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303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385期
欢迎做客中华诗经阁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灵魂回归的方式
铁裕
灵魂的回归始于我名落孙山,小住乡村的那段日子。
在几十年前,我参加了高考,可平常就不喜欢读书的我,考得一塌糊涂。等高考分数下来,我感到奥恼、羞愧、自卑、难过。我的情绪十分低落,无脸见人。
我像个打了败仗的逃兵,悄悄去了中营外婆家。
这里山高、林深,河弯、沟曲。是我童年的摇篮,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可这一回,春天的鲜花、绿草;盛夏的鸟鸣、蝉噪;秋天的阴雨、落叶;冬季的光秃、荒凉,使我感到失望、苦恼、不安。
无聊中,我想到了读书。将手头的几本书读了几遍,就没有可读的了。我就到村里去借,可在农村,谁有雅兴藏书呢?一天,外婆给了我几十元钱,叫我进城买套衣服穿。因为从城里来的我,早已成了一个土著人了。
进城之后,我落魄似的漂泊在街上,思忖着进哪家服装店。突然,一家书店引起我的注意。我不由自主的进去了。
这里有纪伯仑、泰戈尔;有叔本华、柏拉图;有康德、亚里斯多德;有大仲马、巴尔扎克;有泰戈尔、普希金;有鲁迅、巴金;有林微因、张爱玲……我看着看着,心砰然跳动。
我感到一股巨大的磁力把我吸引住,阵阵浓郁的书香弥漫着,我仿佛在与贤哲们的心灵对话。于是,忘了名落孙山的自卑,忘了满身土气忘了穷酸卑微。把几十元钱全买成书背回外婆家。一些人挖苦和嘲笑,打击和讽刺我。但慈祥的外婆很理解我的心情,她说:“读吧,你会有出息的”。

外婆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鼓足勇气认真的读书了。
乡村的白天很静,没有喧嚣、轰鸣。我在树荫下一坐,便是几个小时,让心灵在书中放浪。但乡村的夜晚是黑暗的,我只好在昏暗的油灯下苦读。夜深人静,我那苦寒的灵魂,仿佛从荒山野岭回归了。
买来的书读完了,我就徒步走几十里山路进城,去那家书店。有时因书太贵买不起,就蹲下来看个大半天。店主倒也开朗、通情,只要不偷不毁,他是不干涉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成了这里的常客。这是我一段辛酸、苦涩,饥肠咕咕的读书生活。每天走几十里路来读,又要走几十里路回去。
后来,我从农村回到城里,在一家不景气的企业搞收发工作。因为工作较轻,又是一个人在个办公室。因此,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写作,能使自己的心血变成铅字。
一想起我的读书、写作,我总忘不了那段往事,那家书店。一天出去散步,发现那家书店变成了美容店。我感到那招揽生意的美女图十分可憎,那眼睛似幽光在俘虏着行人,那双手似魔爪在扭曲 着人们的灵魂。
读书,是灵魂回归的一种方式。书店没了,不知有多少灵魂又要迷误、茫然、流落。我不禁伤感起来。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韩博石 毛恒昌
总 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古风部 在水一方(师静斋)
格律部 循规蹈矩(金唐松)
词曲赋 百家争鸣(宋远行)
新诗部 顺其自然(王佑德)
散文部 钟灵毓秀(李江涛)
小说部 源远流长(钟国富)
杂文部 心有灵犀(章自然)
音频部 先声夺人(古月仙)
美编部 桃之夭夭(任静好)
—————————————————————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