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钓鱼台国宾馆(1)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钓鱼台国宾馆之一
我曾经数次说过:我有我自己的饮食观、着衣观和居住观。饮食上我喜欢简单、清淡,最好是小吃、农家风味;着衣上我喜欢淡雅、随和,从来不讲什么品牌、名牌之类的;居住上我喜欢干净、清洁、廉价的,从不追求什么“星级”类的,只要干干净净、能够洗澡、简简单单就好。
谈到走进钓鱼台国宾馆,对我而言曾经仿佛高深莫测,大有望而生畏、望尘莫及之感。
然而,随着北漂生活的不断延续和深入,我的友人和合作伙伴,偶尔也会在我以为高深莫测的钓鱼台国宾馆中,举办书画艺术作品研讨等相关活动和宴请之类的事宜。正因为这样,我也偶尔会参与进来,从而有限地体验和看到了钓鱼台国宾馆的一部分风貌等,这对于我来说仍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钓鱼台国宾馆
关于钓鱼台国宾馆的工程建设,我不得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这些相关资料表明:早在1958年的时候,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并接待应邀来华参加国庆庆典的一些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等,国家经过谨慎研究,决定选古钓鱼台风景区为址,并责成外交部具体组织、筹划、营建国宾馆。关于名称事宜,并以其地为名,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就这一名称问题,我还请教了有关学者,并得以确认。
关于整个施工建设,据查阅有关资料获悉,是整整经过了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终于建成了17栋接待楼。为尊重国外宾客的习惯,在楼号的编排上,特地略去一号和十三号。这一点也给外国首脑和政要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经常听说关于钓鱼台国宾馆的建设规模之宏大,那么到底宏大到什么程度呢?据查阅有关资料获悉,钓鱼台国宾馆总建筑面积10,344平方米,全园面积42万多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7万多平方米。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庆典前夕,这里迎来了首批国宾。此后,钓鱼台国宾馆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知名人士,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说到此,读者朋友也会联想到在电视等媒体上的一些相关报道。
据介绍,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有16栋接待楼和一个古建筑群,共有四百余套客房。
叙述至此,笔者不得不借鉴一下关于娱乐中心的简介。也就是说钓鱼台国宾馆内设的俱乐部(娱乐中心),内有室内网球馆、游泳池、保龄球、健身房等,每栋楼都能独立承担一个小型代表团的接待。各幢楼风格迥异,相得益彰。总统套、贵宾房宽敞明亮、室内设备齐全,既舒适又豪华。各楼内会见厅高大敞亮,装饰高雅,每一个装饰点均透着雍容,堪称是中西文化优美结合的精典之作。
有关方面还介绍,鉴于钓鱼台的特殊性,国宾馆不参加北京市饭店的星级评定。这一情况,我从有关资料中也得到了验证。
以下是我曾采写过的一批书画艺术家和他们的精美作品,请您欣赏。
艺术家作品展示
马西光,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祖籍山东。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部学习,1 9 5 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他在高原生活了近四十个春秋,他创作的高原人物画,展现出浓郁的西部风采。现为青海省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青海美协荣誉主席、青海省政协常务委员、青海美协副主席。
萧国壮,笔名清远,号萧然,笨牛斋主。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将军书画院江苏分院院长、江苏楚风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基金艺委会委员、钓鱼台山庄艺术馆研究员,江苏省工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王宝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牛津艺术学院研究员、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作品《黑土情》于1992年在黑龙江省画报刊登,黑龙江省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著有《王宝如国画集》一书,获得黑龙江第十三届群星杯优秀奖。《大千世界》和《落叶归根》分别被国外友人收藏。作品分别编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绘画年鉴》;其由中国邮政总局出版的珍藏票和邮册《不忘初心》一带一路《王宝如绘画专集卷》在北京发行;此后《王宝如绘画专集卷》邮票集由联合国在国外发行……
浦家永,当代著名伟人肖像画家,被誉为“塑造伟人形象的巨匠”。2020年12月26日,在参加由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等6家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荣获了特别金奖。
浦先生1954年生于山东省长岛县,从事美术教育多年,除上述获奖作品外,其作品还曾多次入选全国和山东省等各种画展并获奖。退休后专业研究毛主席肖像油画十余年,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三民,河南省人,原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副主席、现河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会长(官方)、中国当代著名毛体书法家。刘先生潜心研究毛体书法60余年,200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毛体书法家排行榜大赛中名列前茅;2010年创作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三幅毛体书法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获大奖,作品被毛泽东之孙毛新宇、侄女毛小青、侄孙毛宁科及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柏坡纪念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湖南齐白石艺术馆、上海红十字会、上海世博会等收藏。作品屡被央视等多家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和海内外著名网站等推荐播发。
《青波访谈》作者介绍
作者李清波(青波、清泉、一丁、远瞩),大本。曾从军,军旅生涯结束后,在党政机关任职20多年;
曾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北京书画院常务院长,《聚焦名家》《当代书画名家》《盛世收藏》总编辑;
曾出版40部、约三千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人物传记、散文集、诗集、政论文集、评论集等集众多体裁于一身的著作;
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深沉的思索》(1-5卷、300万字、近3000页)政论系列文集首发式,包括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党校、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有关领导莅临,包括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中直媒体聚焦;
曾在全国各地组织大型书画联展、个展、笔会暨各种论坛等活动数百场;
曾采写过包括省部级、地市级、县局级领导在内的500多位政界人士;
曾采写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裁、深圳万科集团总裁、上海绿地集团总裁等在内的500多位知名企业家;
曾采写过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在内的千余位各领域、各行业的先进人物;
曾采写过包括启功、欧阳中石、吴冠中、文怀沙、沈鹏、刘炳森、范曾、李铎等在内的三千多位知名书画艺术家;
曾徒步征服过数十座祖国的名山。
作家、诗人、评论家、策划家、收藏家、主持人。2019年6月10日,创办了《青波访谈》,作为唯一的作者,《青波访谈》每天推文更新,除春节外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