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屿的秋天
厦门二中初一三班 王若琪
指导老师:叶湘瀚
秋日里的睛空是湛蓝湛蓝的,像是被谁精心擦选过似的。清爽的秋风裹挟着草木气息,拂去所有阴郁和忧愁,心情也随着天气的灿烂而明媚起来。
叶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寻找秋天”,我们像一群兴奋的麻雀,开心地叽叽喳喳,一路叫嚷不停。
走在鼓浪屿的小巷子里,沿着蜿蜿蜒蜒的小路向前,道路的两旁是一堵连一堵的石墙。粗糙的石墙是沉闷的灰色,但趴在石墙上的娇嫩枝叶却绿得晃眼。一丛丛一簇簇的,新老绿叶交相辉映。光影斑驳处,还有不少红中带紫的三角梅点缀其间。三角梅的花瓣格外薄,微风轻轻吹过,仿佛一双无形的巧手轻抚花叶间,满墙的三角梅更显妩媚了。
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洒在花上、叶间,洒在石砖上、瓦片上,给所见的一切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我们向前走着,随后洒下的欢声笑语也如一束束阳光。虽已是秋天,但小岛却四季如春,生机勃勃。
走出小巷,我们到了一处平台,上面赫然写着“笔山公园”四个大字。从左侧走下石梯,各类健身器材与花花草草便映入眼帘。环视一周,那里有边缘带刺的叶子,我却叫不出它的名字。还有,那叶片大得像一把大扇子的,又是什么植株?它们勾起了我的兴趣,正准备走近仔细端详,忽见一对花蝴蝶飞过,在丛中来回穿梭着,与上下飞舞的落叶一起充当秋的舞者。仔细瞧,一只花猫正踮着脚从灌木间轻巧地穿过;再仔细听,一只只鸟儿在头顶叫嚷的姿态,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国王。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一棵挺拔的大树下。我抬头仰望,惊奇地发现大树的稍低矮处,一个个新生的、嫩绿的、可爱的枝叶连成了一片片醉人的新绿。只有手指头大小的新芽向上翘着,活像一个个可爱的绿精灵,正高昂着头望着你微笑。虽然不断有叶片凋落,但新探出头的绿叶也不少。这棵薄姜木已是活了165年的老爷爷,居然还有着茂盛的枝叶和笔直的身板,那枝干粗壮得仿佛能把天捅出一个大洞来。透过坚挺的树身,我仿佛看到他一路走来栉沐风雨,步步踏实。
我们在路口处见到了叶老师特意邀请的鼓浪屿文化研究者黄老师,他带着我们去参观“会说话的房子”。一开始,我只当是一些红白色的气派房子,但随着黄老师为我们讲述房屋里曾经住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心里不由得对每一条回廊,每一处砌石,每一扇窗户,甚至是院子里的草,房子旁的树,都由衷生出了几分敬意。这里曾有共产党地下情报站,这里曾住着临危不惧的一流的特工林顶立、历经酷刑坚贞不屈的刘惜芬、武艺高超的“老孙”......
看着眼前繁华的巷子,如今熙熙攘攘的街道,很难想象几十年前抗战时期的状态,但我知道如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一个又一个这样伟大的人的牺牲和奉献。
或许,我们也能做老树上的新芽,让我们的祖国大树永葆常青。



王若琪,就读于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初中部英语实验班,自幼喜爱钢琴、绘画、阅读与写作,作品曾发表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导报》等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