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水上乐园
文‖万里船
题记:
乡愁是土生土长的标志和符号 ,而农村村庄周边的水坑就是那个时代乡愁的标识符号之一 。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的中部清苑县,跟许许多多那里的农村一样。小时候,北面村口有一个不小的水坑 ,是把村内街头上流下来的雨水储存起来用的 。它的外形 ,南北比较长 ,南面有一个开口与外边雨水冲刷成的沟渠相连,形似口袋,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北大囊,就是说把这些零星散落的雨水用口袋装起来。可别小看这北大囊,在夏秋季有水的时候,它就是我的水上乐园。无水的时候,它也是乐园。
烂漫的春天人们会到坑边去采摘野菜,观赏野花。炎热的夏季,少年郎们便在水里推波弄浪,嬉戏玩耍,学蛙跳、学狗刨,跳水、游泳,被家长打,被老师罚晒太阳,也无所畏惧。晚上还可以在夜光下看水中那大大的玉盘似的月亮的倒影,在粼粼的波光中,合啦、碎啦,碎啦、合了。满天繁星在天上在水里眨巴着眼睛,听那满池的嘹亮欢快的蛙声。爽朗的秋日里,秋高气爽, 一泓静水,一弯碧潭。坐在水边树下,看着日光和着波光,听着蛙鸣,伴着蝉唱,也会看到蜻蜓在水中点水,燕子在水面掠飞。静谧的冬天大人们在家里边猫冬了,孩子们却在这儿冰天雪地的北大囊的冰面上玩儿得火热……
北方本来就干旱少雨,“春雨贵如油”。有时候夏秋也好不到哪儿去。“大旱之望云霓”,没有雨或是雨量不足,土井里就浇不上水来。土里渴的冒烟,庄稼就打蔫,减产甚至绝收,基本上靠天收的老农更盼雨,所以孤苦无告。敬神烧香,求老天赐雨在旧社会是很平常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而在当时缺水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用辘轳在水井里打水挑水,而许多土井因为缺水断流而不得不被废弃。北大囊形成我期望的水上乐园的时候不是很多 。
枯水季节总有过去的时候,盼星星盼月亮,眼巴巴的盼着的雨也总会下起来,坑里的水也就有机会涨起来满起来。每当雨季到来的时候 ,丝丝雨滴形成涓涓细流,从屋顶上, 从院落里,汇集到街道当中奔流而下,几条街道的水集中到坑里,形成一潭开始浑浊但很快就会清亮的水湾,水上乐园便基本形成啦!
每到下雨的时候,大人们就像过节一样,忙中偷个闲,聚在一起 串门聊天、下棋、打牌,憧憬有个好年景。孩子们更像到了过年的时候快乐的游戏时光,有的人会在路上挖个坑,然后用桶从坑中汲取蓄积的雨水浇树,有的在路口挡个水埝,然后用瓢取积水去院墙外空地上浇菜浇花;更多的孩子们会冒雨疯跑、踩水花、打水仗 。还有人会张口接天上的圣水喝,不用担心打湿了鞋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打的赤脚。
特别稀有的年份会阴雨连绵暴雨如注,大人们的脸上也会升起阴云,为风雨雹可能危害到庄稼而忧心忡忡,而我看着那雷电听着那雷声,让雨水从头上浇到脚下便是很大的享受,盼望 雨量足够大才能够灌满我水上乐园的那个大水坑,我还会在雨中踩着泥泞、踩着积水去水坑边看看,看着水一点点的漫平坑底的沟壑,浸润坑边的泥土,甚至漫过上面的坑沿,我的心情也一起随着这上涨的水升起来,也会随着水面潋滟的波光而心潮逐浪。这时候在这个真正的水上乐园才达到了它鼎盛时期。
游泳,我们这里的方言叫做打澡洗。女孩子们怕脏,尽管这水经过沉淀以后有些清澈,但毕竟是刷街水;又因为男孩子游泳都是赤身裸体,所以就没有女孩子的份儿,最多也就是半神秘半仰慕的在远处偷窥一下。在农村游泳几乎是男孩子们独享的专利。水上乐园凝聚了天赐的雨水,也凝聚起孩子们的欢乐,它像有无限魔力的磁石一样把男孩子们都聚集到一起,让他们在自己温柔的怀抱中顽皮的嬉闹,挥洒他们永远挥洒不完的活力。
