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流行所谓“无数人读后拍案惊奇”的“中国最绝的一副对联”。推荐者称此联“上下联意境相通”,“上联讲人生困境,下联讲消解的法门,字面人物又两两相对,各有出典,可谓佳联”。其联曰——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此联之佳,在于既嵌入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四个人物名,又于“简单的语句中含有人生哲理”。
笔者仔细地品味此联,觉得内容确实不错。但从对联的格律来看,有两处可推敲:一是对联要求关键字平仄相对,而此联“恨关羽”和“要八戒”成了“仄平仄”对“仄平仄”;二是对联要求“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而此联中的“飞”和“空”都是平声。如此来看,此联虽然内容不错,但对得不算工稳。
如何对才工稳呢?笔者想了想,可以按如下来对——
鸟不关羽张飞易;
人能悟空八戒难。
上联“鸟不关羽张飞易”的意思很明白:鸟儿若不将翅膀关闭,要飞翔就很容易;也即鸟儿若要高飞,就不能将自己的翅膀闭合。
下联“人能悟空八戒难”,是说人只要悟性不是太差,一般都程度不同地能够理解佛教讲的“空”,即理解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刹那生灭、变幻不定、了无实性的,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但要做到佛教要求的“八戒”,即“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就比较难了。比如“戒杀生”,蚊子叮你了,你打不打?屋子里有蟑螂了,你除不除?走路总会踩到蚂蚁,你还走不走路?还有“戒饮酒”“戒着香华”“戒非时食”等,一般人也都做不到。这也就意味着,对“悟性不是太差”的一般人而言,尽管你能“悟空”,但你若做不到“八戒”,你还是到达不了佛的境界。反过来说,一个人,若既能心灵上达到“悟空”,又能行为上做到“八戒”,那他差不多就成佛了。
从平仄相对来看,按《中华新韵》,“鸟”对“人”、“不”对“能”、“关羽”对“悟空”、“张飞”对“八戒”、“易”对“难”,除“张”和“八”都是平声(人名不能改)外,其它都工稳。

(2021年5月10日于加拿大枫华阁。题图采自网络)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五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