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利村老支书李淑芳采访记
文/贾凤友
五月八日的清晨,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行三十人,参加了区文联作家协会,职工诗词协会,方圆诗社组织的对农丰镇双利锡伯族村的采风活动。镇政府和村委会,召开了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主题的隆重会议。会上双利村的老书记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我用电话采访了他。
李淑芳,女,锡伯族,一九四八年生人,今年七十四岁,身体不太好,身高一米五左右,其貌不扬,但非常热情,老人很健谈,不知不觉把我带到了她的故事里。
她出生在双利村,小学文化,由于当时家庭困难,很早就辍学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虽然她个子矮,但非常要强,干活从不落后,处处起带头作用。为人朴实,性格直爽,敢说敢做,十八岁就被推选为大队妇女主任,十九岁光荣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九一年当时只有四十二岁的她,家庭出现了变故。丈夫因患胃癌,医治无效,抛下了她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岁,还有治病欠下的一笔外债,撒手西归。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倔强的她,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当时已经分田到户,除了起早贪黑伺候地外,还要做饭养鸡喂猪,还要照顾孩子,里里外外忙的团团转。就这样,在他和孩子的努力下,小日子不但没有垮下来,而且越过越好。不但盖上了新房,还给两个儿子结了婚,成了家。
四十九岁时,被村民选举当上了村长,一干三年。五十二岁时,由于她精明强干,雷厉风行,工作出色,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双利村很贫困,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各家都是土房,还有危房,很少砖房。怎么办?要想富,先修路。大队没有资金,就拿自己家的房照去贷款,多方筹集资金,终于修上了一条水泥路。下大雨时,就带领村领导班子,深入到危房家查看灾情。
关心群众生活,敢刹歪风邪气。村民有困难,她都尽量帮助解决。谁家有矛盾,她想办法也帮助解决,深得村民的信任。由于工作认真,有的不法村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答应,晚上就去砸窗户恐吓。还有的上他家里威胁要钱,但都被她的正义凛然所折服。
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几次被评为县里的先进村,优秀党支部。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身体患上了肺气肿,心脏病和高血压,每天靠服药坚持工作。几次提出辞职,都被镇党委拒绝了,最后把年轻的后起之秀肖国辉培养成熟,才答应她退居了二线。
在退居二线以后,心里始终装着村里工作,为新的领导班子出谋划策,反映村民的实际问题。李淑芳说,“心里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心永远不能忘。现在国家强盛了,社会富裕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坚守初衷,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老人越说越激动,电话里不时传来了一阵阵的咳嗽。采访结束,我被这样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事迹所感动,新时代的楷模不就在眼前吗?


作者简介:贾凤友,哈尔滨市双城区万隆乡战胜村人,高中毕业,中医师。喜欢文学,医学,佛学,易经,绘画。现在是双城区墨香方圆诗社会员,双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楹联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曾在多个刊物发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