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初夏
文/雨后初晴
蝶舞榴红芦橘黄,
凌霄花伴杏桃尝。
夏初呈送果珍美。
蒲月山川箧笥香。

立夏
文/雨后初晴
大蒜抽苔红紫桑,
唱枝鹧语喜田秧。
原畴仲夏添槐雨,
汗浃金秋值小康。

简介:雨后初晴, 本名蒋顺成,河南开封人。大学本科,中语会会员,书协会员,热爱诗词,且不断尝试习作,传播正能量,讴歌新生活,弘扬先进文化。使真开花,善结果,真传播!诗作见于网络媒体及诗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