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庆余简介:
现为中国榜书协会会员
国宾礼书法家
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原北京市海淀区书协副主席
天津书画艺术创作基地主任
天津书画学术研究会院士
天津书画基地书法教育委员会会长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天津瀚海专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天津君安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艺术家沙龙兰亭分会副会长

短歌行
原文对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注释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短歌行作品细节赏析








王庆余从事书法研究有50余载,对乙瑛碑、张谦碑、曹全碑、邓石如篆书十五种碑体都刻苦研习临摹过。并有个人书法艺术风格。在全国第九届篆刻展中楷书组、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中行书组入展并获奖。从事书法教育20余年,培养书法爱好者3000余人。先后多次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重庆、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美术馆,先后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1979年就在天津日报等各大媒体刊登过,并多次获得全国书画大奖。天津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多次做过专访道。
深入对古人的思考与探索,唯有洞见古人精奥,方能得古人三昧!王庆余经过系统专业的高校书法学习,对历代不同书体均有涉猎,又从事书法教学,对传统书法的技法学习和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广度。
其行书则取法何绍基而后上溯颜真卿三稿,得其圆融、苍浑、开张的气质,并研习二王一脉如米芾、王铎书风,追求精到、雅逸、清刚。王庆余先生行草书书写,字势欹侧,流畅高古。既追险绝,又复归平正,以性情寄托笔画的使转,章法简洁明朗,笔法苍健洒脱,透出力度。
王庆余老师的楷书作品不生硬,不做作,如风舞柳枝。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笔速和节奏的变化,在行笔伊始,节奏就愈如跳荡,在作品中表现出枯涩,燥润,浓淡,虚实的变化,作品中透出浓浓的书卷气,扎实、法度森严的唐楷和“二王”功底使其对字的点画和结体有着极深的造诣。碑帖结合,互为生发;用墨大胆,奇趣横生。这是只有文化修养的厚积薄发才会呈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