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 牛 状 元 故 里
文/牛双成
二0二0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在荥阳十里堡参加拜祖大会期间,让我对牛家历史上引以为豪的牛凤山状元更多了些了解。
牛凤山(1806一1880),字梧阶,出生在今荥阳市高山镇穆沟村。牛凤山少年时代就常听老人说外国人依仗势力,欺负中国人,就非常愤恨,决心习武,立志报国。他从小就跟父亲、叔父习武练射,不论射弹弓,练拳脚,起早贪黑,从不间断。

道光十三年(1833),他在汜水县穆沟村、竹园村等地借钱赴京赶考,中一甲第一名武进士,即武状元。射技比试时,由监考官把一百个小铜钱摞整齐,放在瓷盘中央,由各殿试的武举们试射。条件为:射距一百步,连射击百次,每弹射出铜钱一个,要百发百中,瓷盘要完好无损。在比试中,有些一弹射出三个或五个,有的甚至把整摞钱打翻。轮到牛凤山试谢时,他走出百步,停足挽弓,潇洒自如,他快似闪电,连射九十九弹,弹出钱飞。最后,这震人心弦的一枚小铜钱,稳卧盘心。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但见他的弓背略微一动,弦响弹出,盘底铜钱,微见一闪,飞出盘外,瓷盘完好无损。满殿官宦,包括清帝在内,无不为之瞠目结舌。监考官惊呼:“百发百中,盘中取果″。
过去夺魁考试,除十八般兵器外,还要与虎决斗,以测智勇。而出身豪门或者有靠山的武举,往往买通主考与饲虎人员,以酒或药物将虎麻醉,以便制服猛虎。牛凤山家境苦寒,又无门路投靠,只能靠智勇取胜。监考官一宣告开始,猛虎出笼,虎视眈眈,煞是吓人,在场官员个个心惊胆颤。牛凤山一入场,猛虎一跃,离地八尺多高,向他扑来。他则弓身跨步,在虎腹下窜跃而去,快如闪电,简直让人看不清他是怎样避开猛虎抓扑的。如此十数次后,他在猛虎扑跃的一瞬间,迅疾跃身猛虎腹下,一手紧扣虎脖,一手牢抓虎腹,大吼一声,将猛虎甩出一丈多远。虎一落地,他飞跃而至,一手按压虎头,一手抡拳猛打,直到猛虎呼呼喘气,不再挣扎,方才罢手。监考官高声宣呼:“牛凤山智勇双全,降服猛虎。″

牛凤山状元的历史故事在牛氏家族中早已广为传颂,他的传奇人生,一直引起我极大兴趣。拜祖大会结束后,吃罢午饭,我们一行五人驱车前往状元府,去追思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这里临近黄河,沿途尽现黄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广袤无垠的黄土地、黄色的山丘、山脚下黄土夯实的土坯平房。放眼望去,沟壑纵横、谷深峡幽,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密林深处,不时闪现出酒店、养老中心和一幢幢农家小楼,古老的村落弥漫着现代时尚的生活气息。初冬时节,大多数花草树木已落叶凋零,远山更显得苍劲突兀,散落在山腰间的片片红叶,在中午阳光下红艳透亮,让初冬的山水多了几分艳丽。
大约半个钟头时间,汽车来到停车场,“牛状元故里”一一大门上几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这里位于横岭之巅老犍脊,海拔四百米左右,古时是洛阳东往郑汴官道必经之地,宫殿村东南部明月坡,清道光年间武状元牛凤山的府邸依山而建,历二百年之久,是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远望去状元府,就象悬崖峭壁上的一座古城堡。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凤翅关又叫凤翅城,因山势地形酷似一只凤凰展翅飞翔而得名。状元府就座落在凤翅城下的明月坡,依山傍水,松柏葱郁,小河潺潺,蜿蜒东流,实为聚气聚财之地。外围城墙由大块红石筑成,上下有几十米高,异常坚固。我们绕道东面约三十余米的石坡缓缓拾阶而上,沿途路陡林密,十分幽静,不时有鸟雀啁啾和清泉淙淙,更深浓了这里的幽静。

当我们爬上状元府邸时,都已气喘吁吁。呈现在眼前的状元府遗址,大都是残垣断壁,即便有些房屋建筑虽没倒塌,但也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从遗址能看出府内楼台庭院、曲径长廊都设置精美、互通相连,院内石桌、石椅一些小件物品随处可见。即便如今一些房屋建筑大都损毁严重,依然能看出当年其恢弘的规模和气势。
据有关资料记载的状元府邸,约占地二千六百平方米,主体分四个院落:以“中院″为中心,偏东在上边的院落为“东院”,在下边的院落为“下院”,向西百余米的院落为“西院”。
状元府大门面东而建,门楼富丽堂皇,气势宏伟,楼脊刻龙雕兽,蔚然壮观,门上方青石嵌刻“圣旨”二字,其下耀眼醒目地并排镶嵌着三幅青石竖匾,分别题刻“将军第”、“状元府”、“太史第”金字。进状元府大门,向西约五十米,有圆脊房五间,做客厅兼书房用,穿过客厅,外面有一平台,约五十平方米,夏季既可纳凉,亦可在和客人茗谈心之余,览青山秀水,看小溪东流。二龙戏珠,天然石椅,鲤鱼跳龙门等奇景,皆可尽收眼底。客厅建在窑洞之上,窑内有洞,暗道可直上客厅,门外有石阶便于上下,门外凉台、护山墙均为红石垒筑,险峻异常。
其实状元府有五大组成部分:老庙山将军寨、牛家祠堂、大寨门、寨门外和寨门里,而我们今天游览的只是状元府的一部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牛凤山中状元后,又大肆修建,前后历时四十余年,才具如此规模。

