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第二届未来家园杯文学大赛征文
未来家园,能让身心放松的去处
文/彭根林
车停稳了,进入未来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巨大雕塑和音乐喷泉。忘不了头顶云雾缭绕的天,忘不了盘旋在身体左右虚怀若谷的风,归鸟在眼前掠过,野猫在丛林中觅食。梁子湖绿水荡漾与风声交舞,阳光躲在云层后若隐若现,沙滩上雁莺嘻戏,水池里小蟹横行,游客有的欢喜有的沉默。只可惜,人生是一心勇往直前,只有在心灵被忧患所蚕食变得沉重时,人才会想起过去,期盼未来。
那年我们乘着想象力去未来家园探一究竟,果然不虚此行,那就是所谓的幸福,成功,自由和希望。去了之后你就能感觉到在永恒的时间中找一个理由让灵魂安定下来,想在繁杂的日子里寻求一种真性情。那种性情,不是在外界当中寻找寄托和安慰,而是在内心建立一片属于自我的清朗天地。
进餐方式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每人一套干净,卫生,营养丰富的自助套餐。他是以“蔬食第一”,“谷食第二”,“肉食第三”。从饮食结构搭配上,可以见得这里的老板是一个博学多识的文人,懂得饮食养生法。品茗着蚕蛹虫草养生茶,喝着十几个小时煲出的鸡汤,在火锅里涮着不同食材。使我想起清代大文豪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关于饮馔养生篇的论述极为契合。他引用“肉食者鄙”的古人说法,认为食肉之人“以肥腻之精液,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其心,使之不复有窍也。”因此,便不善谋,不聪明。此言也许有些极端,但又不无道理。现代社会的畜牧业产品可规模化经营,肉类,蛋类和乳类食品多了,人们若不加以节制地恶吃,滥吃,确实会产生糖尿病,胆固醇及血脂高等“富贵病。”
未来家园既有美的享受,又有食的快乐。只要你细心,还能学到不少的烹饪绝话。把美食写入诗中最多的不是馋嘴诗人苏东坡,也不是美食诗人袁枚,更不是“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而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陆放翁。
一首《薏苡》是写薏苡仁的,但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薏苡仁的歌颂上,当诗人发现自己家乡吴地人不认识薏苡仁时,十分不解,不禁大发感慨:“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如果说《薏苡》是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不甘寂寞,积极进取的爱国抱负,那《饭罢戏作》就是对美食的直接赞美了。
“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这首《饭罢戏作》中的诗句,短短30个字,不但说明了排骨,蒸鸡,鱼蟹是用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来烹制成蘸食的,还把犀浦的芋头和新都的蔬菜也写得一清二楚,真可谓是荤素搭配,主副食都有啦。
陆游对素菜的吃法,也是炉火纯青,匠心独运,练就了自己一手的绝活。他认为吃素菜要趁新鲜,吃本味,无须放调料,绿色又环保。“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绿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翻开《陆游集》会发现陆游吟咏饮食的诗不下一百首,诸如“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是说金齑玉脍和莼菜羹的,这都是隋炀帝夸赞过的“东南佳味”,“芼姜屑桂调甘柔,稚鳌煮,臛长鱼鱐”,是告诉我们烧甲鱼和长鱼干时别忘了多放点姜,桂,糖等调料,“菘芥煮羮甘胜蜜,稻梁炊饭滑如珠。上方香积宁过此,惭愧天公养病夫”,说的又是生病之人应该多吃易消化和易吸收的素食。
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们已习惯于诗和远方,青葱岁月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去了“天涯海角”,沿着海平面眺望,可以望见海的那一头泛出蓝白色,我认为那便是远方。在那一抹蓝白色之中,隐藏着我的远意。
远方,很远,但对于一个时刻向往未来,心中充满理想,时刻准备展开双翅的人来说,心中的远方,实际上是人生的终级目的地。当我们领会“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真谛,当我们的心能超越形式,飞向未来时,我们就告诉自己不必刻意舍近求远,未来家园是伴随我们生活成长的路标。给身心一次缓冲和放松的机会。去吧,远方,不远……
原创首发
个人简历:彭根林,出生1961年2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长期从事企业机关党政教工作,退休后以文化交流为主导,撰写诗歌,散文,不同载体均有作品发表,为传承中华文化办有读书会,定期开展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