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文|学 第64期(总第458期)
走茶马古道,观民族风情
文 / 任晓伟

茶马古道历来被认为古代重要的经商之道。它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二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我们走的是滇藏道一部分。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今西藏)。
今年4月,在丽江,我们有幸骑马走行了二个多小时的茶马古道,亲身体验了马帮载货走山路的艰辛,学到很多知识,感触颇深。

在丽江乘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茶马古道的马场。一路上,道路两边田野一片丛绿,到处盛开着金黄色、鲜艳的油菜花和绿色蚕豆苗。时而我们看到有些农妇在地里干活,但一直没看到男的干活,清一色是女的在干活。有的铲地,有的施肥,最大的一位农妇约有70多岁在背筐施肥,所用的肥料是松树叶的发酵物。在经过一处村屯时,我们看到每户农家院,门口都堆积这一大堆松树叶堆,经过一冬天发酵,变成春季优质肥料。因为地处海拔3000——4000 米高原,空气新鲜 ,食物无污染,人们喜欢干活,所以纳西族人寿命平均85岁,过一百岁是常有的事。在一户农户家门口我们看到一位长者在晒天阳,我们下车与他打招呼,经交谈得知该长者已105岁,思维很清楚,耳不聋眼不花。大地里的蚕豆苗上长的蚕豆现在嫩时人可以生吃,也可以做动物饲料,过一阵子苗大些可以喂猪,在成熟时可做油炸蚕豆小食品。
纳西族人死后一律葬在大山上 ,墓穴用水泥砖砌成房子形状,建在树旁,因为他们信奉山神、土神和树神。
给我们牵马的纳西族小伙26岁还没成亲。他一路走来一路唱山歌。原来山歌有的也是马帮人创造出来的。他们古时外出3个月至半年,有的是未成家的小伙子,一路上为打发寂寞,抒发情感,他们自编自创出一些山歌、民歌、情歌号子。
在云南旅游,很多导游都介绍说云南少数民族家的男人都不干活,整天在家吸烟喝茶打牌,外边干活的都靠女人。这次走茶马古道,经多方了解,否定了男人都不干活的说法。因为男人一年一次外出,一走就3个月或半年才赚钱回来,回来后为养好身体就休息了近半年的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的纳西族、傣族男人平时也都出去干活了,如开车、上班、牵马,帮助女人干力所能及的事;如女人摆摊售货,男人帮助取送货物等。
在茶马古道的马场经济收入实行的还是集体所有制。每户家庭养马3匹,轮流排号到马场出工揽活,所挣的钱由马场收,统一记账,由村上统一分配,包含分给五保户和无劳动力人家。

纳西族人住的房子结构全是用上等好木材建筑。先用木材做框架,然后也用土、砖垒,一般二层带一个尖顶,房顶是三脚架形。
在傣族村落也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出售商品由村委会负责分发到各户,收入交村上,按销售收入给各户记工分。所售商品有银项链、耳环、腰带、银杯等。价格从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大部分商品是手工制造的。负责接待参观的户,必须有村上选文化水平较高、交际能力强、普通话说的好的小姑娘担当。接待我们的王姓小姑娘20多岁,她就戴一条价值万元的银腰带,据说既能束身又能辟邪排毒,她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有上进心,思想先进,交谈中表示要入党,要当村干部,为大家服务。傣族人以养女子为光荣,有女孩人家盖房子由村上帮助盖,男孩子结婚去别处住,房子归村上收回,分配给无男孩子人家。有一户人家只有3个女儿,特受人羡慕。其中2个女儿被辽宁本溪二个经商人娶走,老两口在家呆着,女儿女婿常开车回来,家房子盖得很漂亮,门口放着2台轿车,一台是自家的,另一台是女儿女婿开回来的。紧挨西邻居门口也放一台轿车,但听说他家人都不会开车。在那个部落,男人被称“毛德利”,女人被称“哨德利”,完全重女轻男,与我们北方完全相反。
据介绍走茶马古道的商人一去就是50-60人,每人负责5—6匹马,每匹马要驮200斤茶叶,一去3个月至半年。走山路也有风险,有的掉下山崖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山道上还留有当年马走的狭窄蹄印痕迹,上山台阶很陡,高高低低,坑坑洼洼,马顺台阶马蹄印前行,稍有不慎会摔下去。一般马队早7:30分出发,中午11:30分休息,到晚上赶到就近驿站休息。他们每人会自带干粮,一种炒饼,能存放一至二个月不坏。在走路过程中没有驿站时自我充饥。可想而知,当年没有铁路、公路,走的只有山路,马帮人要养家以茶易货,以茶赚钱需付出常人所没有的忍耐力,还要冒生死风险。从中我们可以启示出,无论做何事,只要付出千辛万苦,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如今的云南,茶马古道已成为历史,现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经过几代少数民族和汉族人的建设,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经成为祖国大西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祝愿云南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和谐幸福,共创祖国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