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娴虽然信佛时间不长,可她却是个十分虔诚的“俗家弟子”。每月到了初一、十五,她都要给佛祖上供烧香。
今天又到了十五,吃过晚饭,丈夫和孩子们,有的玩儿手机,有的去看电视。武慧娴瞪了一眼弓着腰,慢慢朝卧室走去的婆婆,心脏立马突突起来,眼睛也开始发胀。武慧娴手捂着胸口,转身来到供奉佛祖的那间小屋,关上门,摆好了供果,然后跪在地上,点燃三炷香,双手举过头顶,朝佛祖拜了三拜后,插进香炉里,接着默默地许愿道:“佛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看见我的婆婆,我的心脏就突突起来,眼睛也痛得流泪。如果您帮我把这个事情解决了,我由每个月初一、十五的祭拜,改为天天给您祭拜。”说着,又不住地磕起头来。

也许是心诚则灵吧,从未开过口的佛祖,今天突然开口说话了:“你为啥一见到你的婆婆就有这样的反应呢?她可是个很好的人呀。”
武慧娴抱怨开了:“她现在什么都干不了,昨天我让她刷碗,她居然手一哆嗦,把碗掉地上摔碎了。这还不算,近来,她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痒,还要经常吃药,夜里她的哼哼声,隔着房间都能听得到。烦死人了。照这样下去,我要死到她前头了。”
“哦,原来是这样。”佛祖点点头说, “看在你一直以来对本佛祖虔诚的份上,本佛祖就给你指一条明路。不然,用不了多久,你的心脏和眼睛都会坏掉。”
武慧娴就像一个跋涉在漫无边际的,荒野里的求生者,在快被饿死的最后一刻,看到了不远处的一缕炊烟。她高兴得又磕起头来:“佛祖慈悲,佛祖慈悲!”

“不过……”佛祖慢条斯理的把话锋一转。
“佛祖有何吩咐,您尽管说,只要保住我的心脏和眼睛,您让我干啥都行!”
“你真的肯听本佛祖的话?”佛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我当然要听佛祖的话。佛祖就是我的指路明灯。”武慧娴边磕头边说。
“那好,既然这样,你就按照我的话去做。”佛祖说。
“一定,一定!”
“从现在开始,当你讨厌你婆婆的时候,你要从记忆里,搜寻出一件以前你婆婆为你做的好事。”
“这个……”武慧娴眨着眼睛,“您是说……”
“难道自打你进了这个家门到如今,你的婆婆就没有做过几件让你感动的事情吗?”
“当然有啊。”武慧娴说,“自打我结婚那天起,每顿饭都是婆婆做的。饭熟了,婆婆还要端碗来,捧碗去的伺候着我。这还不算,在平时,婆婆也是尽量不让我干粗活儿重活儿。她对我的爱护程度,已经胜过了我的母亲。”
“嗯。”佛祖点点头,“这是实话。”

“比如有一年,到了收秋的时候,我那在外打工的丈夫没有及时回来,我和婆婆在地里掰玉米,我的小腿被长虫(蛇)咬了一口,我婆婆二话没说,趴下去就用嘴给我吸毒。”
“多好的婆婆呀。”佛祖称赞道。
“再比如,我怀第一胎的时候,不小心造成了早产,我丈夫不在家,大半夜的,又不好意思惊动别人,是婆婆用小拉车把我送到十几里外的镇医院。在一段上坡的路上,婆婆脚下一滑,还摔了个趴趴,把前门牙磕掉了一颗。哪知在生产的过程中,我又遭遇了大出血,当时医院的血库里没有匹配的血型,又是婆婆给我输的血。不然我也活不到现在。”
“啧啧,这样的婆婆天下难找呀。”佛祖咂着嘴。
“还有……”武慧娴又滔滔不绝地,数叨了好多件婆婆让她感动的事。
佛祖笑着问:“是呀,既然你还记得你婆婆的好,现在她老了,是不是你应该反过来回报她了?”
“我……”武慧娴被佛祖从回忆中扯回来,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佛祖,我……我……”
“现在你的心脏和眼睛,是不是舒服一些了。”
经佛祖这一提醒,武慧娴觉得,心脏不突突了,眼睛不胀了,并且渐渐明亮起来……
作者简介:王起,石家庄市作协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协会会员,河北省第一届小小说沙龙常务理事,散见于《河北工人报》、《承德群众报》、《锡林郭勒日报》、《小小说月刊》、《故事家《热河》《太行文学》等,获省级奖五次,出版小小说集《对面的灯光》。

诵读者简介:风烟 河北石家庄人,朗诵爱好者,热爱生活、热爱诵读,用心感受作者的初心、用情演绎每篇佳作,愿用声音、用真诚传递人间的一切美好,在诵读中提高自己,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去感染听者,同时也感动自己,使自己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用朗诵架起爱的桥梁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