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华:诗是什么,或者说诗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个写诗的人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正如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旦对诗有了一个定论,那么诗的源泉就会枯竭。这就使我们陷入到一种两难的境地,很可能写了一辈子的诗,到最后都无法确定自己对诗的理解到底是对还是错。能够认识到这点的诗人,很可能在痛苦的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诗学观点,进而开辟出一条新的创作之路,而大多数人则继续沉迷于固有的认识,最终都难以走出新的一步。
诗是什么,诗就是你。这个你不是想要被认可的你,而是想要写的那个你。你不是为被承认而写,所以你可以不理睬所有为诗歌设置的那些禁区,甚至你有意去闯那些禁区。你的一意孤行造就了你不与任何人为伍的独立特行的气质,你的诗就会成为诗的天空的一道惊雷和闪电,这样你才真正无愧于诗歌,无愧于你自己。
说了这么多闲话,只是想要表明一种态度:我们在看待一首诗的时候,不要用现有的诗学观点盲目地下结论,任何时候诗都是自由的,不能被任何一种理论所束缚。世杰这首《母亲》我挑了很多毛病,比如语法上,比如结构,等等。但诗是语法吗?不是。诗是结构吗?不是。语法上过关了,结构上挑不出毛病了,诗也就不再是诗,至少,不再是世杰自己的诗。我们可以用心倾听一个思维混乱的人在那里絮絮叨叨,但我们无法说服自己去倾听一个逻辑严密、有条不紊的人给我们讲一些严谨的道理。这就是诗与非诗的差别,所谓非诗,说穿了就是刻意为之,而诗,本来就应该是在混乱状态下产生的。我不是说世杰这首诗思维混乱,事实上,正因为他的这首诗保持了一种清醒,反而磨损了这首诗感人的力量。
俊明也是位老诗人了,印象中的他,严谨、深刻、内敛,但这首诗似乎摆脱了他一贯的那种清醒、转而变得飘忽起来。这首诗从一次简单的会晤起笔,看似不经意间的一句“谈谈今生已不能离弃的诗”,让这个平淡的开头一下子深邃起来。接下来,无论是天色、时序、还是“空旷的大厅”,都给人一种恍恍然的感觉,就如这世界,朦胧,而又逼真。第三节,这个“在场”,被忽然的思绪打断,“有时幸福很单纯”,与前面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犹如突然出现的一个黑色的漩涡,把思绪一下套进去。幸好,有“一盒香烟两杯茶”,更重要的是“有诗歌”,这个漩涡又把我们送上来,整个思路变得重新清晰起来。看过俊明这首诗,更加佐证了一点:好诗,都是一不小心写出来的,与诗人的才华不存在半毛钱的关系。
很喜欢叶潇的诗,他的诗大胆,触觉灵敏,视野开阔,总能给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首《金黄的田野》带给我们的,并非田野本身,而是“相遇”、“守候”、“升起”,“他们忘了丰收的田野之下╱还有一条蚯蚓弯曲着腰身╱要把每一块泥土,全部钻透”、“把所有的盛宴都交给一群蚂蚁╱去打扫锦绣的季节遗落的满地忧愁”,田野被赋予的,已不再是田野本来的意义,而是作为一种生存的场景被活生生地抽吊起来。书签的《无题》,只开头一句“一生要做多少这样的事”就提纲挈领的把所要表现的指证出来,顺着这个思绪下去,一切,就都是你所想要的那些。刘建明的《二人台》,“俏妹子”、“坏哥哥”看似柔美,而实质上却渗透着九曲黄河的悲凉苍劲,“把黄河水搅得一浪高过一浪”,有多少黄河浪,就有多少的“俏妹子”、“坏哥哥”,就有多少凄凉的故事;有多少“俏妹子”、“坏哥哥”就有黄河水多少深厚的底蕴。“最后,落到平原”,犹如重锤落地,让人心都在颤。席满艺的《布谷》,巧借老人们的怀旧,或者说怎么也丢不掉的本色,让两个不同的时代相互交差、撞击,给这个时代打上重重的印迹,而余有力的《五一随感》及香如故的《酒驾》,则同样的用一种怪诞,让生活中的某些迹象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
本期目录
张世杰╱母亲
殷俊明╱午后的时光
叶潇╱金黄的田野(外一首)
书签╱无题
刘建明╱二人台
席满艺╱布谷
余有力╱五一随笔
杨妙川╱彩瓷碗
泱泱╱布谷
山丹╱提灯人
林夕楚楚╱布谷布谷
香如故╱酒驾
秦燕勇╱寻海红果花不遇
邱峰╱守望者
老榆树╱布谷
史春华╱“五一”节随想
艾华╱“五一”劳动节
平眉╱劳动者
教我长大╱布谷
沈继荣╱五一随笔
乔进波╱奶奶(外一首)
何六八╱我的玫瑰(外一首)
李富玄╱生命
如今╱谷雨
张建军╱父亲的影子
芳芳╱孤独(外一首)
姜玲敏╱在路上—献给辛勤的劳动者
(欢迎加盟忻诗群,微信sxtx9898)
张世杰╱母亲
母亲节那天我没有写您
并不是心中没有思念在飞
只是不愿在一片轻浮的嚷嚷声中
把浓烈的思恋
稀释成一沫应景的口水
清明节那天我没有写您
并不是我心中没有伤悲
只是不想在一个被刻意喧染的日子
将灼心的疼
交付给几行轻飘飘的诗句
其实你一直都在我身边
时时能感受到您的气息
明明清楚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可打心底
就是不想承认您已离去
思念时将期待托付进梦里
可您一定是远行去了
不然枕巾上只见漉漉泪渍
一锥黄土堆成人世间最远的距离
再远的的行程也阻挡不住亲情如水
如果真有今生来世
我愿一直是您的儿子
世世无悔!
