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北京站(2)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北京站之二
昨天,我们侧重阐述了北京站的地理位置、建筑规模和一组又一组惊人的数字。今天,我们侧重从历史沿革这个角度做一些有限的探寻。
前面提到过,早在清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的时候,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始建,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清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的时候,正阳门东车站建成通车。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沿用此名称。
我们注意到,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间到了1949年的9月30日,正阳门东车站正式改称为北京站。
北京站
为了纪念和庆祝共和国十年华诞,1959年1月20日,北京站新站开工兴建,原址被拆除。至此,北京站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车站。
历史迎来了新的起点,1959年9月13日到14日,北京站新站建成之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新建的北京站,并亲笔题写了“北京站”的站名,进而一直延用至今。
时间到了1976年,北京站客运服务设施开始了现代化的改造,其进程之快、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据有关资料介绍,相继建立微机制票、电视监控、行包自动检斤、制票、查询、无线通信、自动广播、引导揭示、自动查询、自动检票、计算机管理等系统。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当时的现代化程度。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时间到了1980年的12月,北京站创建多经系统,分为多元经济和集体经济。1998年5月-1999年9月,铁道部和北京市实施北京站抗震加固大修改造工程,提出并实现了"风格依旧、面貌一新、功能齐全、科技领先"的构想。可以说北京站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北京站各方面的建设水平和能力,2004年4月,北京站开始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其工程进度之快、其规模之大,都是令人瞩目和众所周知的。
时间到2008年的6月,也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前夕,北京站首次挂上了英文站名。到了2012年,北京站被列为北京市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这一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客运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设施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从2016年2月4日起,北京站在全国首次启用了自助验票通道,持二代身份证和蓝色车票的旅客可以“刷脸”进站。无疑,这不仅是铁路建设发展的进步,也是时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