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行
文/天问(上海)
解开缆绳的一刻
我输掉了全部陆地
只剩下海面
我投掷掉最后一枚落日
却意外赢得——
星空,明月,浮力
更有海风拂面,晶莹如
夜程磨亮的——
泪
子楚评诗:
文字简洁而意味隽永,由海面而延伸至离别的伤怀,其中文络浑然一体。更是让人融入眼前迷离之境,作者言辞炉火纯青,拜读欣赏。

站在岁月的鏊上吟诗
文/白沙
一片孤独的云朵
被无声地安插进梦里
有血滴上,云朵随即玉化
状如神圣的舍利
手攥清澈的火种
站在岁月的鏊上吟诗
沉重的呼吸,砸出一个个呐喊
青丝白发,几经轮回
那条原始的脉络
仍在委蛇延展
凿开坚硬的大地
以燃烧的疼痛为祭品,去唤醒
沉睡的图腾
眼泪蜕变为念珠
悄然震颤着
埋在骨骼里的高傲
弯下身子,仔细阅读
遗留在鏊上的脚印
却只见到,漫天星光
在瞳孔里绽放
子楚评诗:
作者以清丽之笔,写“一片孤独的云朵,”融注了一些人生哲理,青丝白发几经轮回,发人深省。文字中真情的流露又“悄然震动着,骨骼里的骄傲”,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至深,用情至深,欣赏。

在五月
文/江北
在五月
我独守孤城
在南岭脚下
象一颗转瞬即逝的雨点
在五月 在山城
我试着理解山的坚守
云的寂寞 风的洒脱
雨的痴情
在五月
许多心事已经开花
梦的结尾身不由己
我学会缄默
对着刚刚苏醒的黎明祈祷——
平安无事
在五月
静躺窗台
看满园秀色和云卷云舒
不想出门或离家出走
诡谲的天气
会让清爽的浪漫干燥或湿透
在五月
在一本书和一首诗里漫步或者停留
让镜头为一朵花和一只白蝴蝶驻足
早起 拥抱温柔的晨曦
晚睡 听星光清凉的密语
在五月
变成一片叶子
融进万千翠绿
小确幸 评诗:
在云雨风里描绘五月的唯美,朴素的生活场景里挖掘五月的风情,读这首诗时忍不住猜测作者是怎样的心境,应是随性,豁达的吧。

浅夏黄昏
文/倔强汉子
最先落下的是一只蝴蝶
那片不知名的小草阔叶上
成了它栖息的露营地
蜻蜓是徘徊的代名词
一定是在纠结
落在高处 还是低处
屋檐映着夕阳的余晖
站在晾衣绳上的小燕子们
忽而斗嘴 忽而摔跤
放学的孩子扔下书包
从竹笸箩里拾一块玉米饼子
箭一样跑出家门
填进灶膛里的干柴
发出阵阵噼啪噼啪的声响
火光染红了满头白发
小确幸 评诗:
一到四段形容黄昏里的小山村,应是作者童年的美好回忆,尾段火光染红了满头白发,没说谁的白发,却能引申无限想象,也许是母亲,也许是自己。

逝
文/倔强汉子
玉兰和桃花已走远
蒲公英谢了一茬又一茬
接连几日丧事
年逾花甲的邻居皆死于癌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注解
癌症即是不治之症
人活得有无风度
可由自身的历练和修为
若要死的不失尊严
需要强大的承受能力
时光转瞬即逝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花开花谢就在刹那间
何不珍惜当下
金楠 评诗:
逝是必然,但要逝去的有尊严,活着要活得有质量和价值。珍惜身边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让生命更有厚度。

