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的“四点半妈妈”
徐全利
读小学的孩子,如果下午四点半放学,家中又没有老人,那么“谁接孩子?”
妈妈接?要上班,只有请假,不然无法脱身。
爸爸接?一天可以,两天仍然可以,三天就难了,“事不过三”,也要上班。
都不能接,怎么办?
烦心事,扰心事,是工作重要,还是小孩重要?
“事业为本”,事业立身,不宜耽误。
那么,接小孩,就可耽误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耽误不得!
“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难”,这种爱心,最入心,最润心,最甜心。

《人民日报》10日介绍:下午四点半,沈阳市沈河区育鹏小学的校门口聚满家长。在人群中,高桂华和其他几位“家长”穿着统一的红马甲,格外显眼。作为清泉社区的志愿者,她们负责替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接孩子。
你说,这稀不稀奇,为你分忧,为你解难。这种特殊的作法,可能是全国第一家!
“高阿姨好!”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十几个孩子接二连三跑到高桂华身边,高桂华总是摸摸孩子的头、再抱一下。
一天,两天,三天……她们不是以“天”算;一月,两月,三月……她们也不是以“月”计;一年,两年,三年……这样以“年”计的场景,在这所学校门外已经重复了11年!这些志愿者,也被孩子和家长称作“四点半的妈妈”。
请看看“四点半的妈妈”的来历。“2011年的时候,我发现住在楼上的小两口经常吵架……”高桂华一问才发现,两口子吵架的原因竟然是“谁接孩子?”
小小的“来历”,蕴藏着关注、关心,也蕴含着暖心、爱心。
然而,起因一点点,行动却一串串。“谁去接孩子”,难住了很多爸爸妈妈。热心肠的高桂华跑到社区,申请成立了“四点半妈妈团”专门帮助邻居们接孩子。每天家长们只要通过微信群向工作人员发送代管通知,就完全不用再担心孩子放学后没有人接的问题。“我每天早出晚归,孩子爸爸也很忙,接孩子就是我们家的一个大问题。”学生家长秦丽丽说。

我想,这个作法真的是解决了很多人的痛点,益处则可谓“一举多得”。对家长来讲,自己再也不用在单位里因为没有人接孩子而担心了。同时,家长不用担心小孩打打闹闹。她们“还办起了第二课堂,有围棋班、书法班,还都是免费的。”清泉社区书记潘颖说。在清泉社区的二楼,社区专门用三个房间为同学们用来学习和阅读。
另外,对于孩子来讲,自己的作业在社区里就能写完了,自己也不用回家的时候愁写作业不想写作业了。“我在这里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有老师帮忙解答,还有好多同学,写完作业还可以一起玩。”殷知瑶小同学说。
大城市接送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一大难题。有人“迎难而上”,这样的大好事,双职工家庭很需要啊。别说读书,就是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幼儿园,然后再去上班,每天都是慌慌张张的。有人能这样帮忙,热情服务,哪怕是收费的,这样的“妈妈”谁不喜欢?
家长们喜欢,她们也自豪。11年,“四点半妈妈团”从一开始的4人发展到了45人的服务团队。11年,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入学、毕业,高桂华和这些“四点半妈妈”每每回想起来,总是有满满的成就感。“11年前咱接的六年级小学生,现在都已经是大小伙、大姑娘了!咱这些当妈的,最高兴的事不就是看着孩子长大嘛!”高桂华说。
致敬,四点半妈妈团,真是办实事办好事,太温暖了,只要是社会需要,这些平凡的“4点半妈妈”让人感动,动容,愿全国推广!
母爱无边,伴孩子们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传递爱!

作者简介
徐全利,男,1956年生,湖北作协会员,退休公务员,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