雨过天晴,嗜泳如命的人早就急不可耐了,他们从家里跑出来奔向池边,把裤衩一扔,心和身体一下子便扎到了水里。讲究一点儿的 会把备好的两小团儿棉花塞到耳朵里,或者从坑西边的麻地里摘两片麻叶 卷好摁实,塞进耳朵里避免进水 。也有人从坑南边柳树上折一些柳条儿 编成柳条帽遮阳 ,也有人从坑北路对面儿的苇地里掐根苇管儿 换气玩儿潜水 ……入水的花样很多,有走进去的,有跳进去的,有倒进去的,有一个猛子扎进去的,也有顺着自制的土滑道滑进去的,也有被两个人或者多个人抬着扔进去的……到了水里更是各显神通,有蛙泳、狗刨泳,有仰泳潜泳。最厉害的是立浮,在深水里上半个身子从水里露出来,手高高举起,或者表演性的举着自己的衣服 从此岸游到彼岸去。经常会有游泳比赛, 看谁游得快游得远。人多的时候也会组队打水仗,一时间水花四溅、水雾弥漫,掀起滔天巨浪,激烈而又刺激。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捉水面上一种叫酱油虫的东西,这种虫子体型瘦小像钢针,长着长长细线一样的腿 ,静止的时候 它会成群地随水波上下轻轻漂浮,但是动起来特别快,踏水如履平地,我们都叫它“水上漂 ” 有时候觉得他像是在飞。一个人人单势孤是没有希望捉到它的,你要几个人联合得来 ,还要分工协作配合好。即使这样 真正能够成功捉到的情况 很少,酱油虫常常像是在捉弄人一样,看着好像是要马上得手,却又不知不觉从谁的肩头或者是臂弯里悄悄溜走啦,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有兴趣而乐此不疲。我一个外号“鲶鱼”的小伙伴特别受欢迎,因为只有凭着他才会把酱油虫赶到绝境才能捉到。
玩儿的累了冷了就会像鳄鱼一样到岸上晒晒太阳。我常常和小伙伴儿一起在身上涂满青泥,涂成非洲黑人的样子,四仰八叉地躺在热力十足的干土上,又温暖又不会把皮烫伤。缓过劲儿来后聚在一起跳着脚,用双臂夹击肚皮,围成圈唱:锵锵~其锵其,锵锵锵~其锵其。或者拍着屁股蛋子在坑沿上跑 ,边跑边高叫着民谣 :跑~跑、跑辘轳头 、高粱地一眼望不到头 ——;跑~跑、跑高跷、芝麻开花节节高——;黑喇叭虫 ,白喇叭虫,花花轿儿娶小荣儿——小荣儿也许是成人心目中最美的天仙似的美女吧……
暴雨来了,游泳的人和路上的行人一片慌乱,丢盔弃甲,闹嚷嚷乱纷纷的往家赶,我却一个猛子扎到水里,外面是冰冷的雨滴,水里却襁褓一样的温暖……
这个水坑应该很早就有,1963年洪水泛滥过后,人们在坑底捕到很多的鱼,其中以泥鳅为最多。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超常提升。和其他的所有村子一样,这个水坑拍卖给农民盖了新房,北大囊也被这历史的尘埃所覆盖。现在看来它不过就是污水池臭水坑,形象还在不雅的行列 。但在当时 物质匮乏 资源严重短缺的年代,合天地之气, 融自然之妙,它带给人们的充实和快乐是难以估量的。
水坑消失了,农村儿童的水上乐园哪里去寻?让人欣喜的看到好多村子已经建起了新的高标准的游泳池 或水上游乐场。但是由于水坑的消失,农村的排水成为一时的难题,面对雨后街道上污水肆虐的现象 ,有人甚至还建议要重新挖坑蓄水,但时光不会倒流 ,回不去的,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伟大的祖国在站起来、富起来 、强起来之后 ,三农问题不断得到妥善解决 ,农村生活在向好 ,并且越来越好 。以后人们会少一些转苦为乐的回忆了 ,更多的人会盘点快乐 ,几许豪迈,几许感慨,伟大的时代会融入杨万里的诗歌意境中: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简介:万里船(王乐道),保定语文教师 ,中国优秀文化热心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