殷俊明╱午后的时光
又是一个平常的午后
大约四点以后的光景
想去看看多时不见的闽礼
那个叫艾华的诗人
谈谈今生已不能离弃的诗
天空阴成灰色
外面又起了风 。我想感觉到的
只是一片宁静
时序过了春天 ,又落入初夏
局部的阴冷 。譬如我们对座的
有些空旷的大厅
有时幸福很单纯
如桌上的一包香烟两杯茶
和我们俩的神闲淡定
不。还有诗歌
还有关于诗歌的兴高采烈
我们可以轻松绕过
关于病态关于生存的情绪
这时的大厅很安静
我们高声的谈论 甚至
能够听到质地清晰的回响
让我们再去联想
许多流水一样拨节一样的声音
早已注意到大厅的棱角分明
失去纯白的墙体,被无数脚印
磨出光亮的地面
叶潇╱金黄的田野(外一首)
一片金黄的田野
满足了一只蚂蚱与一只麻雀
生活的全部所需
直到有一天,人类开始收割
失去了粮食的麻雀与蚂蚱
在一片光秃秃的泥土上
狭路相遇
一只上下翻飞的蝴蝶
为了与田野里的一朵花相聚
不惜让艰难的飞翔
守候在一个异常漫长的雨季
那一片泛青的草叶
正在呼唤一场浪漫的太阳雨
却冷不丁发现
有一条彩虹,已经升起在天际
一棵又一棵沉甸甸的稻穗
在风中摇摆着握手,互致问候
他们忘了丰收的田野之下
还有一条蚯蚓弯曲着腰身
要把每一块泥土,全部钻透
这一片金黄的田野
抖落了春与冬,抱起了夏与秋
把所有的盛宴都交给一群蚂蚁
去打扫锦绣的季节遗落的满地忧愁
风
风不需要一条道路
像人一样留下足迹,走向远方
风会让自己消失,在每一个通过的地方
人扎下的根,挽留不了一阵风前行的愿望
风带走了飘零的叶
而把累累硕果的味道
留给风中的人,去慢慢品尝
书签╱无题
一生要做多少这样的事:
时间揉成一把一把细沙
寂静的早晨裂开一道口子
阳光、尘埃、汽车的轰鸣、人们的呓语
——缝缀成一个不那么破碎的夜晚
风声进不来,花香进不来
最好背一架梯子:
爬上夜晚的高墙,看见月光
跨过早晨的裂缝,听见鸟鸣
仰头看见流云
脚下:千山过境
万水等闲
刘建明╱二人台
两个人的舞蹈
两个人的歌喉
两个人的世界
俏妹子
坏哥哥
粗犷与柔美接连
把黄河水搅得一浪高过一浪
那音符列队
吸吮了黄土高原的乳汁
越过一个个沟壑坡梁草木水涧
向四周飞翔
最后,落到平原
席满艺╱布谷
起圈,送粪,沤肥
这样的名词
离家乡越来越远
几个退休老干部
合伙租了两亩地种菜
一袋八十块钱买了羊粪
要过绿色有机生活
布谷鸟哪管这些
依旧不依不饶地瞎叫
余有力╱五一随笔
北京西客站
从来就人多,只是
今天比该多的还多了许多
原因也简单
两三百公里外一农民地膜
“蝴蝶”了该出门或不该出门的
那些人
无关风月,无关西客站
当然,亦无关国铁集团
上上下下长官
杨妙川╱彩瓷碗
我记得,
爷爷一直用的是一只粗泥陶碗,
上面长期躺着三个醒目的斜疤。
直至最后,摔碎在那条古老的街头,
爷爷也没有听到过一声瓷的脆响。
泱泱╱布谷
布谷,布谷
这让家中的老父亲听到,就是
快锄(pu),快锄(pu)
家中的老父亲啊
您可千万不要听到
虽然你是一只勤快而吉祥的鸟
但请您绕过我父亲的屋顶
布谷,布谷
你这不听话的吉祥鸟,俏皮的鸟,不停地喊着:
快锄,快锄
山丹╱提灯人
在漆黑的原野
一个提灯人
缓缓走着
身后紧跟着一群患夜盲症的人
一只萤火虫
发出绿莹莹的光
它照亮的不是自己
是一片森林
林夕楚楚╱布谷布谷
叫醒一个村庄
父辈的薄影能走多远
没心没肺地叫
冲洗着雨声
昼夜忧伤慢慢平息
失眠的母亲深深知道
返乡的孤独很长
布谷布谷就是
叫醒了庄稼
十万亩田地平天下
香如故╱酒驾
保时捷是自己的
快点
再快点
中间
换乘了救护车
最后
又换乘的殡葬车
把他
拉到了公墓
一切
还算顺利
秦燕勇╱寻海红果花不遇
慕名而来,竟然错过了花期
像错过一截往事,浮在记忆中的诺言
挥之不去粉红的谈吐,昂起的娇容
任我木纹样细腻的感情阳光般疼爱
