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笔者应邀到河南省新安县龙潭峡景区考察。在随后为该景区做的策划书中,笔者概括性地指出:“龙潭峡”三个字,正好显示出龙潭峡景区的三大文化:龙文化、潭文化、峡文化。
“峡文化”即地质文化,景区有亿万年前的古海底沉积遗迹,建有地质博物馆;“潭文化”即水文化,景区多有水潭、瀑布,成系列,具特色;“龙文化”,景区有基础,但相对薄弱,需要打造、提升、凸显,并使其与峡文化、水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当笔者把这样的概括讲出来时,该景区的管理人员不免惊叹,说:“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龙潭峡三个字熟得不能再熟了,却从来没有这样概括过,庞老师真是高人!”
在“沿线龙观”中,笔者为该景区策划了二十多个项目,其中多有独特性的发见。如“天书石龙字”:景区原有被称为“石上天书——一人一石(或‘一人一万’)”的景观——在中厚层石英砂岩的层面上,有薄层状的泥质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崩塌暴露地表,在差异风化作用下,一部分风化流失,一部分残留下来人所形成的图案。笔者在“一人一石”(或“一人一万”)四字下,又发现了一个繁体“龙”字。这个龙字,在似与不似之间,耐人寻味。笔者说,这个龙字是大自然的赐予,殊为难得,建议将其放大,以彩漆勾绘在与天书石相对的石壁上。这件事也让该景区领导和员工们惊叹:“庞老师太厉害了,我们把石上天书看了这么多年,给游客也讲了无数遍,而这个龙字,就是没有跳到眼前来!”

(2009年6月)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