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切 为 了 战 友 的 生 命
🌹——刘友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釆访录
文/潘安兴
🌹我有一个久违的计划,釆访对越自卫反击战参加者的文章,填补这项题材写作的空白。区军休办涂光伟主任的联系,牵线搭桥,提供了机会,让我如愿以偿。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当兵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是时代的普遍认知。
🌹刘友生,这个1952年出生的人,在研子刘冲湾长大。一个农民的孩子,滠水哺育了他的朴实忠诚。而父母亲都是土改积极份子,母亲还担任过乡的妇联主任。红色基因熏陶着他,奠定了基础,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
🌹从戎的梦想在1972年实现了。他很幸运,所在的部队,有着光荣的历史,曾是北伐战争时号称“铁军”的独立团。从这支部队走出了叶挺、林彪、杨得志、张万年等著名将帅。

🌹初到军营,一表人材,白面秀士、风流倜傥的他,凭借着这个优势,新兵训练结束,就分配到了团部卫生队。
🌹别小看卫生队是一个非战斗单位,“又红又专”的标准,外鲜于表,内秀于技的“含金量”苛刻着每一个成员。
🌹进入行列,学习是使自己走向出类拔萃的不二法门。他想到自己文化基础差,贪婪地读毛主席的书,顽强地主攻医务专业,比别人付出更多。早请示、晚汇报锻炼了他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业务考核催促他下苦功夫,名列前茅。
🌹追求进步,争创卓越。入伍的第二年,就入了党,可谓“进展迅速”。五个春秋的轮回,他从卫生班长、排长、到连副指导员。一路上,算是顺风顺水。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1979年2月15日,所在部队奉命从洛阳调往凭祥,训练了20天,就上了前线。按照部署,执行穿插任务。
🌹越南是中国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徒弟,凭借着中国援助提供的大米,修筑了很多碉堡类的防御工事。公路沿线都埋下了地雷,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在深山老林中穿行,随时随地都会碰上对方小股部队与老百姓的突然袭击。
🌹当时,我们的后勤保障与医疗䃼给都很落后。各参战部队釆取临时措施,每一个团由广西老百姓组成的400人的担架队,400人组成的弹药输送队。每一个连配1名向导带路,1名越语翻译,由华侨担任。
🌹为了轻装前行,每个战士背上多带弹药,少带粮食,以土豆、芭蕉、甘蔗充饥。釆取白天进攻,晚上退回。住在猫儿洞,时常有旱蚂蝗这样的毒虫骚扰。仗打得非常顺利,取得了四战四捷。部队减员很大,在穿插过程中,有的一个连队就牺牲了16个人。
🌹短兵相接的战斗,悲壮的一幕幕,不时出现。湖南长沙的新兵吴建国在近战中,抱着越南兵跳崖,上演狼牙山五壮士的再版。
🌹团卫生队的救护排主要任务,是专门抢救伤员。卫生队4个班60多人,全员投入战地现场抢救,不分昼夜的釆取紧急措施,进行临时应对包扎。根据轻重程度,迅速转入野战医院。对着血淋淋的战友,亲如兄弟的手足,每时每刻都绷紧着神经的人弦,从死神手里争分夺秒,抢回战友的生命。
🌹在短暂的1周作战期间,从他们手中接受救治名伤员,一个班的医务人员,就救治伤员86人,全排不到5天,接纳伤员就达到了2000多人,创下了医疗的最高纪录。承受的医疗工作沉甸甸的压力,忙碌的程度,可想而知!
🌹战时超常表现,获得了上级首长的认可,救护排荣立三等功!作为军人的荣耀,载入部队的史册。

🌹打1号高地,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争夺进入白热化,我方几次进攻,都没有拿下来,处在胶着状态。
🌹救护排上了火线,一个1977年入伍的战友踩了地雷,队长简洪洲上前掩护,也负了伤。当时我急忙跑上前,实施抢救。
🌹不料,对方连倾泻了60多发炮弹,把我的右小腿炸飞了,肉挂着摆。动脉主管断裂,血如高压水龙头喷涌而出……
🌹剧烈的疼痛,撕心裂肺。他极力控制自己保持清醒镇定,浑身无力挣扎着。从来背包药箱器械包里拿出剪刀,狠命地壮士断臂,剔除那残碎的皮肉。
🌹约40分钟后,队长陈宝树带着担架来救。一看情形,都哭了。他问感觉怎么样?刘说,痛得受不了,打杜冷丁(即麻醉药)吧。在这个时刻,刘还关注战友的生命安全,对陈说,我们屁股后还有一颗地雷,你们一定要小心……
🌹陈队长见他口吐白沫,眼睛上翻现白珠,目光已经黯淡,一下子昏过去了,心里一紧,让大家把他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赶紧连呼:“快,快,快!”