整座山都给你,把春风也送你
把我激流样的感情注入你的内心
天地之大,枝梢的绿叶遮挡不了
远隔千山万水射过来的慢言细语的关怀
像吹面不寒的山风围着你翩翩起舞
前思后想,还是错失了前生
你走在山杏花的前面,没有给我剩下
米粒大的花香。不止一次
想用你艳丽的传奇涂抹多舛的人生
安排野花点缀你寂寞的孤傲
山顶空旷,鸟鸣移植了春梦
捡起儿时的碎吻轻轻唤醒你的乳名
——海红果,不挑三拣四的生命
随便丢在荒坡的婴啼,就能画出一片芳菲
心事悄悄萌动,果子样的愿望挂在心尖
情丝缕缕,像我步步紧逼的脚印
邱峰╱守望者
我有些担忧
麦子的个头已超过绿化草
农民工已返乡
我要不要提醒它们
在河边,它们不如野草珍贵
想想还是算了吧
我依旧没有摒弃小农思想
麦子正在河边抽穗
我不过是比它们早一茬的麦子
同样有收割不了的明天
所以麦子啊,你得加油
活出自己的精彩
五月的槐花开出串串白色候鸟
麦子头顶落花,阅尽四月芳菲
老榆树╱布谷
1
几声凄婉
勾起了悠悠思念
那一早 因我起早太迟
父亲掴了我一巴掌
2
檐下长锄有了节律的摆动
父亲的川字纹加深
恨死了田地里疯长的草
3
像笛音的警示
那些倒春寒 那些缤纷落英
让位于满山满梁的绿
史春华╱“五一”节随想
今天是个好日子
风啊云啊
都追着娶亲的队伍
喝喜酒去了
妈妈望着窗外
阳光依然高高在上
一脸得意
哈哈
是谁的主意
让我把被子晒出去
妈妈
下午咱就把阳光抱回来
艾华╱“五一”劳动节
把劳动当成节日过
无疑是一个创举
我看到春天把最后一抹青绿
交到夏天手里。树上的鸟开始叫了
大自然有无穷的乐趣
我只得到一点点,就已经足够开心的了
“五一”,我要与所有劳动者一起
在自己身上开采金子
怎么说呢,我身上缺少
劳动者的质朴,同时也没有春天
盛大的意志,可我却在这一天
走进劳动者大军,与所有季节一起
构筑一个梦。是什么样的
一个梦呢?我的祖父没有告诉我
我的父亲也没告诉我
他们辛劳一生,把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
那些辛劳的人们无比珍惜
这份光荣,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平眉╱劳动者
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大
夜并不空
有晚归者,有狂欢者
有加班的人彻夜无眠
以前天空的星
会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最会安抚寂寞
现在灯光装饰着繁华
远离了城市的繁华
一盏灯照亮一处寂寞
我的眼睛早已不再眀亮
顺从黑夜,顺从命运
扛起镰刀在山梁上
收割一颗颗依旧遥远的星辰
这是我儿时唯一的梦想
教我长大╱布谷
村子南边的山
怀抱依旧
夜深时,还可以
听到
火车的隆隆,看到
一束光亮
父亲就在山那边
我想,他也能听到
母亲荷锄而立时
枝头上“布谷布谷”的声音吧
风,吹过去
母亲望着鸟儿说,
等到下一个春天吧
山那边,风声
也静静地
父亲循着鸟儿的鸣叫声
他说
等到下一个春天吧
带着满满的幸福
相聚
风声止息了,
只听到
“布谷,布谷……”
沈继荣╱五一随笔
眼皮底下的吊塔
今天又高出几米
密匝匝的森林中红黄两色的安全帽
照例穿梭
长假去奇村温泉
那里巴不得多些客人
搓澡工说一个客人就是一个财神爷
劳动最光荣
这口号今天最响亮
乔进波╱奶奶(外一首)
奶奶教我剪窗花
那欢乐的时光
一直在窗花里渐次盛开
外婆
外婆递给我两支红蜡烛
烛光下,墙上的两个影子
不时地重合
何六八╱我的玫瑰(外一首)
天空是阴沉的
阳光在深处破碎
几片花瓣执拗地挂着
微妙的清香夹杂着
丁点寒冷。果子的
雏形,傲立枝头
恍然间,长成翩翩少年
夏天要到了吗?
