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在加拿大,孙子只用“旧课本”》作者/倪辉祥

本文刊发于《解放日报》

作者/倪辉祥系浦东本土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倪辉祥先生的倾情精品力作《悠悠浦东情》

作者倪辉祥应邀在电视台做访谈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观察与思考→《在加拿大,孙子只用“旧课本”》作者/倪辉祥

新视觉‼️【克勒文苑】《在加拿大,孙子只用“旧课本”》作者/倪辉祥
【导读】:在加拿大,就算你个人买得起一些生活资源,也不能够随便浪费。因为,它们同时被视为属于大众和社会的资源,应该被珍视,应该具有对于资源枯竭的忧惧、对于环保生活的推崇……
【正文】:▼▼▼
也许是当过教师亦做过一所师范学校副校长的缘故,我每次到远在万里的温哥华,乐享天伦之乐时,对一双龙凤胎孙辈的学习情况,总会格外关心。内心盼望着他俩龙飞凤舞齐头并进,也总想多了解一些域外教育理念与方式同国内的差异。

那天晚饭后,已读8年级的孙子孙女不约而同地拿出了教科书,静静温习了起来。如此自觉,让我倍感欣慰。可不经意中,我瞥见两本教科书陈旧得很,尤其是小孙女的那本历史课本,不仅封面上污迹斑斑,周边还呈现出了不少皱卷、甚至破烂的痕迹。
我不由得眉头微蹙,怨言冲口而出:“你怎么可以这样不爱惜课本?竟然把课本弄得这般邋遢!”

一向乖巧的小孙女面露委屈地辩白:“您老爷子不了解情况,怨屈我了!我们这里用的教科书,都是一届届顺传下来的旧书。”
啥?用旧书?!

孙女接着说:“我领到的这本书从1999年就开始用了,一届届流到我手上。我已经是第16个主人了。”吃惊之余,半信半疑地顺手拿起她的这本教科书,横看竖看,果然不是虚言。

同是教师出身的儿媳显然窥出了我的疑惑,立时解释道:“您以前或许没注意到,这里的规定不一样——学期结束,所有学生都必须把教科书上交归还学校,留待下一届学生续用。这叫‘物尽其用’。”

这样的作派,同国内做法截然不同:我们这儿,开学时家长交费,不论哪个年级发给学生的课本,必是全新的。当年我在当班主任时,常遇到书本封面稍有皱折或是污迹,马上要求掉换。因为,我们脑子里就是新学期、新学生、新书。倘若把用了16年的陈旧不堪的课本发到某个学生的手上,真不知道要闹出怎么样的风波。加拿大的游戏规则,却崇旧不换新。

据了解,在加拿大,教材循环使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它既是学校落实“3Rs”环保政策——即“减用、再用和再生用”,节约资源环保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节省政府教育经费、减少家庭教育支出的有效途径。
加拿大教育由各省负责,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在促进教材循环使用的问题上,各省都采用了行政与市场手段“双管齐下,相互促进”的策略。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循环使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钢性约束”。上公立学校的学生除了很少的一点学杂费,不需负担其他任何费用。学生课本都是向学校借的,一般每天不拿回家。但有的学生学习有困难,课本也可拿回家,学期结束时交还给学校。

私立学校的学生(约占加学生总数的5%)则需自己买教材。每年开学,各私立学校都特别安排学生买卖教材的日子,鼓励新生买老生用过的教材。即便是旧书,老师在发书时就明确告诉学生们,使用这些课本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不折角、不撕毁、不在上面乱写乱画,培养他们爱护课本的良好习惯。因为,这些书,还是要一年年传下去的。
听说加拿大学生用旧书的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大学教材都比较贵,如每学期都买新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学生基本都买二手的,有的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买,有的是去学校的旧书店买,所以教材的循环使用全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操纵。旧书能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如何买教材,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随着互联网普及,一些专门从事二手教材买卖的全国性网站应运而生。所有这些,都使得教材循环使用的范围日益在扩大。

若论国土面积,加拿大比中国辽阔;论人口,加国3300万,仅比上海多不了多少;论资源,单就加国森林资源就远比我国丰富。但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加国人还是时时想着节俭使用资源,竟连学生必不可少使用的课本,还要如此“抠门”。我们早已扔弃的“废物”,被他们连轴使用,不离不弃。不难想象,国人对这样的“小家子气”行径,大多会嗤之以鼻,甚至会斥之“寒酸”、“没腔调”吧。
不仅是是教科书上如此,很多消费细节上,加国人的理念和我们向左。好面子讲排场、穷大方喜摆阔的做法,在不少国人的头脑中已是根深蒂固。但到了加拿大,习惯性心态还是经常会遭遇“惊诧”。
比如招待客人,中国人讲究吃剩有余,剩菜打包回家认为是有失面子,加拿大人去酒店吃饭即使不想打包,服务员都会替你打好包,叫你拎走;我们大把大把撕扯餐巾纸、扔弃一次性用品,拼命拿足自助餐盘,吃不下,便堂而皇之剩下高高的“小山”,加国人对这样的浪费不但怒目而视,而且要上前劝阻;我们就连月薪三四千者都舍得手机一年一换,甚至出一款追一款,加国当然也有追着时尚尝鲜的年轻人,但更多人量入为出,更懂得以环保理念来决定“更新换代”是否必要。

在加拿大,就算你个人买得起一些生活资源,也不能够随便浪费。因为,它们同时被视为属于大众和社会的资源,应该被珍视,应该具有对于资源枯竭的忧惧、对于环保生活的推崇。
由一册旧课本引发的感慨很多。假如我们能以方寸之用必较真的生活态度,去对待消费,每年可以为社会节省多少资源?!生活用物上贪大求洋,大手大脚是陋习,我们不妨向大洋彼岸学一点“小家子气”。(本文刊发于《解放日报》)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在加拿大,孙子只用“旧课本”》作者/倪辉祥

《在加拿大,孙子只用“旧课本”》刊发于《解放日报》
>>>>>>>>>>>(END)
撰 稿:倪辉祥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倪辉祥先生近年来出版的部分精品散文集书之照片


本文撰稿人倪辉祥简介:

倪辉祥的部分书作照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倪辉祥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灿途》,已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列为向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献礼的重点作品。
(下图《灿途》书作照片)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在加拿大,孙子只用“旧课本”》作者/倪辉祥
2021-05-12 19:11:54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