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喜欢开车,准确地说是不喜欢封闭性车型,以至于我都怀疑自己有密闭空间综合症。尽管从小就知道英语和驾驶技术是必会技能,现在英语会不会也不重要了,可是驾驶技术的确很重要。
于是,三年前咬着牙报名了驾校,交了学费。科一的驾驶理论知识考试,对于一个理科生出身的我,确实是小菜一碟的事,很容易地就通过了。可能是心理排斥作祟,也由于要去外地一段时间,第二年,又遇疫情防控,也就拖到了现在。
车我会开,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以及汽车,都是自己在师傅的帮助下学会的,也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尽管我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各种执业证件成了硬性要求。就想着把驾照拿到手的好,否则无照驾驶是件很麻烦的事。更是上升到违反法律法规的层次了。
那就老老实实地去驾校找教练一项一项地练,一关一关地考试就好了呗。然而,最让人生气的就是在驾校学习期间的事儿。对于想拿证的我们来说,实际操作技术水平如何,要考试过了合格,拿到驾照本本才算数。
尽管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也情有可原。但是,大多数的教练员不是在安慰学员,认认真真地教学。而是想方设法地吓唬忽悠学员,让学员们额外交费补加学时。让学员们瞬间变成了可以薅羊毛的羔羊!
我的应对科二考试练习,起初是一个年轻教练员,在忽悠我多交几百块钱的补加学时费无果时,要求我写下保证书:保证五次考试不过,与他无关。我是不认为自己是那么蠢笨的人,就刷刷刷写了保证书,签了字,按了手印,跟上刑场的人写的认罪书一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签下保证书之后。年轻教练员每天只安排我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上车检查、熟悉、热身,还没有练习一把,时间就到了。这不是变异的小鞋子吗?我在第二天毫不犹豫地找驾校要求换一个教练员。这次的是VIP教练员,一位东北汉子王红国教练,人很直爽,没事总喜欢盘个核桃把玩。例行程序加课时无果后,每天给我安排30分钟的练车时间。这点儿时间对我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就一天天地练习了下来。后来,熟悉了也就成了朋友,半师半友了。打小就独立性极强的我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就邀请教练员和他的朋友们吃了顿饭,喝了一场小酒。人情往来,我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说一下科二考试,在网上交了考试费以后,为了确保考试顺利通过,在考试前一天,号召大家去考场模拟考试,当然需要交几百块费用的。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和教练成了朋友,就不想花这点冤枉钱。教练还是让我那天去跟着打了个酱油。本来是17号考试的,结果考场上午断网一个多小时,下午又断网一个多小时,二百来号需要考试的学员,这一耽搁使我等到晚上7点也没有上车。
就只有几十名没有考试的学员改签到了27号,这天一大早去了考场,因为是改签的,所以优先考试。我比较顺利的进行了考试。谁知第一项目倒车入库,就听到了车载电脑里播出的车身出线,考试不合格的语音播报。只有开回原点,开始第二次考试,我给监考员说,倒车镜参照点不对,我怎么考?监考员说:你会不会自己调?我说:没有参照点我怎么调?监考员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我没办法了,就请求教练员帮忙,我把车头对着路上的水泥逢,让监考员告诉我,我记下倒车镜和水泥逢的距离,确定了一下参照点。第二次考试,就顺利的一把通过了。成绩合格后,给教练顺带了一瓶好酒,就开始准备科三练考。

在给王教练聊天中,他告诉我:因我没交模拟考场费,又是一次性通过的,害得他被驾校罚了两百块钱。我自然知道其中的缘由,就笑着说:你可以去申诉嘛,哪有教练不希望学员通过考试的?呵呵…
科三教练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年轻教练员。拿着我的手机,三下五除二就帮我交了考试费,定下了约考时间。可是明天就要路考了,除了三天前的一次灯光教学,就没有上路练习。昨天晚上打电话给我说:你直接考试吧,没有交六百的模拟考场费。我就纳闷了,我都不知道这事儿,应该是听说了我不会花冤枉钱的。但是,科三就没有路上的练习吗?不管了,反正也会开车,明天应考就是了,大不了再补考呗。
还好我的朋友贺光冲有一辆手动档面包车,他是老司机了,三年前和我报的一所驾校。也拿到了驾照,告诉我得模拟一下路线,方便顺利通过考试。于是我俩就开车去了考场,在和门卫师傅聊天时,知道了兼职陪练的司机,就花了一条路线50的费用模拟了一圈儿。
一次小小的驾照考试,让我惊讶的是,短短几十年就沧海桑田了。教育上的私立补课班遍地开花,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补课班也是琳琅满目。医院也是先交费各种检查再看病,好像下馆子吃个饭,也要先交钱了。等等等等……
我们的经济是繁荣昌盛了,可是无形中一切向钱看,也慢慢地占据了我们的思想主流。老祖宗的谆谆教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怎么就成了可悲的笑话,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呢?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定居河南省会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