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蝶恋花(1)
文/彭太光
老木和阿莲终于在一起了。在一起了,并不是结婚,而是一种超越友情属于情人状态的关系。近日,认识老木和阿莲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其实,真正知道这件事的是老木和阿莲的同学。
老木姓李,名德明,好多的人喊德哥。可德哥结婚后,他的老婆给他取了另一个名字,老木。萍乡人说李姓,都称木子李。可德哥的老婆认为德明是一块木头,结婚生孩子后,就一直叫老木。老木跟老婆晓洁结婚的时候,他在市电扇厂开货车。那个时候,开车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且又是市里比较红火的电扇厂,有了这些条件,谈对象比较优越。有好些人跟德哥做介绍,德哥都看不上,他喜欢上了在市歌舞团当演员的晓洁。晓洁跟德哥是邻居,德哥隔三差五的去找晓洁。晓洁当时是在跟部队里的一个小伙子谈恋爱,德哥明知道晓洁在处对象,可依然死缠烂打地追着晓洁。许是部队的小伙子远在天边,而徳哥则天天都在身边。好多的人都说女人经不起男人的花言巧语,晓洁跟德哥谈起了恋爱。
德哥追求晓洁是有原因的。其实,德哥的初恋是阿莲。阿莲是学校的校花,追求阿莲的男生排着长长的队。德哥也自认为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也加入到了追阿莲的队伍。高一的时候,阿莲收到过很多男生的信,其中也收到了同班同学德哥的信。德哥是第一次给自己真正喜欢的女生写信,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还到市图书馆翻阅小说,找小说里面有写信的场景,只要翻到了,德哥就抄下来。差不多准备了几个月,差不多写了整整一万多字,买了一个信封,趁机偷偷地将信放进了阿莲的书包里。
阿莲是有读过德哥的信的。她认为德哥的信写得很有文学色彩,像是一篇感情小说,情深意浓、情真意切。阿莲当时没有考虑要谈恋爱,还小,才十六七岁。那个时候,在学校里是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的。男生对女生,或女生对男生有好感,都是悄悄地进行的。阿莲长得好,身材高挑身段优美五官秀丽,说话甜甜的脸就带笑,拿眼望人眼含柔情很勾魂,是人见人爱的女孩子。阿莲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优异,是学校的团委副书记,学生会副会长。有了这些头衔和优点,有男生追求,有男生写信,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阿莲不想跟某个男生感情更好,也不会去伤害某一个男生。就这样,让人暗恋着,让人追求着、羡慕着。
高二毕业了,德哥应征入伍。离开萍乡的时候,德哥鼓起勇气又写了一封信给阿莲。这封信很短,很直接。德哥想的是,我们都离开学校了,可以正常的谈恋爱了。要是你对我有一点好感的话,咱就能正式的恋爱了。让德哥沮丧的是,阿莲并没有什么表示:一没回信,二没约会。在火车站站台上,在欢送新入伍战士的人群里面,德哥是看到了阿莲的身影,还有学校的领导、街道的领导。这个时候,德哥是彻底的死了心。心里想的是:我当兵回来后,一定找一个比阿莲更漂亮的女人。
德哥退伍回来,进了市电扇厂工作。在部队上考了驾照,当了两年的汽车兵。回来后,发挥优势,再干老本行,当了厂里的货车驾驶员。听同学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阿莲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看样子,是很难再见到阿莲了。
德哥有个性,暗恋的失败,让他心里有一个追求:找一个比阿莲更漂亮的女人结婚。
晓洁是市文艺学校毕业的,比德哥小四岁。德哥是看着晓洁长大的。晓洁跟德哥谈恋爱时,约法四章:一是夫妻俩单独住在一起,要有自己的房子。二是德哥的所有收入全部交给她。三是不能对别的女人好。四是家里的卫生、炒菜做饭、买菜都是德哥的事。为了能跟晓洁结婚,当时晓洁提出更多的要求,德哥都会满足。那年,市电扇厂建了职工宿舍楼,德哥符合条件,已经分到了两房两厅的房子。那年,德哥的月收入才三十几块钱,加上跑车的津贴,也才四十多一点。当时的生活清贫,没有什么奢求,老婆要管钱,他二话不说,同意。至于对别的女人不能好,德哥也答应。当时德哥心里想的是,要是阿莲能跟我好,就不会遵守这个约定了。而对于做家务炒菜做饭买菜,这个就要看他是不是在家了。要是出车在外,你也奈何我不得。满足了这些条件,德哥就跟晓洁扯了结婚证,两个人就住在一起了,生活在一起了。
德哥记得,他结婚这年是一九八五年。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父母亲出钱给他搞的新房子简易装修,买了新房子的家具、餐具等用品。给了两千元的礼金给女方。女方过来时,只打发了床上用品和一部缝纫机。结婚宴办了10桌,都是亲戚和父母单位的同事、自己单位的同事及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和退伍回来的战友。当德哥搂着晓洁步入洞房的时候,他的心里是甜蜜的,是幸福的,是感恩上帝造就了这样一个美人胚子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