🌹几经辗转,由专门救护伤员的应城156医院负责,送上铁路故护伤员专列,拉到玉林183兵站医院外一科。在医院里3天四夜,取弹片大小四次手术,两次输血,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知是上天的冥冥庇佑,还是生命的自信,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方才苏醒,睁开了眼睛。
🌹炸伤的创口,很容易感染细菌,引发溃疡。必须进行手术,高位截肢。医院告诉了他,即将釆用的医方案。对这样的医疗干预措施,太残酷了,他不能接受,坚决要求保留关节,便于以后的生活。专家们会诊,几经慎重考虑,尊重他的意见,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一个苏秦的女医生,杏林世家,拿出祖传秘方。洗净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釆用白糖灌进创口内部,5天后竟然奇迹般的愈合,让人惊叹不已!
🌹躺下病床上,浑身动彈不得。那些年轻的美女护士,精心照料着他。她们不厌其烦的端茶喂饭,脸上带着春风笑靥如花儿,端屎端尿的全程服务。
🌹卧在床上,防止裖疮感染,医务人员操碎了心。男女有别,洗澡却是一个尴尬的事情。护士马祺荃,每天背着他去澡堂,纤细的身材,累得大汗淋漓。

🌹帮他脱下全身的衣服,赤裸裸的在女性的视线中,让他多么害羞,好难为情啊!处在左右为难的状态。见此情形,马护士开导他说:“把我当亲姐姐,不就行了吗?”天真无邪的圣洁,让他茅塞顿开,恭敬不如从命。
🌹主治医生张主任,更是关怀备至。从医疗到饮食,全程无微不至。倾注了慈母的心肠,把他当作亲儿子。按照伤员的病情,在家做好荤素搭配,还将西瓜皮配套,开胄解渴。送到病床前的那一份温馨,超越医务人员本职工作的范围,感动让人一生难忘。
🌹玉林当地的老百姓,黑壮支系的乡亲们争先恐后来慰问伤员,带来芭蕉、香蕉、椰子、猪肉、鸡蛋。管理人员拦都拦不住,只求表达一片心意,不留姓名,转身离去。医院走廊堆满了军民的深情,衷心的祝福,早日康复!
🌹这就是中国军民的鱼水关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多好的中国老百姓啊!谈到这里,他眼眶里噙着泪花。
🌹从踏出国门的那一天起,所有的指战员停止与家人的通信联糸,这是部队纪律。负伤后,在病床上口述,请护士代笔,告诉了自己所在位置183医院。

🌹父母收到信,让他寄张照片回来。他便乔装掩饰一下,在医院花坛上留影。老人很高兴得到回声,也生疑窦。心里咕噜,是儿子在骗我们吗?
🌹先行归国的战友,到他家看望父母,透露了信息。告诉了家人他腿受伤的梗概,重要的情节,隐略未展开。
🌹预感到某种不祥的征兆,袭上二老心头。他们心急火燎,立即带着儿媳,风尘仆仆赶到了玉林183医院。当医护人员告父母的到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亲人千里相逢,目睹着现实。母亲上前一摸,儿子的右小腿没了,顿时晕倒在地……父亲看到了无尽的伤痛,捶胸顿足嚎嚎大哭……
🌹在医院住了半年,前线的战斗还在继续,他思念生死与共的战友们。医院床位紧张,他了如指掌。按照疗程,还需一段时间观察。时不我待,1979年9月21日,主动申请出院,把宝贵的医疗资源让给更需要的战友们。
🌹为了战友的生命,血与火的履历,神圣在字里行间。记三等功、二等甲级军队干部,五彩光环笼罩着峥嵘岁月。
🌹挥手与军旅生涯告别,34岁卸甲归来,有着无限惆怅,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归于平静。不变的是初心,党啊!永远是您的忠诚战士!燃烧的激情,他心里默默的暗许。
🌹军人,血总是热的。最初四年,极尽所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做些公益活动。在长轩岭、石门、研子、蔡榨帮同学、战友做些力所能及,不收任何费用,做医疗机构的义工。
🌹培养优秀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竞争力,父母最成功的案例。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己读书知识跟不上他们,却可以为他们掌舵,把握方向。

🌹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如何当好他们的指导员,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尤其是跨过初中时期这道坎,更是煞费苦心。而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的情怀,让两个儿子茁壮,才是他的又一浓墨重彩。
🌹往事并不如烟,刻骨铭心在脑海。每当谈起曾经,他都心潮澎湃,眼含泪水。
🌹军人的本色不改,青春永驻。年届68岁的他,比起与之同时代,比他小的人,显得年轻得多,神釆奕奕,气场不减当年的𣁽梧。我想,这是第二次生命的绽放!
🌹人的伟大,无关金钱权势。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一种视野,一种胸怀,执着的追求,无愧于父母给予的生命,不断超越自己!
🌹明确自我定位,不雷同的抄袭别人的作业,掩去姓名与面孔,让人一看,行藏与风格,立马断定就是某某!形象早己在时空中影响!无形的烫金名片,闪亮在璀璨的星空!
🌹公元2021年5月11日(辛丑三月三十)
🌹于武汉黄陂区前川街桃花村曹家湾35号
🌹潘安兴电话☎️:13397133752




潘安兴老师简介
潘安兴,本名潘兴家,自号木兰山樵。西陵布衣,普陀知客。一九四九年十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当年老三届,经历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辞赋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黄陂诗词学会副会长,黄陂二程研究会理事。《钰山赋》曾获全国征文二等奖。主编有《木兰山诗词集》,著有《龙腾华夏千秋一统赋》、《中华大家庭赋》、《人间万象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