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1)
听到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有点莫名其妙。年轻的朋友更是一头雾水。
是的,“毛板船”这个名词确实有点陌生。但这种曾经的被我们湘西南老百姓称为“巨无霸”的内河运输工具,千真万确是曾经撑起了我们这个偏僻山区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一片天的主力军。
有朋友要问,这种作为河道主力运输工具的毛板船,为何就像一杯水泼在三伏天烈日暴晒的沙砾上一样,瞬间就蒸发得无影无踪了呢?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这中间有许多辛酸甚至是传奇的故事,有闲工夫的朋友就等我娓娓道来吧。
很多年以前,一次在翻阅资料时偶尔看到了一篇有关毛板船的文章,说那种船曾经在我们的资江河里随处可见。
说这玩意儿有好几丈长,高出水面一丈多,能装载100多吨货物,行驶在并不算太宽阔的资江河面,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巨无霸的高楼。那些生动的描述一下子就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就想,等有了机会,一定要去寻找毛板船,了解它的前生后世,来龙去脉。寻找毛板船的念头就是这么冒出来的。还因为她与太多太多的故事有关,有许多还是传奇故事。甚至还有些算得上是神话故事。
还有的则是与我童年的美好记忆紧密联系的。一想起童年那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心里就暖暖的,甜甜的,还有那么一絲絲酸酸的。

可是我压根儿就没见过毛板船,更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儿,是个什么玩意儿。
毛板船,作为邵阳一种古老运输工具,依托美丽的母亲河——资江,把湘西南丰富的农副产品,竹木、桐油、皮纸和煤炭运往洞庭湖,运往长江,走向全国和世界,曾经是宝庆府经济的主要支柱。
可是,据说在1958年之后,因为资江中下游的新化、安化要修建柘溪水库,将大江截流,毛板船失去水路,从此就消声匿迹了。
而我们家是1959年从省城长沙搬来邵阳的,当然是无缘见到这种古董级的宝贝。
当年,我父亲在省军区工作。而他的老战友谢书记是邵阳地委的第一书记。谢书记再三邀请,我老爸就脱了军装,转业到邵阳地委,当了个秘书长这样的小领导。
父亲本来舍不得脱军装,因他年龄大了,提不上去迟早要转业。还有就是他与几位副司令关系都不错。那几位都是老红军,可在那个讲政治斗争的年代,处境都不是太顺利。

一位姓吴的副司令与彭老总是老乡,也参加了赫赫有名的平江起义。庐山会议彭老总被撸了,他极为不平,为彭总抱屈,写了一个电影剧本《怒潮》。
后来这个剧本被八一厂拍成电影,就是那部一夜之间就被江青阿姨怒斥为“大毒草”的《怒潮》,续而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猛烈批判。
如此,毒草电影的编剧也不可能有啥好果子吃。后来就真的被安插了一个莫须有的什么罪名给整惨了。
我老爸本来就与这个副司令关系很好,一看不妙,心想我也走吧。就这样到了地方。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