流沙
文/张维清
水不动,沙不流,河静静养心
沙急,恨不得一泻千里,但谁能猜透流水的心思
一生跟着流水走,听水语的诱惑
把自己的悲伤,搬到另一个水乡
它的肉体,只不过是河里的一粒沙子
能撞痛河岸吗
像一支水,能拉直河头吗
一不小心,被浪拍在沙滩上
河风啊,我看到了飞沙和走石
淘尽河的沧桑
历史啊,沙又能带多远
周静伟 评诗:
有学者说,旧诗是用诗写的散文,新诗是用散文写的诗,诚哉斯言几分道理。张维清的诗颇具这种特色,这首《流沙》给人以哲理的深思和启迪。“一粒沙子能撞痛河岸吗/像一支水,能拉直河头吗”,“小”与“大”,“轻”与“重”,哲理尽在疑向中。最后一节应是对历史之河流尽沧桑的感叹吧?

桨
文/张维清
二只耳朵,听船的话
伏得很低,像一只飞鸟
摇落风雨,黄昏,打磨渔夫的青春
把它看成难以掌控的笔,一张白纸上
书写湖的沧桑
托起船的苍凉
把它读成秋天的二片叶子
那是我回不去的水乡
挖坑,瞬间被水淹埋
远去的漪涟,又锁定了谁的忧伤
烟雨凡尘 评诗:
诗文中的数字运用惟妙,颇具匠心,如,一面湖,一条船,一只飞鸟,一介渔夫,二支浆,二片叶子等,虽着墨简约,但画面意象丰盈。诗人对家乡湖泊情结较浓,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爱恋之情!

风吹五月
文/周建好 江西
吹白了槐花
吹肥了月季
吹瘦了一枝康乃馨
有关母亲的记忆
总是挤破老屋
挤破村庄
挤破五月
而母亲的笑容
把五月的风温暖
风中母亲的话语依然湿润
金楠 评诗:
五月的风吹着有母亲的记忆,对母亲的回忆充满了老屋,充满了村庄,充满了五月,对母亲的回忆总是湿润的。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达对母亲爱,是触手可及的温暖。

春深硌牙
文/周建好
花瓣是草木长出的牙齿
贪食着春天
终嚼不动了
纷纷掉下来
村庄的老樟树下
一头老水牛
被春天噎着正打嗝
老屋的大爷
咧着嘴哈哈笑着
几缕春风从缺牙处漏了出来
周静伟 评诗:
周建好是位诗歌高手,应了雪莱那句话,“何者为诗?想象的艺木……”该三节小诗想象瑰丽,技巧娴熟,令人拍案。有人主张诗歌拒绝修辞,可这首诗的比喻(且用暗喻)、妙用动词等修辞技巧使全诗摇曳生辉、美不胜收,尤其第三节,“老屋的大爷/咧着嘴哈哈笑着/几缕春风从缺处漏了出来”,审美感足足地也令读者开心一乐。已故老诗人流沙河就主张一首诗总该有一两句让人过目不忘的美句,纵观该诗皆为美句,难得!

你是谁
文/小甜甜
你是春天的一缕风吗
或是夏天划过浓阴的一抹阴凉
或者是秋天一枚精致的落叶
抑或是冬天一朵无心的飘雪
我走过
驻足
就那么巧合
就那么与你擦肩而过
你的呼吸如云霞飘落
在我回眸的那一个时刻
不知道你从哪里来
多年以后
不知道你在哪里
就像我走过四季
留下的那些记忆
也不知道经年以后
你是不是也会偶尔想起
有一个声音
曾经
曾经轻轻地呼唤过你
烟雨凡尘 评诗:
驻足,回眸,四季掠过,留声,留痕。你是谁?心底的呼唤,让记忆在模糊中清晰。只是诗歌散文化语言稍浓,主题升华的分量也稍显不足。

