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人物咏之十九
踏莎行·咏冼星海
文/陈德才
困境凝神,埋头苦学。半工半读无酬酢。赴欧深造貫中西,大师锻就功超卓。
亲地深根,惊天号角。心头涌出真音乐。黄河合唱动神州,全民怒吼凌山岳。
题记:冼星海,1905年生,广东省人。幼年父亲去世,靠母亲佣工度日。13岁靠半工半读入岭南大学学小提琴。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36年勤工俭学入法国音乐学院深造,经常半饥不饱。1935年回国,积极创作群众歌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此期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 太行山上》等一系列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的抗日救亡歌曲,被誉为“人民音乐家”。1945年因肺病在苏联去世。

党史人物咏之二十
踏莎行·咏董存瑞
绿野中人,朴憨小伙。当年抗日奇花朵。鱼游入海自欣然,几番对敌军功夥 。
战友冲锋,桥堡封锁。痛看纷倒全无懦,手擎炸药猛抽弦,熊熊烈火凝成我。
题记: 董存瑞,1929年生人。出生在河北省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当过儿童团长,曾掩护区委书记躲过日军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6岁参加八路军,18岁入党,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1948年5月,我军攻打隆化的 冲锋部队遭到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两次爆破均未成功。他挺身请战,带伤艰难冲到暗堡前,在无法放置和支撑炸药包的情况下,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右手拉燃导火索,用自己的 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党史人物咏之二十一
踏莎行·咏刘胡兰
身向光明,思牵军旅。初经训练心胸启。志存革命辟衢途,婚姻自主萌新蕾。
不愿偷生,宁为玉碎。髫龄坚志青钢淬。丹心不泯照千秋,从容赴死全无畏。
题记:刘胡兰,1932年生,山西省人。10岁参加儿童团,13岁参加文水县共产党组织的训练班,14岁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进犯,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1947年1月刘胡兰被逮捕。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她大声说:“什么都做过!”敌人说:“你小小年纪就不怕死?”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在她面前,用铡刀铡死6名被捕群众,她毫无惧色,从容就义,年仅15岁。另,刘胡兰曾坚决退掉父母包办的婚姻,后与一位解放军连长恋爱订婚,在她走向铡刀前,将连长留給她的手绢交给继母保存。

陈德才,吉林省梨树县人,生于1942年。原为中学教师,后入党政机关工作,退休前任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巡视员(正厅级),吉林省委党校客座教授,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