可我的玫瑰还未绽放
她已经沉睡了好几个季节
阳台、土盆,枝和刺干瘪
她的梦被蒸发。
我想我要离开了,在夏天
绿柳、沙棘、山楂、秀容……
别在腰间。
夕阳拉长背影,转头
看到一株玫瑰,活在
师院一角,开了四朵
和我的玫瑰一样
不,她们不一样。
梦境
浅浅的。静静的
黑色让黑色更亲切
背靠一座山的呢喃
左边一棵半截枣树,缄默
半截?可它未曾不是完整的
众人敲打、修剪
麻木于完美
枝叶的血肉横飞
竟只剩半截。
庆幸它还活着。活着?
我睁大瞳孔极力望去,惊恐
全是密麻整齐的枣树
半截的。
那棵矮小的,年轻的
是我
长不出什么。
李富玄╱生命
……夜晚的车轮沾着红色的血迹……
他义无反顾从高速路返回去
救下那个女孩。
女孩的家人对他拳打脚踢
他想:这事若换成自己是对方
也会如此。
他陪伴昏迷的孩子二十多天
孩子清醒了
她分明记得撞倒她的是一辆红色摩托车
"叔叔,不是你撞我的。"……
如今╱谷雨
落花
嗅着老去的味道
把葱绿铺开
种子破土而出,犁尖
唤醒一个个梦
履行季节的约定
雨,装在心里
嘀嗒成行
弹奏一场修行的盛宴
张建军╱父亲的影子
父亲的影子在山沟里
扁担水桶挑着艰难日子
弯弯山道是一首叙事诗
左拐右折书写出人生的经历
父亲的影子在庄稼上
刨茬翻田耕种农事装在心里
撒农药锄草追肥汗水洒在泥土
听着庄稼拔节的声音父亲醉倒在田笼里
父亲的影子在黄土地
黎明夕阳常和他拉扯在一起
披着星辉把自信揣回家里
赶着老牛脆鞭里飞出幸福的音符
父亲的影子在谷场
碌碡老牛碾出庄户人沉甸甸的满足
木掀铁杈耙子梳理金黄色微笑
小山似的谷子堆在父亲心里
父亲的影子在儿女心里
一脸胡子写着儿女的故事
端起饭碗就倒映出父亲的影子
泪水淹没了我的思绪
芳芳╱孤独(外一首)
某一天
母亲对我说
三娥也回去了
三娥是另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在一起
总有说不完的老话
隔了五分钟
母亲又说
三娥也回去了
守望者
一直认为
步子迈得小些
就可防止滑落,防止摔伤
防止迎风落泪
也防止被当作众失之的
所以宁肯隐藏在人流中
踏着杂乱的脚印
默默行进
只是
他们一个个都从背后走过了
他们走得稳健而快
神采飞扬
当我想追上他们的时候
却发现双腿的肌键因习惯而萎靡
疼痛让我伤心
不该这样
我以后能做的
就是尽量尽量一点点拉展它
让它可以伸缩自如
姜玲敏╱在路上—献给辛勤的劳动者
在路上
总是 在路上
将誓言冲开 汗水
煮沸行程
挚爱的迷狂
装满了行囊
......
在路上
总是 在路上
用风雨沧桑
除去陈旧的羁绊
只为了心头的
那片绿洲
......
(栏目主持:郝 星)
