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吻是甜蜜的吻,让我思念到如今……
《母亲节回眸》
文/李振和 建三江
早就想写关于母亲的文章,可是每次提起笔都感觉词句匮乏,不知该从何说起。是写小时候母亲对我的疼爱、写长大后对母亲的感恩、写母亲的慈祥、写母亲的辛劳、还是写母亲虽然没有文化的睿智……可每次提起笔,写出的文字都感觉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儿时的我体弱多病,母亲背着我四处求医问药。我十岁入学,遇到风雨雪天时,母亲也像现在的家长一样接送我去学校。
我都忘记了小时候的很多事,但却记得我在睡觉前一定要抱着母亲的胳膊,怕妖魔鬼怪把我带走。那时家里生活困难点灯油都要拿鸡蛋换,可我有的时候贪玩点灯写作业她也舍得。她有的时候闲了就陪着我写作业,我让她去睡觉,她说:“我陪你一会儿,我一个大字不识,看你写作业我高兴啊,我是白纸画黑道,你写的啥我是不知道,你写吧,快点写完好睡觉”。我其实心里暗示过自己千万遍白天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可每次玩过了时间都特别地后悔,点灯写作业就是浪费。很想跟母亲道歉,但是"对不起,我错了"还是说不出口。
虽然母亲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但她勤劳、善良。我的父亲是四八年当兵,当时在第四野战军,参加了三年的解放战争。战争让他积劳成疾,一身是伤。复原回家后,每年的冬季啥活都干不了,家里家外的事都由母亲一人承担。那时候我们姐弟四人都还小,直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的情景。那漆黑的夜,摇曳的灯火,在我懂事以来就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她为了我们这个家,操碎了心,耗尽了力。农村的活计她基本都会,编筐窝篓,编炕席,缝补衣服,挑水做饭……那时候,我常常发誓,要快快长大,报答母亲。可是现在呢?
二十岁的冬季,我“弃笔从戎”,还记得母亲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在异地他乡,每个不眠的夜晚,脑海里都是母亲的身影。在每次站岗时,望着天空中的月亮,我的思绪都被雾气笼罩着,繁杂的思绪萦绕在心头,一股愧疚油然而生。我不知此时此刻母亲到底在想什么,母亲的肺心病好了吗?
我当兵的决定母亲是支持的,她说:“男人就要走出去闯荡”。可是我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我也不在身边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我曾经跟她顶嘴,那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我要辍学务农。“你没出息,让我伤心失望!”这是她第一次说我,她认为听话的我竟这样不懂事。她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你生长在这个社会多好啊,不懂书里知识多可惜呀,只有读好书才是出路”。
人间母爱是最伟大的,想到母亲二十几年来对我的关心,二十几年来对我任性的包容,可我,为她做过什么呢?不要说好好报答她了,就连关心她的话都少得可怜。想到这就觉得好惭愧,我独自不知道泪流了多少次。
夜,渐渐深了。外面不知什么时候竟起了风,风声若隐若现,多想是母亲的唠叨啊,想再听听儿时母亲的歌谣!遗憾的是今生没有那个机会了,您去了天堂。
夜晚枕着风雨吹打楼窗声入眠,希望做个好梦!谢谢您对儿女的所有,儿子永远爱您!
完稿於:2021.5.9.辛丑年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