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五月·沙地行记
图文/李德顺(湖北恩施)
初夏的五月,由恩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恩施市档案馆、沙地乡人民政府主办、恩施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恩施市作家协会承办、恩施州巴文化研究会协办的“沙地著名历史人物和红色文化研究暨长篇小说《话说刘尊五》《民族英雄向燮堂》首发式活动在沙地乡政府四楼会议室举行。
两位向老师均是古稀之年退而不休倾力笔耕成果丰硕,两位教师均是沙地人同写历史人物,讴歌民族英雄,两部长篇小说均由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可喜可贺!





一
我们头顶炽热的太阳乘湖北旅游大巴从恩施市政府出发,在沙地乡政府小青的向导下驱车前行,沿途上乡文化站龙克慈优美的清唱《幺妹住在十三寨》、《土家幺妹带你耍》歌声响彻车里车外,乡长在百忙途中站在车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这一次开启一场文化盛宴,发起对土家族历史名人文化研究的热潮,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文化,再行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成果在沙地将史无前例如火如荼,至关重要,第一站是前往花被村参观向燮堂生活旧址和墓碑及沙地天主教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沿沙地花被前行龙角私田,它位于清江河下游,海拔适宜,初夏的温度暖和融融,热气腾腾,可是大巴在村组公路难以到达目的地。我们在”恩施作协文化轻骑兵”的旗帜下,徒步参观向燮堂生活旧址、墓地、墓碑。
自不用说,乡政府调集小车将我们接回,第二站参观“沙地天主教堂”后在紧邻教堂下的沙地乡政府四楼会议室聆听《话说刘尊五》作者向敏老师、《民族英雄向燮堂》作者向彩源老师的创作感受及首发式,会议由党委副书记袁勇、宣传(统战)委员熊璞主持,外宣办及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参会。到会近四十余人,座无虚席。
恩施州电视台记者冯本旭全程摄影报道。


二
《话说刘尊五》作者向敏老师尽管古稀有三,风采依然,讲到刘尊五,同是沙地柳池土地堂人,他义愤填膺振振有词:
刘尊五在恩施东乡(沙地、红土、新塘、三岔)久负盛名,民国六年(1917年),其不满贪官污吏、豪强地主的欺凌,依靠汉流帮会,效法梁山好汉,组织贫苦农民举旗造反,于土地堂以结伙学戏为名,接纳各地汉流兄弟和穷苦百姓,立官口、设香坛,发展秘密武装,进行劫富济贫等活动,提出”打开施南城,兄弟们共坐天下”豪迈誓言,口号铿锵,自治土炮、火药、锻造刀矛。冬月进攻恩施时,因内奷破坏,攻城失败,死伤二百余人。
刘尊五不甘示弱,余部撤至新塘城墙口、大溪场、建始五花寨一带隐蔽活动。当时县衙组织人马,纠集地主武装为彻底消除刘部威胁,进行搜捕清剿,悬赏缉拿刘尊五。
刘尊五率部浴血奋战,寡不敌众,遂撤往鹤峰,转至湘西桑植、川东奉节一带,其间他的妻子和不满周岁儿子被素有深怨的恶霸三叔刘登鹤杀害。
民国九年(1920)初,刘尊五回到家乡,以新塘山花嘴呐喊洞为据点,待机复仇。后靖国军第二师某营长焦某率3个连兵力围剿3个多月未能取胜,后改变主意引诱刘部60余人出洞交枪履约。焦绞尽脑汁变卦,回城途中枪杀刘部35人,其余连同被链子穿锁骨而且捆住手脚用独杆穿过手脚抬着刘尊五一起押赴恩施东门刑场处死。
向敏老师追思同乡,眉头紧皱,鉴于刘尊五这一民族英雄在东乡广为传颂,于是他萌发了用小说的表现形式决定把家乡的名人轶事记录下来,对于只读过八年半书、种过十三年地、教过三十年书、做过五年生意的他来说,克服家庭贤妻患病和个人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的困难,退而不休地走访那些健在和知晓刘尊五生平点滴的老人,听取相关述说并到档案局查找资料,得到了书香门第小向和档案局张局长的极大支持,于2015年岁末年初仅二个半月时间完成了长达三十多万字的长篇章回小说《话说刘尊五》,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中肯的建议和修改意见,终其被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可喜可贺!用曾任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传奇书局主编池的代序《一幅壮美的土家族原生山水风土人情画卷》是为经典概括!