顶针
文/流水生财
最珍贵的一枚戒指。凭借它
母亲穿透了
一个个,厚厚薄薄的夜
纳鞋底
文/流水生财
母亲,把银针轻轻举过头顶
头皮上轻划
多少星星,被顶进每一个针窝
周静伟 评诗:
诗,贵在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该组歌颂母爱的小诗,一个典型性意象——顶针,一个颇具场感的细节性画面——纳鞋底,穿针引线,缝补纳连,“穿透了/一个个厚厚薄薄的夜”,“多少个星星被顶进了每一个针窝”,也只有诗歌这种艺术才敢如此违背逻辑和语法地“病句”,一个昏灯下操劳的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形象浮现在眼前。

绿叶之青春
文/罗永德
青春的主题太大,让我
“牛吃南瓜开不了口”
青春的诗意太浓
浓缩成一方
化不开的墨
我只能
经由一片绿叶
回眸春天
春天,也不敢回看花朵
花朵一开,花瓣便落
青春的行情
随即
跳水
周静伟 评诗:
诗之构思,美在一个“巧”字,精在一个“简”字,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经由一片绿叶/回眸春天”,“花朵一开,花瓣便落/青春的行情/随即/跳水”,巧手勾勒,落红飘香,抒情表义对青春独到的感悟与思考。

雨是云的眼泪
——致母亲节快乐
文/美哥
1
其实,她还是一个丫头
其实,她还是一个女儿
其实,她还不知道怎样做一位母亲
两条小辫,盘起了云状
2
列车起动
我觉得它还没有走
我这样说,母亲也这样说
3
我的书屋
是由许多爬满青苔的石头垒砌而成的,
母亲总是乱翻书页
或者聆听檐下的风铃
坐进墙角
周静伟 评诗:
诗者,所以抒情言志表义也,美哥这三首小诗微言大义,极富哲理。“列车起动/我觉得它还没有走/我这样说,母亲也这样说”,由物理学的相对运动而联想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母子情深。第三首更是诗意深深,诗味浓浓,由母亲的“总是乱翻书页/或者聆听檐下的风铃/坐进墙角”的细节性描写窥见母亲的急促不安,又难以表达对“我”读书、求知的关注,真乃神来之笔!

《母亲节:致莲》
文/了然
题记:江山悲夕照,风雨恋黄昏。母亲,离我而去己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了。每每今日,每每一见莲花,或者每见旧影新月,就想起母亲的慈容和声音,我就泪落如雨,挥洒如诗一一
1、
任何欢愉和悲哀
佛陀与母亲总是缺席参加
只有我知道,她的目光
是要守望荒江大野中那枚古渡
2、
清泉白石上的心
在斜阳晚照中立成风景
无边也无望的思念
在黄土大江也流瘦了岸
3、
语言在莲座前恣意喧嚣
佛陀充耳不闻
母亲巍然不动
路,总是在我们当年的体味里延伸
4、
我知道,母亲对生活的庄严
经常在我们的笑容中延伸
她坚定的不容忍我们打盹
一觉千年,我们开心她即开心
5、
母亲常说,花开花落总是在路上
大地和菩萨定然会听见你的足音
所以子孙们一直走下去
从黄土的这头到那头,从大野的外头到里头
6、
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母亲的爱
总是在夏季里涨潮
无边的莲云在高远的心空
矗立成千万仞喜玛拉雅巨峰
夜梦无痕 评诗:
再没有比母亲更多的慈悲,也没有比慈悲更远的渡口。母亲并没有走远,只是安静的呆在我眼中。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有她映射的慈悲。

海螺
文/书含
海螺,蜷缩着
躲在小小的硬壳里
窥视人生
任海浪拍打,随风翻卷
苦涩里度日
渴望,有一天
挺直脊背
让灵魂,吹动海风
如鱼儿一样遨游
沙滩上,晒晒太阳
随巨浪驰聘万里
奈何造化弄人,背负太多
一生,淤泥里爬行
死后,掏空身体
晶莹的躯壳,化作号角
收集的风浪涛声
将生命的梵音,吹响
金楠 评诗:
背负着沉重难以接受阳光,放下所有吹响号角,更好前行。

