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背影 之 中国娃娃
文 / 志在四方

您所看到的这张照片,时常会出现在反映抗日战争中日军暴行的纪录片里。废墟和瓦砾的旁边,一个失去父母亲人的幼儿正独自坐在地上大哭不止。照片虽然没有直接展露日寇血腥残忍的杀戮场景,但仍然给人以极深的心理影响,让观者感到难以名状的心疼和怜悯。使人几乎不敢想象孩子的内心是何等的惊恐。这是一九三七年八月,淞沪会战爆发后的上海。 由于这张真实的照片深刻的表现出了生命的无助和战争的无情,因此它被刊登在了当年美国的著名刊物《生活》杂志之上,被起名为《中国娃娃》。它在美国等西方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它触动了观者敏感的神经,唤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悲悯之情。起到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抗战,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广泛关注和同情的作用。 此照片的拍摄者,是曾经亲历过淞沪战役的著名华裔摄影师王小亭。并且他还救助了这个失去双亲的孩子。照片拍摄的时间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下旬,拍摄的地点位于被日军飞机轰炸后的上海火车站南站。此时正值淞沪会战的初期,中国军队正与驻扎在上海虹口基地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展开逐街逐巷的激战。战况之惨烈,前所未有。 人们从照片中看到无依无靠的幼儿在号啕大哭,感到揪心的难过。这只是那场旷日持久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苦难的一点点缩影。无数的父母失去了孩子,无数的孩子没有了父母,数以千万的无辜百姓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时至今日,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虽然早已翻过,巨大的创伤虽然渐渐平复。战争的幽灵仿佛只出现在史书的讲述和纪录片的黑白影像之中。人们对于当年的侵略者的愤恨,仿佛只在某些图文、纪录、影视或回忆的刺激中偶尔被激起。历史的背影,有时会像远去的行人,渐渐地模糊和消逝在我们视线当中。时间的河流能够冲刷许多印迹,能够抚平许多伤痛,能够模糊许多记忆,能够淹没许多真相。这是时间的优点,它可以让人放下包袱轻装向前。但这也是时间的缺点,它有时也会使人因为忘记了教训而重蹈覆辙。 创伤可以抚平,心中的愤恨也可以减弱,但这历史上极为深重而惨痛的教训却不可疏忽忘记。我们会记住这张照片,会记住照片中这个放声大哭的中国娃娃。反思,是人对于自身过往和历史过往的最好态度。


主播简介:李淑华,乌铁退休工人,喜爱文学诗歌,热爱朗诵艺术,沉醉于诗画般的浪漫诵读中,以此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