三
历史小说《民族英雄向燮堂》作者向彩源老师出生英雄那如诗如画的家园,听着《十唱向燮堂》的歌声长大、听着英雄的故事铭刻于心,苦思冥想要以历史之真、艺术之实来认真创作历史人物形象,怀着满腔激情和义愤书写向燮堂跨越39个寒冬酷暑的传奇人生。
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七日,天主教法国主教德希圣带人到沙子地巡视寻衅滋事,无故凌辱当地农民向元新等,激起众怒。土家人向燮堂率众据理抗争,愤怒之极,挥泪掣出腰刀一气之下干掉德希圣、德希贤和教民等7人,这就是向燮堂杀洋人震惊中外的“施南教案(向燮堂案)”。
史称”施南教案”事发后,湖广总督张之洞调大军搜捕乡民,沙地父老乡亲受连累被抓,受尽酷刑拷打。向燮堂避祸于乡邻,为救乡邻挺身投案;庭审时挺立不跪,义正词严怒视监审的荷兰教士田国庆,义无反顾地声称那七人是他所杀,好汉做事好汉当。
1904年9月15日,向燮堂昂首挺胸高唱南剧慷慨赴义,彰显土家汉子的铮铮铁骨,维护了民族尊严;有力地打击了洋教势力的嚣张气焰;用鲜血写下了反抗列强侵略的光辉一页!
9月30日,清政府代表与法国代表签署丧权辱国的《恩施教案义结条款》。
1905年天主教宜昌教区用"施南教案"中国政府的赔款修建了位于距恩施州城约70千米的沙地乡沙地镇一座小山上的沙地天主教堂。1911年比利时籍传教士再度扩建。

四
时隔百余年,我们目睹以小山以河流溪沟自然为界的沙地天主教堂,只见山上林木葱郁,环境幽静宜人,山下保存着当年民族英雄向燮堂率众杀洋教士的小桥(今为"民英桥"),在教堂前思绪万千,魂牵萦绕,民族英雄向燮堂应乡民所求“大哥出头”、“洋人欺人太甚,把他们搞哒算哒”的怒吼声如雷鱼贯耳响彻云天;仿佛看到向燮堂将酒碗往桌上用力一顿、“搞哒就搞哒”的方刚血气、立马横刀劈头斩杀洋教士的英雄气魄展现在眼前;仿佛听到向燮堂敢于和列强拼死一战高唱南剧走向刑场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景!
《民族英雄向燮堂》作者以赤子之心书写故乡灵山秀水,独具土家族的魅力所在是因为风土人物、民族英雄彰显民族气节,给人让家国情怀更好的传承,勿忘历史,浴火重生!
时隔百多年,穿越两个世纪,我们来到英雄的墓前,民族英雄“向燮堂”三个大字赫赫有名,耀世醒目,正如市作协副主席胡胜诗云:
正义之剑悬于英雄静息的塔尖;
寒光,可断清江之水,专横跋扈洋教士的头颅和历史的烟云;茔边,劲竹拔节之声,有施南教案愤怒的回响;
走近一些,可闻到义士舍身赴死的腥味;再近一些,可触摸如铁的赞词;
英雄的头颅与骨骼,在我贴地的双膝间,正在发芽!

五
1988年9月恩施市人民政府将“向燮堂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场所,因此 沙地天主教堂是恩施市迄今保存下来的少有的建筑规模较大、现状完整、原貌依旧的西式格调的宗教建筑。这里,1904年发生过轰动清廷的"施南教案"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英雄精神的重要基地。

六
首发式上,出生在柳池土地堂的刘尊五家族代表刘美忠、刘兵,出生在花被龙角私田的向燮堂第四代后裔向必学分别对这两位民族英雄凛然气节、慷慨赴义而被斩首于东门河坝的悲壮历史进行了讲解;章回小说《话说刘尊五》作者向敏老师、历史小说《民族英雄向燮堂》作者向彩源老师分别对其两部小说的创作经历进行了回顾;湖北地方志专家库成员张思楚《从史志角度辑录沙地历史人物(事件)及其历史背景》分别对向燮堂、刘尊五两位民族英雄的相关文献、史志记载进行研究考证;与会的专家、学者、作家、巴文化研究会等十多名代表作了专题发言,且是民族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色文化应传承,壮美画卷翰墨香!

七
沙地著名历史人物向燮堂怒杀洋人、刘尊五率农民起义是清末明初的两个民族英雄,今古传奇,名不虚传;沙地红色文化是一片富有诗意而能激发诗情有着发展厚重的文化沃土;我们深信在沙地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讲好沙地故事,弘扬民族精神,让沙地三面环水更清,一面环山更绿,且随“青云崖景区”的开发、“沙地天主教堂”的开放,新型的沙地人更杰、地更灵!
2021.5.8.于沙地

作者简介:
李德顺,湖北恩施人,中师毕业,小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市作协会员。曾有作品《秋风萧索入梦来》入选世界汉语言文学作家精品文库,多篇散文、诗作被《北京头条》等十多家媒体选用,生命不止,笔耕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