十五。2019年11月29日在三灶岛洞穴。

图十六。2020年11月19日在凤凰山山顶洞穴(同行者青山浪人)。

图十七。2020年11月19日凤凰山山顶洞穴(同行者青山浪人)。

图十八。2021年3月11日在板樟山山顶西山洞穴(同行者青山浪人等驴友)。

图十九。2020年8月8日在东澳岛崖岸洞穴(同行者何俊彦)。

图二十。三灶岛导航台大洞穴。

图二十一。东澳岛一号洞穴入口附近有一个天窗。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东澳岛第2号洞穴(海底洞穴)。

图二十四。东澳岛二号洞穴(海底洞穴)。
“6 ,11”三灶岛洞穴艺术笔记
山舞银蛇
——马境若水的中国汉字图腾研究与创作。
41X143CM。
布面,海底泥。
2021年06月11日。
中国三灶岛洞穴。
这是一件在特殊的时间、地点,创作完成的一件有“实验意义的作品”。
6月11日下午4时至5时,我去了洞穴空间,经过了一段荒草地,野草很茂密,我手里拿一柄现代木制唐横刀在前面开道,防止虫蛇之害及地穴设伏,我的身后有5位玩废墟摄影、动画艺术的发烧友跟脚前行,进入洞内,大家各自打开自备照明器具继续前行,洞穴很大,很高很宽阔,洞中有洞,呈迷宫状态,往里直走转左再转左再前行就到了另外一个岀口,因荒草和倒木把洞口封堵的厉害,我们就折返至原来的岀入洞囗,在这个洞口我用随身带的一块长条布,少儿涂鸦式画字成符,汉字的点线构成基本保留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龙骨。《山舞银蛇》,其词句源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四个字,我很喜欢文字背后的那种神秘意境(萨满咒舞、伏羲画卦、湘西巫术、陕北信天游、淮阳泥泥狗……),北方冬天的大雪把群山覆盖的如同银色龙蛇,日月之光的交错形成的视觉又似巨龙冬眠或群蛇起舞,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去自由想象!近几年,我写了很多次“山舞银蛇”。今天在洞穴中写的这一幅《山舞银蛇》,我是在梦幻中一样,有一种不真实,虚无,似是而非是,有或者“冇”的感觉!深入洞穴内约10米就很黑,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黑洞。我的身体处于这个黑洞中。这个“黑洞体”也同时侵入到了我的脑洞内核。我想到了日本导演黑泽明,也联想到了非洲黑人,也从中看到了中国的棋盘(黑白二子的围棋),以及“白纸黑字”。只要是“黑”,都同时挤在了一起,包括宇宙黑洞。从洞穴空间岀来,回到拱北的艺术基地,到了次日(12号),我感觉我还在那个黑呼呼的洞穴里……
早晨,打开门看了一下外面,地面有积水,天空云布,不知什么时候下了一场雨……
海上走马
2021,06 ,12
中国珠海(珠江口西岸)
后附3幅图片:

图1(2021年6月11日/三灶岛洞穴)

图2(2021年6月11日/三灶岛洞穴)

图3(2021年6月11日在三灶岛洞穴布上涂鸦《山舞银蛇》)。
三灶岛洞穴艺术笔记之二
洞穴艺术/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
2021年06月11日,下午。
中国珠海三灶岛。
《洞穴艺术》是我近期在实践的个人项目。也可以说是从《百岛计划》里延伸、衍生岀来的另类艺术。我在珠江口两岸荒野、孤岛的各类坑洞里探秘、猎奇,体验心理学、视觉美学、另类空间美学、洞穴涂鸦、巫术、《山海经》时空穿越……等等。我用摄影、摄像、画字留痕……等方式,记录我的洞穴行走、洞穴创作、洞穴体验。
今天与我同行的另外5位90后、00后,平时喜欢在各种废墟中玩摄影、及猎奇式艺术体验。
我们今天去的这个洞穴,我以前到访过多次。从一个缓坡往上行走约20分钟,就到了半山洞穴。这个洞穴呈“倒凹型”,有两个同一方向的岀口,里面是否还有其他暗道通到外面不得而知。在距离洞穴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一处废墟,也是我多次做汉字图腾的“画布”。这个废墟空间,我们玩了很长时间才离开。蚊子太多,不得不撤离!
三灶另外还有几处洞穴,计划下次再去走走。
近几年我在珠海、中山、深圳、惠州……先后探访了十几个,近二十个洞穴了。大部分是废弃的防空洞。洞穴里至暗无光,必须自备手电筒。最大的洞穴往返要走一个多小时,边走边停下脚步观察、思考、讨论,再前行。有的洞穴只能深入十几米、二十、三十米,就走不进去了,有点浅,也有的很深,只是用砖和水泥封堵住了,成了半死穴。
洞穴(废弃的矿井、防空洞),是人迹罕至的封闭空间,神秘、与世隔绝的独立存在。我尽量避免反复去同一个洞穴,力求让洞神祖祖安静,勿去打扰!
今天去的这个洞,圆形的洞顶很高、左右宽阔,里面很干净,有少量的青蛙、蝙蝠。
文:海上走马。
图:山西圪塔。
2021,06,11
后附一幅图片

视觉想象的共同体。

中国汉字图腾研究与创作工作者马境若水肖像。
马境若水简介:
1960年岀生于中国甘肃玉门市。
祖籍陕西吴堡。
原四十七军一三九师炮兵团退伍军人。
中国汉字图腾艺术的研究与创作。
行动哲学的倡导与践行者。
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思想用于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
作品在中国、俄罗斯数次展岀(个展、参展)。
《艺术围城——珠海城市艺术夏季周》(2018/中国珠海)参展艺术家。
《珠海艺术制造四十年》(2019/中国珠海)参展艺术家。
《深港城市双年展》(2019、2020/中国深圳大鹏所城分场)参展艺术家。
《不确定/珠三角当代艺术/疫后》(2020/中国澳门)参展艺术家。
《不周山计划》(2020/西宁、玉树、兰州、重庆、桂山岛)全程参加艺术家。
《幸存者》展(2020~2021/中国珠海),参展艺术家。
《南方不是一座孤岛》(2021/中国深圳)参展艺术家。
《堆星三月——五人展计划第一期》(2021/中国深圳),参展艺术家(兼策展人)。
《第三届国际抽象画网络展》(2021),参展艺术家。
《百岛计划》(2018/中国万山群岛),发起人之一。
2021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