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已准备好 走向可以拥有 更多天空 的地方 但是这明亮的 渴望现在 已不能 将我从尚且 年轻的 沃罗涅日山坡 释放到明亮的 全人类的 托斯堪纳拱顶 |
奥西普·艾米里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 (Osip Emilyevich Mandelstam, 俄文: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м,1891—1938),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散文家、诗歌理论家。著有诗集《石头》、《悲伤》和散文集《时代的喧嚣》、《亚美尼亚旅行记》、《第四散文》等。另有大量写于流放地沃罗涅什的诗歌在他死后多年出版。他从很早便显露出诗歌才华,曾积极参与以诗人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的丈夫)为发起人的“阿克梅”派运动,并成为其重要诗人之一。他早期的作品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后转向新古典主义,并渐渐形成自己诗歌特有的风格:形式严谨,格律严整,优雅的古典韵味中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明气息和深刻的道德意识,并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因此,诗评家把他的诗称为“诗中的诗”。
诗人一生命运坎坷,长期失业,居无定所,在三十年代创作高峰时,被指控犯有反革*命罪:1933年他因写诗讽刺斯大林,次年即遭逮捕和流放。1938年12月27日,诗人病逝于辗转斯大林集中营的途中,悲惨地死在远东的转运营。他的尸体和其他的死者一起,都像劈柴一样,被堆放在劳改营的墙边,然后成批地用车运出去,葬到营地的坑里。直到次年1月30日,他的遗孀娜杰日达收到邮局退回的包裹,才知道丈夫已离开人世;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无端捏造其罪证的巴甫科夫却于当天获得作家勋章。
曼德尔施塔姆病逝后留下大量作品,诚如他自己所说,他的诗是他“最后的武器”,支撑着他完成“为人”的目标,人的尊严、人性的自由的体验与实现。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这一代人的悲剧。关于自己,在《我在天空中迷路》一诗里,诗人写道:“你们不要,不要把尖利而温存的桂冠戴到我的头上,/你们最好把我的心撕裂,/变成蓝天上一段段碎音……”在俄国诗歌的谱系中,他是最另类的一个,阿赫玛托娃对他极其推崇,布罗茨基则认为曼氏比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1928-1973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被官方打入死牢。1974年,他的选集在前苏联一经推出,立即销售一空。

(为什么不?)我会找到那把古老的斩头斧,在树林里。Anna,Rossosh and Gremyache——*诗人因为该诗于1934年5月被捕,后流放到沃罗涅日,最后死于集中营。

351807691@qq.com
瓶盖猫 (自由诗人琉璃姬)
【小酒馆诗人】
平易 自由 兼爱 公义 真性情 容错 体温 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