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长宁梅硐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原中共中央秘书长、川滇黔边红军游击纵队政委余泽鸿烈士曾经生活和率领红军浴血奋斗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热土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喜迎建党百年华诞,践行党史学习教育之际,5月11日,长宁县关工委携手县科协、教体局、县团委、县老科协主办,县文化馆、县科普艺术团、县梅硐中学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光大民族文化”科普进校园——民族音乐艺术进校园活动在长宁县梅硐中学隆重举行。
活动开始,全体肃立,升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长宁县关工委执行主席傅正蓉讲话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激发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周年,值此契机,我们来到梅硐中学,与同学们一道学习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思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

庚即,“传承红色基因.光大民族文化”——民族音乐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始,主持人现场介绍弦乐、吹奏、弹拨等民族乐器的名称及作用后,在《众手浇开幸福花》器乐合奏声中拉开文艺演出的帷幕:《唱支山歌给党听》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共鸣,唱出中国人的自豪感,让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中国范儿》展现了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样式与新潮;《再见了大别山》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人民军队的宏伟气势。随后,小提琴独奏《我爱你中国》、萨克斯独奏《骏马奔驰保边疆》、弹拨乐合奏《浏阳河》等19个节目相继登台展演,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台丰盛的中华民族器乐文化盛宴。文艺演出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雄壮的合唱声中降下帷幕。

器乐悠扬,余音袅袅,曲终韵味仍存,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活动为同学们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有的魅力,相信孩子们能坚持梦想,用执着与智慧续写传承红色基因,光大民族文化艺术的新篇章。
县关工委、县级相关部门、梅硐镇党政负责人莅临现场,梅硐中学8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