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画卷,回首创建历程,漫漫创建路铸就了河南省第四监狱不朽的灵魂,监狱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单位的颜值更高、筋骨更壮、气质更佳,连续5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实现了单位与警察职工文明素养的共同成长、共同提升。在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征途中,河南省第四监狱始终坚持党建先行,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抓牢党建“方向盘”,凝聚文明“动力源”,建立健全“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强化党建工作的核心引领作用,形成了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培根铸魂,思想建设厚植文明之根
坚持党建引领,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非常之时,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开展防疫工作,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前,冲锋在前,真正做到最困难的任务有党员去完成,最危险的地方有党员值守,切实维护监狱安全稳定,让党徽在一线熠熠生辉,让党旗红遍整个战场。
工龄42年、从军14年、入党39年…这一串数字记录着已近退休之年的张新胜一路的点滴。特殊时期,任务艰巨,张新胜突发牙龈炎,为了不耽误值班,他索性让医生把输液架和药拿到执勤岗,边治疗边上班。高血压、心脏病、做完胆囊切除手术还在康复期.....“60后”的警察雷红宇身体并不算太好,向来恪守“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他,在疫情面前亦是如此。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也是文明创建的根本性任务。
各党支部每周按时开展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定向”“立心”“固本”,让伟大思想引航伟大征程,促进全狱警察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守正出新,志愿服务绽放文明之花
突出党建引领,就是要动员群众,让各界力量成为参与文明创建的“生力军”。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的节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志愿者主动站出来、作表率,冲在前、干在先,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积极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筑起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深化创建活动与主题党日活动融合发展,一个支部就是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9+X”的“X”上下功夫,设立党员志愿服务日,构建“+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在西工区红山街道敬老院,一个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一群带着“党员志愿者”红袖标的警察正在老人们中间活跃着,给老人剪指甲、帮助打扫卫生、宣传新政策,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党员和群众的距离,干群关系得到了一次升华。像这样的志愿服务,一监区党支部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
“各位村民请注意,省第四监狱的医疗队到我们村义诊了,有需要看病的请到村委会集合......”。这是医院监区党支部到西工区红山街道樱桃沟村开展送医下乡活动的情景。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深入基层开展群众有需要的志愿服务,是河南省第四监狱深挖潜力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切实把温暖送到群众手中,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河南省第四第监狱以“党建+志愿服务”的形式,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志愿者们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将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法制宣传、义务献血、文明帮扶等志愿服务与主题党日活动深度融合,使每次主题活动都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提高文明素养的“加油站”,不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监狱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典型引领,先进人物铸就文明之魂
体现党建引领,就是要示范带动,让党员干部成为助推文明创建的“领头羊”。通过在党员中选树“道德模范”“共产党员先锋岗”“最美监狱人民警察”“十佳青年”“文明家庭”等,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大力宣传,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2020年7月3日,“文明之光·德耀四监”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仪式在监狱举行,56名监狱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受到隆重表彰。他们中有十七年如一日把帮助别人当做生活常态的退休老党员张通志;有辗转千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共产党员李春瑞;有一次次推开危难,让生命重现华彩的水上义务搜救员共产党员李小海……他们用凡人善举温暖人心,用赤子之心反哺社会,树立起了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忠诚、为民的良好形象,更赢得了驻地群众的赞许和尊重。
在河南省第四监狱,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的精神犹如文明之光,闪耀四监,他们用拼搏奋斗汇聚起河南省第四监狱向前的历史潮流,用执着坚守构筑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丰碑,为全狱警察职工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河南省第四监狱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必将在党建引领下奋进腾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展壮大,盛开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花。(河南省第四监狱 董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