我站在当年规模宏大的状元府这一遗址前,感慨万千,为牛家历史上出个武状元而感到自豪,也为如今状元府现状而担忧。下山途中,热情好客的状元后人们为游人们赠送一个精美的小茶杯以作纪念,让我们心里都暖意融融。也为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为保护状元府所作出的努力而感动。
最近听到好消息,在保护历史文物古迹,重修状元府的呼声里,牛姓家人们集资捐款热情高涨,当地政府也已开始研究筹划建设集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山村生态建设,状元府自然在规划重建中。不久的将来,状元府昔日的规模和气势会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
牛双成,男,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愿与文字结伴,不求成名,只图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感恩在《当代文艺》平台相遇了牛双成老师,我们成了文友。欣赏过牛老师的一系列佳作,他的文风朴实,书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品味真实人生。欣赏牛老师游记《游牛状元故里》一文,读后很感动,通过他灵动的文笔,让我也如亲临其境地参观了位于黄河之滨的牛凤山武状元故里,让我颇感震憾与欣慰。
本文开篇介绍牛凤山(1806一1880)的生平事迹,直入主题。作者以精准精美的语言刻画了牛凤山早年考武状元时的射技比试和与猛虎搏斗的两个精彩又惊心动魄的场面,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作者神奇的笔力把牛凤山这个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如电影镜头一样演绎了出来,让读者大开眼界。
本文釆用了倒叙手法,先介绍了牛凤山生平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再按移步换景方法,以时间地点为序,记叙了沿途及景点(抓重点)记叙所见所闻。描写景物得当有致,既描写了初冬时黄土高原上的广袤无垠、苍茫之景,又突出了新时代富有特色文化的新农村新气象;重点描写武状元府邸建筑之恢弘气势,令游人叹为观止。
文章结尾部分釆用叙议结合,突出龙凤山武状元在历史上的重大功勋,赢得天下人对他永远的敬仰。
本文是一篇有价值的游记散文。感谢作者的精彩呈现,值得欣赏!(点评:吕晓蓉)
欣赏牛双成老师的大作《游牛状元故里》,文中详细勾勒了清朝时期的武状元牛凤山的传奇故事。他,身怀绝技,正义凌然,一腔爱国热血,从小立志报国,努力拼搏,智勇双全。牛老师用两个大章节完成本篇美文。第一章是牛凤山考武状元时,以浓重的笔墨,细致的手法,层层递进描写牛凤山的临场发挥。他以超人的胆量、十分的定力、精确的技术,弓箭一拉,齐刷刷的将盘中一百枚铜钱一一射落,大概所谓的百发百中就从这里来的吧。在与猛虎决斗时,牛老师更是给人一幅惊中出彩的画面:“猛虎一跃,离地八尺,向他扑来,他则躬身跨步,在虎腹下窜跃而去,快如闪电,如此十数次后”,由他发力,“在猛虎跃起的一瞬间,迅速跃身猛虎腹下,一手紧扣虎脖,一手牢抓虎腹,大吼一声,便将猛虎甩出一丈多远,虎一落地,他飞跃而至,一手按压虎头,一手轮拳猛打。”动作迅速雷厉,力量一气呵成,直至降服猛虎。这精彩细致的瞬间,仿佛身临其境,置若当中。很佩服牛老师的文字驾驭能力。
第二章节是探访牛凤山的状元府,一路上入眸的景致也是龙飞凤舞,相得益彰:黄土地,土坯房,沟壑纵横,峡谷交错,蓝天白云下的密林深处,农家小院的浓淡炊烟。勾画出别致的、远离嚣尘的静逸美景。沿着老师足迹,才是状元府的遗址。细节自不必再重复,敬请各位自行阅读。
牛老师观察事物仔细,撰写文章用心,文风行云流水,文字收放自如。拜读学习。(点评:李花满园)
賞析牛双成老师的游记《游牛状元故里》,叙事精彩,细腻如珠,景物描写,恰到妙处,让人神向往之。
作者静静地端坐在时光的一隅,用一支清瘦的笔将岁月的斑斓轻描淡写,给大家讲着牛家历史上引以为豪的牛凤山状元“百发百中,盘中取果”,“智勇双全,降服猛虎”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想象到当年这位叱咤风云人物,在争夺状元的赛场上挥箭挽雕弓,风驰电闪,咆哮怒吼声隆,气势如虹,逞威风。怒龙踏月从容,把酒会天公,一醉书豪放,笑论英雄。鬼斧钟灵毓秀,幻化尽郑州蓬景,状元故里,山青水秀,亭台楼阁,云锁雾浓,叹昔日富丽堂皇不在。观遗址,感概万千:空旷云山,浩瀚雄浑,岁月沧桑,玉尊彩绘,雕梁画栋,汉月唐风,千秋青史,巧夺天工名声扬。夕阳下,心生为状元府现状担忧。盼好消息成真,当地政府已开始研究筹划建设集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山村生态园建设,状元府自然在此规划重建中。相信状元府会重现辉煌,重放异彩的。
我佩服牛老师的文字底蕴丰厚,游记写得棒棒的。同时,我从牛老师的游记悟得了:生命中的缘起缘灭,来来往往都是有定数的。岁月匆匆,喜欢清淡的时光,只想从容地走过四季,坚守着一份素心若雪的心态,在尘世的烟火中学会微笑向暖,不管是秋水长天,还是素雪纷飞,都会持一颗素心,温暖而行,且行且惜。欣赏美文。(点评: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