墙边的意象
文/竹林居士
那不是画。朦胧里
用心搭建的意象
靠着她的深情
在烟韵里起伏 漂流
说着你 我 他
各自的辩证法
有时候
一只鸟儿也会乘风落下
对着朦胧的她
叽叽喳喳
兴许
是来自远古时代的叫声
或者 对话
简单的拼搭
勾勒着几千年走来的中华
你侬我侬的情话
金楠 评诗:
墙边也有文化,有意向,有风情,有辩证法,有我们不同年龄不同处境的人的生活。

菜园风光
文/老厨
微风吹拂
油菜花摇曳着清香
两只喜鹊说着悄悄话
傍晚的菜园
静谧
夕阳慢慢西下
碧绿的豆角爬上了架
黄瓜花如繁星闪烁
圆葱,莴苣葱葱郁郁
土豆花风中摇曳
我心陶醉
轻嗅泥土气息扑面
辛勤的付出
换来满园的收获
垄沟的水轻轻流淌
仿若一股清泉流进心田
烟雨凡尘 评诗:
很接地气的一首田园小诗,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恬适静谧的农家生活图景,美净淡雅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惬意之感跃然纸上!

初夏,浅浅的风
文/大浪淘沙
初夏,浅浅的风
是那样柔,那样轻
轻抚着杨柳,摇曳出万种风情
轻轻,再轻轻
指尖,清爽的滑落
留给人,太多的缥缈与朦胧
捎带,一抹芍药的香茗
漫弥了,寂寞的眼睛
芬芳的馥郁,在空气里流动
这一刻,呼吸着你的气息
蔓延的绿意,在我心扉葱茏
驻入心田的清澈,是那灼灼其华的嫣红
宛如,少女的初吻
回味一分甜蜜,一分羞涩,一分丰盈,
领略夏日风景里,那一丝温暖的情
烟雨凡尘 评诗:
浅浅的风,柔柔的景,暖暖的情!初夏,诗人心田里的清澈、甜蜜、羞涩交融。初夏,诗人笔下的风,是如此诗情画意,给人以视觉、嗅觉、味觉的冲击,馥郁的自然气息,令人回味!

他乡的月亮
文/李彩云
黑
藏有多少颗星星
就有多少光蠢蠢欲动
贴着心窝
牵动漫漫长夜无限曲张
好几次
月亮落到水里的时候就躺在我的身边
带动无数种灯火
通明我的一声叹息
惊醒熟睡的鸟儿
将厚实的翅膀下藏着,掖着
飘起时抖落露珠
满地晶莹剔透
像打开秋天最隐秘的身体
消融成游子
眼里的一滴泪
烟雨凡尘 评诗:
漫漫长夜,无限思量!他乡月亮在水中,故乡月亮在心里!游子一滴泪,乡愁亦晶莹!诗文呈现给读者的,是别样忧郁的美!

一缕炊烟
文/如诗
从院门口到屋内十几步行程
母亲走了一生
那些情愫,孕育盘根与错节
长出根根枝丫
现如今,炊烟已老去
千年的大雪落在母亲头上
像开出的芦花
那棵老柳垂暮之年
还在小村口,天天张望
不用说什么
扯一缕微风,扶摇直上
走出梦境的门
为快乐的源头,增添
生命的慰藉,用移动的雨丝
诠释风景
烟雨凡尘 评诗:
母亲是炊烟,母亲是微风,母亲是老树,母亲是芦花。点点滴滴的情愫,汇成纯净的梦境!有种爱念,扶摇直上,让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象诗一样飘向高处,飘向远方!诗歌意象丰润,诗歌语言唯美!


《华人诗者联盟》
精英团队
总 裁: 如 诗
秘书长: 李彩云
诗歌顾问:
李彩云 庄子蝶一
金楠 周静伟
特邀诗评:
橙石 修哥拾贝
夜梦无痕 陈仕珍
子楚 烟雨凡尘
你的小确幸
现代诗主编:
逍遥 天山雪 小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